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生出路指引:復讀、成人高考或出國(2)
出路指引
復讀、成人高考、網絡教育、出國……
落榜考生的出路,其實很多,例如網絡教育、自考、出國、職業(yè)培訓等。
出國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如果家庭條件不允許,可以選擇成人高考。其實,成人高考、網絡教育、自考都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不同類型和方式,國家承認學歷。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工作環(huán)境來選擇哪種學習方式更適合自己,具體來說,自考適合有一定基礎、充裕時間、堅強毅力的人群,難度最高;成考適合有一定基礎、時間的人群;網絡教育適合在職人員、沒有固定學習時間的人群。
另外,據(jù)了解,江門市不少技工學校都開設有高級技工班,畢業(yè)后獲得相關證書,就業(yè)率很高,讀完后基本可以找到對口的工作,落榜考生在進入社會前,可以考慮報讀相關課程。
相關:高考落榜生 情緒要關注
江門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心理科醫(yī)生陳寶嫦介紹,高考前,該院心理科累計接診了約30名高考生,大多有情緒低落、自我否定、人際交往減退等問題;有的則表現(xiàn)為對前途擔心,害怕考不上好學校,害怕見到親友期盼的目光,嚴重的出現(xiàn)離家出走、自傷行為,甚至有想死的念頭等。“26日成績公布后,我們也接診了一個因高考失利、情緒抑郁的高考學生,她模擬考分數(shù)都在一本以上,高考分數(shù)只能上專科,落差非常大,出現(xiàn)情緒低落、神情恍惚、不理睬別人等問題,幸好經過及時治療,情況有所好轉。”
陳寶嫦認為,高考分數(shù)公布后,往往是考生心理問題的高發(fā)期,如果成績不理想,考生一般會經過拒絕事實、自責憤怒、情緒抑郁、接受現(xiàn)實四個“心理過程”。一般心理應激反應在考后兩周內能緩解淡化的,屬正常反應;這些癥狀若持續(xù)2周以上,或呈進展性反應,同時伴有抑郁、恐怖和敵對癥狀的,家長便要提高警惕,盡快領孩子去醫(yī)院進行專業(yè)的心理輔導。
她建議,考生調整心態(tài),應該從接受失敗開始。“我們明白現(xiàn)實是無法改變的,只能自我調整,不面對現(xiàn)實,就是不給自己重新開始的機會。其次,從自身找原因,有錯就改,這只是一次考試,以后還有機會,然后重新對自己進行定位,給自己未來定一個更合理的目標,馬上行動。”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