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志愿填報:高分看院校 低分看專業(yè)
2015高考志愿填報:高分看院校 低分看專業(yè)
報考高考志愿,城市一旦選定,接下來就是報考哪所高校。相信所有高考考生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分數(shù)一定的情況下,究竟是選學校還是選專業(yè)?我也相信大家一定會聽到這樣的建議:盡量選擇好高校,對專業(yè)的要求可以適當放寬,即“重院校、輕專業(yè)”。
在高考志愿咨詢的圈子里,曾經有人跟我激烈辯論過這個問題,他堅決地認為高校比專業(yè)重要。在那次辯論中,他問我:為什么高考錄取的第一道門檻是學校而不是專業(yè)?如果專業(yè)重要,那就應該按專業(yè)劃定錄取分數(shù)線,而不是按學校劃定錄取分數(shù)線。他的論據(jù)充實而有力,讓我無從用一句話來反駁。
在多年高考志愿咨詢實際工作中,我們曾經把高校分為1-9類,并將之稱為“院校九流分類法”。在1-5類的院校應該“重院校、輕專業(yè)”,6類及以下院校,應該“重專業(yè)、輕高校”。院校九流分類法,詳細論述請參照《招聘者說:高考志愿應該這樣填》,或者請期待后面的簡單論述。
問題1:城市一旦選定,高考志愿應該首先重視院校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高校與專業(yè)之間配比很復雜,不是單純二選一。但是,完全相信“重院校、輕專業(yè)”無疑是錯誤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看什么專業(yè)、什么高校、怎樣的分數(shù),不同類別專業(yè)、不同類別高校、不同分數(shù)段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完全不一樣。最直接的情況是,高考沒有好分數(shù),你還怎么選學校,只能是選專業(yè)。
“重院校、輕專業(yè)”僅對超一流大學而言,對最高層次的高校,確實可以只看高校、忽略專業(yè),比如清華、北大、浙大、南大。如果能上這樣的高校,任何專業(yè)都可以,就業(yè)時看的是院校牌子,不是專業(yè)。清華北大也有很多爛專業(yè),最爛的專業(yè)分數(shù)也都高得驚人,專業(yè)爛沒關系,學校牌子已經很值錢了。
對分數(shù)線在一本線以上幾十分,又達不到超級名校的學生,這里面挑學校的學問可就大了。985、211院校在就業(yè)中有突出優(yōu)勢,如果能選擇985、211當然不能錯過,但是,輕易不要碰冷門專業(yè)院校,比如農業(yè)大學、礦業(yè)大學之類,而是要選擇綜合類大學,理工類、財經類等熱門專業(yè)院校。如果不上農大、礦大就無法保證985,那么,我建議大家把目光轉向211,以此類推。
確實,頂級央企、金融機構非985院校不得報考,但是,我也可以明確告訴大家,但凡限制985、211院校的地方,普通985、211是沒戲的,最后入圍的只有那幾所頂級院校的學生。
所以,我對院校志愿考慮因子給出的順序是:城市優(yōu)于一切,在城市給定的情況下首選綜合類、熱門專業(yè)院校,最后才是考慮院校是不是985、211。
點評:按照官方分類,院校的牌子分為985、211、一本,對絕大多數(shù)考生來說是無緣211及其以上院校的。無緣211以上院校,沒必要灰心喪氣,只要找份好工作,是不是211意義不大。
在這里,最需要提及的是“一本”、“二本”、“三本”分類,也不知是誰發(fā)明的這個分類方法,其實對就業(yè)根本沒有任何參考價值。985、211和普通本科被混同分為一類,至于二本分類就更為有趣,北京、上海的二本院校在其他省份被分為一本,究竟是一本還是二本沒人能說清楚。在就業(yè)的時候,沒人會查證畢業(yè)院校究竟是一本還是二本,只有985、211分類,其他都可以列為非重點。
第二個需要避免的陷阱過分迷信院校。高分考生如果降低院校標準是完全有可能就讀于熱門專業(yè)的。如果不是對某些專業(yè)有特殊需要,請不要選擇沒有操作性技術的名校冷門專業(yè),比如,國際政治、漢語言文學,等等。就讀于名校這些專業(yè),最有可能的就是考研換專業(yè),如果不能換專業(yè),最終的出路可能就是碩士、博士一路讀下來,最后進大學成為教授(也是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如果不能換專業(yè)、不能繼續(xù)深造,這批學生的就業(yè)情況同樣非常慘淡。
編輯推薦:2015年高考成績查詢 各高校錄取分數(shù)線查詢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