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從未承認過“裸分”和“狀元”
浙江在線09月01日訊8月30日,2009年浙江省高考錄取結束,然而狀元的話題卻仍在繼續(xù)。
昨天,《中國青年報》的報道《誰是真的“狀元”》又再度引發(fā)了“裸分狀元還是加分狀元,哪個更公平”的話題。
所謂“裸分狀元”指的是沒有任何加分的省內(nèi)高考最高分學生,而“加分狀元”則指的是經(jīng)過加分后排名第一的學生。
當省教育考試院將加分后總分第一的沈凌波名字排在全省文科第一位時,新昌中學制作的高考成績光榮榜上,該校陳昱嘉同學以實考成績703分的分數(shù)榮登全省高考文科狀元。
當高考成為社會評價教育公平的工具時,它所承載的,遠不止一場人才選拔考試,也許只有還原它僅只一場考試的本來面目,“裸分狀元”與“加分狀元”的討論才會更加清晰。
省考試院
裸分和狀元,從未承認過
昨天,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副院長馮成火在接受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教育考試組織機構,他們旗幟鮮明地反對宣傳、炒作高考狀元,也從不主張社會對“狀元”投入過多的關注。
“高考投檔以總分為依據(jù),這之中,就包括加分!瘪T院長認為,“裸分”是社會上的說法,考試院的政策文件中,從未出現(xiàn)過“裸分”和“狀元”這兩個概念,只是根據(jù)政策,按照成績高低進行投檔。
要不要加分,得全面考慮
馮院長認為,高考到底要不要加分的問題,要從全面的角度考慮!奥惴帧庇幸欢ǖ牡览,也代表了一方面的聲音,但它究竟是不是最合理的主張,是否又代表了更廣泛的聲音,還是值得探討的。
“如果說實施‘裸分’,那少數(shù)民族政策還要不要考慮?有一技之長的考生還要不要加分?考生全面發(fā)展的原則和導向,又如何體現(xiàn)?”馮院長說,這些都應該綜合考慮,相信國家有關部門也會考慮這些因素。
北大、清華
加分,只在提檔時發(fā)揮作用
說到加分,北京大學浙江招生組組長焦維新舉了個例子:打個比方,如果北京大學的錄取分數(shù)線是680分的話,考生如果實分考了679分,是無法錄取的;但如果一個考了661分的實分考生,有20分加分的話,總分就是681分,就可以讀北大。
“所謂加分,只在提檔時能發(fā)揮作用,確切地說,是實考分數(shù)不夠北大分數(shù)線時才有用!苯咕S新說,在錄取結束后,進行專業(yè)排序時,北大會將所有考生的加分去掉,進行實分排名后,再根據(jù)排名分專業(yè)。
加分狀元,不等于高考第一
焦維新認為,浙江省教育考試院進行加分提檔,是便于高校確定投檔線,方便高校錄取,但如果把“加分狀元”當高考成績第一名看的話,是不合理的,也是可笑的,因為,加分體現(xiàn)的只是政策優(yōu)惠,而不是學生的實力。
和北大一樣,清華大學浙江招生組組長莊大明說,在錄取后的專業(yè)排序時,清華大學也會去掉所有加分后再進行排名,“所以,排名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2個狀元,一個是加分的,一個是實分的!
“去掉加分后的加分狀元,如果實分能夠超過第二名,我們是承認的,否則,則不承認!鼻f大明說,他們更加看重實分狀元的能力。
高分考生
加分或裸分,都是一種規(guī)則
沈凌波,這個名字在今年高考之前也許僅流傳于紹興魯迅中學內(nèi)部,而在高考分數(shù)出來以后,沈凌波作為浙江省文科成績排在第一位的學生,接受了無數(shù)媒體的采訪。
他被媒體封為“文科狀元”,也被媒體調(diào)查稱:其文科裸考成績應為689分,另20分是以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獲得的高考加分。
人們關于沈凌波的討論集中在“加分狀元”是否沒有“裸分狀元”公平這點上。
沈凌波本人并沒有回避這場討論,昨天,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場爭論,我覺得很正常,畢竟高考中差一分也會差很多!
“在高考中,我們都需要一個規(guī)則”,沈凌波說,“加分是一種,裸分也是一種”。
社會學家
這爭論,是希望公平的表現(xiàn)
杭州市社會科學院社會研究所所長傅立群也認為,這種爭論是很正常的!白鳛橐晃辉(jīng)的考生家長,我以及我身邊的家長都深有體會,我們希望教育能夠做到公平公正,即使是重慶民族加分事件中的那位家長,我相信,他也是害怕別人都作弊只有自己不作弊,對他的孩子不公平!
是否公平才是高考的目的?傅立群也承認:“高考是一種選拔人才的制度,確實有智力超常的孩子,需要有一種方式給予他們肯定,比如說,現(xiàn)在的自主招生,就表明了選拔人才的趨勢,其實高考加分也屬此列,只是腳步是否應該這么快?也許可以討論!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