09高考生的“開光文具”并非是馬良的神筆
小時候,聽過一個神話故事,名叫“神筆馬良”,說的是一個窮苦孩子,得到神筆之后,畫什么、得什么,為老百姓做了許多的好事。可后來,皇帝覬覦馬良的神筆,便讓馬良畫一座搖錢樹。可馬良先畫海,后畫風,再畫船,最終把貪得無厭的皇帝給淹死了。
這則故事的深意在于,做人要勤懇努力,才能有所收獲?上旅娴倪@則新聞,卻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版的“馬良的神筆”——開光文具。
“這個筆是高考專用筆,而且是廠家專門到山東曲阜的孔廟為今年所有考生祈福開光的,它會在考場給你帶來好運的。”5月16日,在烏市光明路附近一家文具店里,高三學生潘蕾聽了店老板的介紹后,立刻掏了11元錢把這套“開過光”的六件寶文具買回家。(5月19日《都市消費晨報》)
購買“開光文具”的起始點,無非就是沖著“開光”兩個字去的,希望這兩個字能夠幫助自己順利通過高考,從而步入大學的校園。然而,消費者,也就是那些家長和學生有沒有想過?文具如果從山東開光,在運到新疆,那成本得多高呀?
再者說了,這么批量的購買,那開光者要開多少年呀?如果不是機械化開光,恐怕不會有這么多的文具?至于機械化“開光”這類知識,限于筆者不掌握這樣的知識,無從分析,請網(wǎng)友們自便去問問生產(chǎn)廠家。
進一步講,是誰幫助這些文具開的光?肯定不是孔子,他已經(jīng)作古了?是孔子的孫子的孫子的孫子?他也未必有資格吧?你的先驗證,這個孫子的孫子的孫子的孫子是在什么地方讀的大學,他是否具有開光的本領,他是否也跟西藏的神童那樣靈驗?
難道是又是老和尚?如果是他,消費者你就上當受騙了,這年月,大街上整天溜達的,說自己來自孔廟、來自少林寺等等各種地方的和尚都有,他們從開光到做法,樣樣精通,可是他們沒準是某省某縣的農(nóng)民。
當然,你還需要確定的是,這個文具生產(chǎn)廠家是怎么搭上這條“開光路線”的?說句不好聽的話,沒準這幾個字,就是生產(chǎn)廠家,自己印刷上去的。名義上是子虛烏有的“開光”,實際上是在騙取消費者的錢財。
說句實在話,學生和家長們當了冤大頭了。這些“開光文具”肯定是假冒偽劣商品。按照《廣告法》規(guī)定,這類消費已經(jīng)構成了消費欺詐行為;谝陨蟽烧撸P者建議,工商等政府部門,切實的肅清文具市場,不要讓“開光文具”之流敗壞了文化市場的風氣。
要知道,文化市場不是封建“祠堂”,學生的前途不是買賣,容不得折騰。那些作著“神筆馬良”美夢的學生和家長們還是早日從白日夢里醒醒吧。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