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致癌因子:物理因子:電離輻射、X射線、紫外線等。
  化學因子" />

制服一区字幕精品|一二三区欧洲视频|国产无遮挡裸体女|好吊色91青青草|色欲TV亚洲国产|私人高清强伦中文字幕|国产在线自慰欧美综合图区|色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九九九久久精品亚洲视频久久精品|亚洲无码中文在线

2012年高考生物知識點梳理135

2011-10-09 08:18:32 來源:考試吧

  三、生物學中常見的物理、化學、生物方法及用途:
  1、致癌因子:物理因子:電離輻射、X射線、紫外線等。
  化學因子:砷、苯、煤焦油
  病毒因子:腫瘤病毒或致癌病毒,已發(fā)現150多種病毒致癌。
  2、基因誘變:物理因素:Χ射線、γ射線、紫外線、激光
  化學因素:亞硝酸、硫酸二乙酯
  3、細胞融合:物理方法:離心、振動、電刺激
  化學方法:PEG(聚乙二醇)
  生物方法:滅活病毒(可用于動物細胞融合)
  四、生物學中常見英文縮寫名稱及作用
  1.ATP:三磷酸腺苷,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ATP的結構簡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鍵,—代表普通化學鍵
  2.ADP :二磷酸腺苷
  3.AMP :一磷酸腺苷
  4.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艾滋。
  5.DNA:脫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6.RNA:核糖核酸,分為mRNA、tRNA和rRNA。
  7.cDNA:互補DNA
  8.Clon:克隆
  9.ES(EK):胚胎干細胞
  10.GPT:谷丙轉氨酶,能把谷氨酸上的氨基轉移給丙酮酸,它在人的肝臟中含量最多,作為診斷是否患肝炎的一項指標。
  11.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是英語“AIDS”中文名稱。
  12.HLA:人類白細胞抗原,器官移植的成敗,主要取決于供者與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13.HGP:人類基因組計劃
  14.IAA:吲哚乙酸(生長素)
  15.CTK:細胞分裂素
  16.NADP+ :輔酶Ⅱ
  17.NADPH([H]):還原型輔酶Ⅱ
  18.NAD+ :輔酶Ⅰ
  19.NADH([H]):還原型輔酶Ⅰ
  20.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是生物學家在實驗室以少量樣品制備大量DNA的生物技術,反應系統中包括微量樣品基因、DNA聚合酶、引物、4 種脫氧核苷酸等。
  21.PEG:聚乙二醇,誘導細胞融合的誘導劑。
  22.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參與C4 途徑。
  23.SARS病毒:(SARS是“非典”學名的英文縮寫)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2012年高考生物知識點梳理135”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