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拒絕“1分考生”看試卷
今年高考成績揭曉,令河南開封考生邢如風意外的是,他的數學只得了1分,“我能否爭取到再看下自己的高考卷子?”邢如風說。河南省招辦表示,這個要求不太現實,“省招辦沒這個時間、也沒這個能力,目前全國各省都是這樣,不會讓考生查看卷子”。(7月1日《大河報》)
正方:口子一開,“錢權”必插手
□龍敏飛
說查卷遭拒,純屬網絡媒體為吸引眼球偷換概念。邢如風也已經查卷了,負責人告訴他成績無誤。
“查卷”中,考生及其家長依然看不到試卷,只能相關負責人去看,統(tǒng)計一下分數累加是否有誤,至于批改試卷出現的爭議是不會再爭論的,這是基本的原則。至于和估分出現較大偏差,那有可能是沒按要求作答,如用筆不規(guī)范等。
“省招辦沒這個時間、也沒這個能力”,可能聽著不順耳,但實情如此。如果考生和家長都能看到試卷,每年上百萬的考生讓工作人員如何應付得過來。另外,如果家長和考生能看到試卷,接觸那個真實的查卷人,那么以權力相要挾、以金錢當誘餌,那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相反,當前不讓接觸試卷等都是為了避免錢權對于高考公平的過多干預。可以說,暫時恐怕還找不到比當前查卷政策更能避免“錢權之手”的辦法了!
反方:分都不讓查,談啥公平
□毛建國 武潔
高考模式之所以能在爭議中前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理由就是公平。正是因為有著對公平的最強烈希冀,公眾才放棄其他方面的追求,甘愿在高考路上 “痛苦前行”。而招生部門對查分的說不,恰恰違背了高考的公平原則。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