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一区字幕精品|一二三区欧洲视频|国产无遮挡裸体女|好吊色91青青草|色欲TV亚洲国产|私人高清强伦中文字幕|国产在线自慰欧美综合图区|色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九九九久久精品亚洲视频久久精品|亚洲无码中文在线

高考一輪復習指導:第40講 現(xiàn)代中國的科技、教育與文學

2016-11-10 10:24:28 來源:學習方法網

  【課標要求】

  1.列舉新中國成立以來科技發(fā)展的主要成就,認識科技進步在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重大作用。

  2.知道我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討論在貫徹“雙百”方針過程中取得的經驗和教訓。

  3.了解我國教育發(fā)展的史實,理解“國運興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義。

  【備考指要】

  1.結合現(xiàn)代中國科技與文藝發(fā)展的史實,認識走自主創(chuàng)新之路,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重要意義。

  2.結合史實說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方針。

  3.要注意認識到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教育發(fā)展的歷史,與同時期政治、經濟的關系極為密切。學習這方面內容,應注意緊密聯(lián)系當時的歷史背景及其與政治、經濟史的相互影響。還要注意中國現(xiàn)代的科技、教育與文學藝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要理解這些內容,還應注意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

  4.結合中外史實理解“國運興衰,系于教育”的含義。

  【自主學習】

  考點1 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

  1.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

  (1)目的:為了打破 _____、_____-等國對核武器和空間技術的壟斷。

  (2)“兩彈一星”

 、1964年,中國第一顆_______爆炸成功,加強了中國的國防力量。

  ②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仿制___________成功。

 、1964年,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___________實驗成功。

  ④1970年,成功發(fā)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___________”,中國成為世界上第_____個發(fā)射衛(wèi)星的國家。

  (3)載人航天技術的發(fā)展:

  ①決策:1992年,中國政府作出實施___________的戰(zhàn)略決策。

 、诔删停2003年10月15日,載著楊利偉的“___________”飛船成功升空。

  ③影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____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2.袁隆平與雜交水稻

  (1)雜交水稻培育的背景:

 、僦袊鞘澜缟先丝谧疃嗟膰襙__________關乎國計民生。

 、跒榱颂岣呒Z食產量,許多科學家付出艱辛的努力。_________是他們中杰出代表。

  (2)雜交水稻的培育的過程:

 、1964年袁隆平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水稻。

 、1973他選育出雜交水稻新品種──“___________”。

 、2001年,袁隆平獲得“___________”。

  (3)雜交水稻培育的影響:

 、僭∑绞鞘澜缟铣晒胈__________的第一人,多次獲得___________,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诖蟠筇岣吡酥袊乃井a量。

 、郾徽J為有助于解決未來世界性______問題,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把在全球范圍內推廣

  技術作為一項戰(zhàn)略計劃,聘請袁隆平為___________,為一些國家培訓技術專家。

  3.計算機和生物技術的發(fā)展

  (1)計算機的研制和發(fā)展

 、俦尘:1946年,美國研制出世界第一臺大型電子計算機;___________,中國開始計算機研制工作。

 、诔删停1983年,研制出“___________”此后,越來越先進的___________計算機在十幾年間先后問世。

  ③地位:中國高性能___________研制技術已經居于世界前列。

 、芤饬x:加速了國家___________發(fā)展。

  (2)生物技術

 、俪删停

  A、1965年,人工合成___________在中國首次,這是世界上第一個___________的全合成,開辟了人工___________的時代。

  B、到20世紀末,中國在依靠___________技術改良___________、治療人類重大疾病的藥物研究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意義:

 、匍_辟了人工合成___________的時代。

 、跒樘岣邍馹__________和________作出了貢獻。

  考點2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1.“雙百”方針的提出

  (1)背景

 、僦腥A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隨著_______的變化,人民的_______、社會交往方式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1956年初,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規(guī)模_______已開始。

  (2)目的:讓知識分子在_________中發(fā)揮更大作用。

  (3)提出:______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正式提出在_______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4)內容:藝術問題上“________”,學術問題上“_________”。

  (5)是一個_______的同時也是長期性的方針,不是一個暫時性的方針。

  (6)成效

 、倏萍碱I域:成功召開了關于______的座談會。

 、谖乃囶I域:A開拓新的題材和主題,采用多樣化的體裁與表現(xiàn)手法,生動描繪__________和__________時期的新風貌,取得了累累碩果。

  B涌現(xiàn)出大批優(yōu)秀作家和作品:老舍的話劇《_______》,郭沫若的歷史劇《______》,楊沫的長篇小說《________》等。

  C文藝期刊也大量增加。

  D優(yōu)秀電影層出不窮:______年,電影創(chuàng)作步入了一個輝煌時期。

  2.曲折的年代

  (1)原因:由于_______的擴大化,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到來。

  (2)表現(xiàn)

 、僖恍⿲W術問題被當成政治問題,甚至上升為________問題。

 、谝恍﹥(yōu)秀作品受到錯誤批判。

  ③許多作者被劃為“右派”或“反動學術權威”。

  (3)影響:

 、僭S多知識分子受到了傷害,文藝園地百花凋零。

  ②_______和________的研究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3.文藝的春天

  (1)背景

  ①“文革”結束后,文學藝術和學術領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極“左”路線,黨總結社會主義時期文藝工作的經驗教訓,明確文藝必須植根于________。

  ②鄧小平指出,文藝屬于人民,要為人民服務,為________服務。

 、20世紀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五講”“四美”為內容為精神文明建設開展起來。

  (2)成就

  ①文藝領域再次呈現(xiàn)繁榮景象,出現(xiàn)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為主題的“_________”“________”以及以改革實踐為主題的文學作品,還有反映豐富的社會生活的戲劇、電影。

 、趯W術討論空前熱烈。

  考點3 現(xiàn)代中國教育的發(fā)展

  1.人民教育的奠基

  (1)措施

  ①接收改造舊教育,建立人民教育:1949年底,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成功的將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變?yōu)檠刂鐣髁x方向前進的新中國的________。

 、诖_定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放方針: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毛澤東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個方面都得到發(fā)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③推行兩種教育制度:為滿足經濟發(fā)展對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及青年們強烈的求學愿望,在發(fā)展___________的同時,建立起________的學校教育制度。

  (2)成就

 、僦鸩叫纬杀容^完整的________體系。

  ②培養(yǎng)了大批素質較高的勞動后備軍和德才兼?zhèn)涞慕ㄔO人才。

  2.動亂中的教育

  (1)表現(xiàn)

  ①很多師生都被卷入“掃四舊”批走資派活動中,各地大中小學一度停課,教育戰(zhàn)線一片混亂。

  ②1966年,________被廢止。

 、70年代初,高等院校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

  (2)影響

 、偈怪袊逃聵I(yè)受到極大破壞,各行各業(yè)專門人才缺乏,整個民族文化素質大大下降。

  ②中國與發(fā)達國家的差距拉大了。

  3.教育的復興

  (1)措施

  ①撥亂反正,全面整頓:“文革”結束后,鄧小平充分肯定新中國17年的教育工作,整頓教育秩序,恢復中斷十年的________,組織編寫新教材,倡導_________。

 、诖_立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地位,提出“科教興國戰(zhàn)略”。

  ③堅持“三個面向”,加快教育改革步伐。________,鄧小平題提出“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導方針,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大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制定了《__________》,從法律上規(guī)定了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保證適齡兒童接收義務教育的責任;對中等教育,實行普通教育與________并舉;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發(fā)展。

  ⑤推動高等教育持續(xù)發(fā)展:20世紀90年代,國家著手實施發(fā)展高等教育的“________”計劃。

 、薷母锝逃顿Y體制:實行國家撥款為主,____________為輔的體制,啟動了“_________”。

 、呒哟笪鞑康貐^(qū)教育發(fā)展的力度:國家出資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設,并在西部200個縣建立職業(yè)教育中心。國家還增加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教育經費。

  (2)成效:到20世紀末,我國已基本普及__________和掃除青壯年文盲。

  【重難突破】

  一、新中國科技騰飛的原因與地位

  1.新中國以來科技成就包括保衛(wèi)國家安全的“兩彈一星”,解決溫飽作出巨大貢獻的“東方魔稻”、跨入世界先進行列的“銀河”計算機系列和改變世界航天格局的“神舟”飛船等。

  2.地位:在新中國眾多的科技成就中,國防科技占有重要地位這是因為:

  (1)國防集中反映一個國家的科技發(fā)展的綜合國力。

  (2)是反對核壟斷威脅和空間壟斷的現(xiàn)實需要。

  (3)有利于維護國家安全和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4)能集中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標志,極大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3.新中國以來科技成就的原因:

  (1)社會主義制度為科技事業(yè)提供可靠保證。

  (2)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科技工作。制定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

  (3)海外科技工作者回國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創(chuàng)新和努力。

  (4)第三次科技浪潮的影響。

  (5)1978年鄧小平提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對科技和生產力結合起著巨大推動作用。

  4.如何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1)科技對經濟的發(fā)展起著第一位的變革作用,F(xiàn)代科技已經廣泛滲透到社會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成為經濟發(fā)展中最重要的變革力量。

  (2)科技在生產力諸要素中成為主要的推動力。二戰(zhàn)后,科技以空前的規(guī)模和速度進入生產系統(tǒng),成為生產力發(fā)展的最重要力量。

  (3)科技使管理日益現(xiàn)代化?萍荚诠芾碇袕V泛運用,使管理實現(xiàn)了科學化?茖W與管理相結合,使生產力實現(xiàn)了大發(fā)展?傊,它揭示了科學技術在當代生產力和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巨大變革和推動作用。

  5.認識:中國大力發(fā)展科技教育,走自主創(chuàng)新的強國之路正是對再次印證了科技發(fā)展需要適宜的社會條件:黨的正確領導是核心力量,國家獨立、政治穩(wěn)定、教育發(fā)展是前提,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科教性和自主創(chuàng)新型國家是重要保障,正是應對潮流抓住機遇的回應。

  【遷移應用】

    1.閱讀下框內文字材料。它們最有可能是對我國哪一項技術發(fā)表的評論( )

  A.“東方紅Ⅰ號”發(fā)射成功

  B.“神州”五號發(fā)射成功

  C.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

  D.成功發(fā)射第一枚中程運載火箭

  2.鄧小平指出:如果60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和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xiàn)代的地位。”對鄧小平這段話理解準確的是( )

 、俸宋淦鞒蔀榻鉀Q國際爭端的根本因素 ②當代社會激烈的經濟競爭和軍事政治角逐 ③“兩彈一星”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擴大國際影響 ④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發(fā)展促進了我國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作家張愛玲在高三的一篇作文中說:“歷史”能供給卡通數(shù)不盡的偉大美麗的故事。如果要給卡通“現(xiàn)代中國輝煌的科學與文化”提供素材,可以選取的是( )

 、偾厣胶穗娬 ②希望工程 ③南優(yōu)二號 ④電影《五朵金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全面認識和理解“雙百”方針

  1.提出原因

  (1)三大改造完成后,黨和國家面臨的主要任務是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因此要調動知識分子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2)1956年,中共中央召開了關于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肯定知識分子的絕大部分成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3)建國初期,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某些爭論把學術、思想認識問題當成了政治問題,傷害了知識分子積極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地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調動知識分子積極性是必要的。

  2.“雙百”方針的內涵

  (1)在文藝工作和科學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2)提倡在文學藝術工作和科學研究中有獨立思考的自由,有辯論的自由,有創(chuàng)作和批評的自由,有發(fā)表自己意見的自由。

  (3)文藝工作者和科學工作者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以此來指導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和科學研究工作。

  3.“雙百”方針的現(xiàn)實意義

  (1)“雙百”方針是黨在總結我國文化發(fā)展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符合文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為繁榮文化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2)“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促進藝術發(fā)展、科學進步,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方針。

  (3)我們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努力發(fā)展學術自由和創(chuàng)作自由。

  (4)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進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和發(fā)展。

  【遷移應用】

  4.新中國以來,我國科技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經歷了曲折的歷程。對這一表述認識、評價不正確的是( )

  A.正確的文化決策可以推動其發(fā)展

  B.要想促進科技文化發(fā)展必須調動知識分子的積極性

  C.學術問題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可以當作政治問題來看

  D.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是有利于科技文化發(fā)展的

  5.毛澤東說:“百家爭鳴是諸子百家,春秋戰(zhàn)國時代,有許多學說自由爭論,現(xiàn)在我們也需要這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范圍之內,各種學術思想,讓他們去說,不去干涉他們。在刊物上、報紙上可以說各種意見。”對此理解準確的是( )

  A.在刊物上、報紙上可以自由討論

  B.在學術問題上允許發(fā)表不同意見

  C.在《憲法》范圍之內允許任何爭鳴意見

  D.社會科學的爭鳴要在《憲法》范圍內

  三、全面認識和理解我國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

  1.發(fā)展歷程

  (1)“左”傾思想指導下的混亂教育。在“大躍進”的年代,各地出現(xiàn)了“教育大躍進”,打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導致教育質量下降。“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教育事業(yè)受到嚴重破壞,瀕臨崩潰邊緣。

  (2)文革結束后教育的蓬勃發(fā)展。①“文革”結束后,撥亂反正,全面整頓,迎來教育的春天。②確立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地位,提出“科教興國”戰(zhàn)略,鄧小平明確了面向21世紀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戰(zhàn)略方向。③堅持“三個面向”,深化教育改革。④新時期教育改革為先導,教育事業(yè)得以蓬勃發(fā)展。

  2.當代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的原因和應對的策略

  (1)面臨的挑戰(zhàn)的原因: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背景下,只有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培養(yǎng)大批人才,加快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才能迎接國際競爭的挑戰(zhàn)。

  (2)迎戰(zhàn)的具體做法:①首先是基礎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②推動高等教育持續(xù)發(fā)展。③加大對西部地區(qū)教育發(fā)展的力度。

  3.教育、科技與現(xiàn)代化建設的關系

  (1)發(fā)展教育為科學研究提供人才;科學和教育的發(fā)展是現(xiàn)代化建設的基礎。

  (2)科技進步,經濟繁榮和社會發(fā)展都離不開教育,要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

  (3)把發(fā)展教育看成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4.現(xiàn)代中國教育的經驗教訓:

  (1)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

  (2)教育必須為國民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服務。

  (3)堅持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

  (4)從基本國情出發(fā)。

  (5)切實落實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和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

  【遷移應用】

  6.國運興衰,系于教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在一個占世界人口1/5的發(fā)展中國家做到這一點,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壯舉,它改變了中國的命運。這項“壯舉”是指我國( )

  A.1950年開始的掃盲教育

  B.1977年恢復統(tǒng)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C.1986年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D.2001年實現(xiàn)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7.“某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高中畢業(yè),1969年作為知識青年至黑龍江上山下鄉(xiāng)。1978年考入廈門大學經濟學系,1982年分配到江西財經大學任教,1996年至1997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亞太研究中心做高級訪問學者……”。以上個人履歷反映了( )

  A.《義務教育法》保障了其受教育權利

  B.“教育大革命”對其成才起了積極的作用

  C.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復為他的人生轉折提供了機遇

  D.作為學者訪問美國得益于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

  【典例剖析】

  1.關于1956年“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的提出,不符合史實的是( )

  A.確保了學術文化事業(yè)此后十多年的繁榮

  B.吸取了我國歷史上學術、文化發(fā)展的經驗

  C.糾正了科學文化領域存在的教條主義傾向

  D.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科學文化事業(yè)的教訓

  【剖析】由于一些反右派運動的擴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來,一些學術問題被當成政治問題,甚至學術爭論被說成是階級斗爭,所以說“確保了學術文化事業(yè)此后十多年的繁榮”是不正確的。B 、C 、D三項符合史實。

  【答案】A

  2.在貫徹“雙百”(“百花齊放”與“百家爭鳴”)方針過程中我們得到的認識不包括( )

  A.社會主義的文藝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B.“雙百”方針具有長久性的指導意義

  C.要正確處理好科學、文藝工作和政治的關系

  D.“雙百”方針適用的領域分別是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

  【剖析】“雙百”即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文學藝術的基本方針,也是領導科學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針。D選項是方針的內容和適用范圍,不是認識。

  【答案】D

  3.鄧小平說:“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fā)射衛(wèi)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xiàn)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了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標志。”我國黨和政府作出發(fā)展“兩彈一星”戰(zhàn)略決策的時代背景是( )

 、倜绹鴶骋曋袊,想要扼殺新生的人民政權 ②60年代中蘇關系急劇惡化 ③美蘇兩個大國的爭霸,導致世界局勢緊張 ④中國為了沖破美蘇兩大國對核技術和空間技術的壟斷鞏固國防,維護中國的安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剖析】本題考查對“兩彈一星”決策背景的全面理解,要求具備一定的分析綜合能力,結合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加以把握。

  【答案】A

  【鞏固演練】

  1.下列屬于建國以來取得的重大科學技術成就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位鄉(xiāng)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薄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這是對誰的最高褒獎( )

  A.錢學森 B.楊利偉 C.郭沫若 D.袁隆平

  3.“文革”期間,由于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國的科研和經濟建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現(xiàn)在( )

 、俚谝活w原子彈爆炸成功 ②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 ③“東方紅1號”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 ④袁隆平培育出雜交水稻“南優(yōu)2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中國進行必要而有限制的核實驗,發(fā)展核武器,完全是為了防御,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消滅核武器。“在任何情況下,中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在以下各項表述中,符合材料觀點的有( )

 、僦袊鴮⒉辉侔l(fā)展核武器 ②中國不承諾不使用核武器 ③中國承諾使用核武器 ④中國將繼續(xù)進行必要的核試驗 ⑤中國發(fā)展核試驗的目的是為了和平與安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⑤

  5.建國后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中國的科學文化事業(yè)生機勃勃,表現(xiàn)在( )

 、俪霈F(xiàn)大批文學作品 ②拍攝了一些文藝影片 ③學術界探討問題的風氣濃厚 ④學校教育有新的發(fā)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6. 我國科技成就產生的順序是( )

 、俚谝活w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 ②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③“銀河-I”型計算機誕生 ④培育出雜交水稻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7.“文革”結束后,黨在總結社會主義時期的科學、文藝工作的經驗教訓時,明確要處理好的三個關系中,最基本的是( )

  A.繼承傳統(tǒng)與不斷革新的關系 B.科學、文藝工作和政治的關系

  C.科學、文藝工作和人民生活的關系 D.文藝、政治和人民生活的關系

  8.1977年鄧小平重新恢復工作后,在科教文化領域進行大力整頓,其主要內容包括( )

  ①提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②恢復全國高等學校統(tǒng)一考試招生制度 ③恢復“雙百”方針為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yè)的指導方針 ④把掃盲教育作為教育的中心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代表中央向科學家和文學藝術家作了“雙百”方針的報告,指出這一方針是( )

 、俑鶕袊木唧w情況提出來的 ②是在承認社會主義仍然存在著各種矛盾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③是在國家迅速發(fā)展經濟和文化的迫切要求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0.2007年3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宣布,6所師大部分師范生免費上學,條件是畢業(yè)后回生源地從事中小教育10年,這樣做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對教育的投資    B.支持落后地區(qū)教育

  C.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    D.加強基礎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和發(fā)展

  1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牛頓證明了地上的力學也能應用于天上的星球,從而昭示了一種簡單而統(tǒng)一的自然規(guī)律的存在,整個思想界不禁為之亢奮。人們因此發(fā)現(xiàn),原來整個錯綜復雜、撲朔迷離的自然界,不過是按某種法則運轉的巨大的機械裝置,而其中并沒有上帝的地盤。于是傳統(tǒng)的宗教信仰被動搖了,唯物主義思潮開始盛行。到18世紀后半期,歐洲的知識精英大多已對基督教持懷疑態(tài)度,此情況在法國尤其突出。極富幻想天分的法國人還自然地由自然界聯(lián)想到人類社會。既然自然界有一個統(tǒng)一的規(guī)律,那么人類社會也決不會例外。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科學對工業(yè)的影響的最驚人的例子之一可見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寶貴的煤氣外,還給予一種液體即煤焦油;瘜W家在這種物質中發(fā)現(xiàn)了真正的寶物——種種衍生物,其中包括數(shù)百種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產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劑、輕瀉劑、香水、攝影用的化學制品、烈性炸藥及香橙花精及。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FormatImgID_2# #FormatImgID_3# #FormatImgID_4#
圖1 蘇聯(lián)宇航員加加林
 
(1961)
圖2 美國宇航員登上月球(1969) 圖3 “嫦娥”升入太空
 
(2007)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二,概括近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所產生的社會影響。

  (2)據材料三,20世紀60年代以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又呈現(xiàn)出什么新的特點?

  (3)2007年,中國成功啟動探月工程,中國幾千年代登月的夢想變成了美麗的現(xiàn)實。分析中國從事這項戰(zhàn)略活動的歷史條件及其重大意義。

  1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FormatImgID_5# #FormatImgID_6#
圖一 圖二

  材料二 2002年9月1日下午,安徽大學招生辦公室寄出了一份特別的錄取通知書。這份錄取通知書給了金寨縣一中的高三學生蘇明娟(圖二)。她被該校錄取,成為2002級的新生。

  材料三 2001年,18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中,高校專家作為首席科學家的有8項。國家基礎研究重大項目前期研究專項,高校承擔了1/3。當時,“863計劃”的250名領導班子成員中,來自高校的有120名。國家大學科技園發(fā)展到22家。

  請回答:

  (1)圖一“三個面向”是誰最先提出的?有何重要意義?

  (2)圖二是為什么而作的宣傳畫?此工程有何重要意義?

  (3)據材料三并結合當今世界發(fā)展的形勢,說明中國教育應采取怎樣的發(fā)展戰(zhàn)略?

  【高考真題】

  1.(2010·廣東卷)下列說法體現(xiàn)了“雙百”方針內涵的是( )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爭論會引起黨內思想不一致”

  C.“讓樣板戲占領革命舞臺”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辮子”

  2.(2009·浙江卷)20電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試,如果讓你老設計這場考試的場景,可能出現(xiàn)的是( )

  A.背景音樂:反映粉碎“四人幫”的歌曲

  B.外景:考場門口懸掛這“改革開放送春風”的橫幅

  C.內景:考場中張貼有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路略的標語

  D.特寫:作文題目“評‘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

  3.(2009·廣東卷)《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于( )

  A.20世紀70年代 B.20世紀80年代

  C.20世紀90年代 D.21世紀初

  參考答案

  【自主學習】

  考點1

  1.美 蘇 原子彈 近程導彈 中近程導彈 東方紅一號 五 載人航天工程 神舟號

  2.糧食產量 袁隆平 天然雜交水稻 南優(yōu)2號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水稻雜交優(yōu)勢 國際大獎 饑餓 首席顧問

  3.20世紀50年代 銀河Ⅰ號 高性能 巨型計算機 信息化 結晶牛胰島素 蛋白質 合成蛋白質 基因工程 動植物品種 蛋白質 生活水平 健康

  考點2

  1.社會制度 生活方式 經濟建設 社會主義建設 1956 科學文化 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 基本性 遺傳學 人民革命斗爭 社會主義建設 茶館 蔡文姬 青春之歌 1959

  2.政治運動 階級斗爭 自然科學 社會科學

  3.人民生活 社會主義 反思文學 傷痕文學

  考點3

  1.人民教育 全日制學校教育 半工半讀 國民教育

  2.高考制度

  3.高考制度 尊師重教 20世紀80年代 義務教育法 職業(yè)教育 211工程 多渠道籌措經費 希望工程 九年義務教育

  【遷移應用】

  1.B 2.C 3.A 4.C 5.B 6.D 7.C

  【鞏固演練】

  1.D 2.D 3.C 4.C 5.A 6.C 7.C 8.A 9.C 10.D

  11.(1)促進了思想解放,為沖破封建神學的束縛提供了有力武器;促進了工業(yè)生產的發(fā)展;改變了人類的社會生活。(2)航天技術突飛猛進,人類科研和探索的領域擴展到太空。(3)條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在“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推動下,科技不斷進步;教育的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科研隊伍。意義:推動中國科技向新的層次和高度發(fā)展;是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綜合國力增強的重要標志;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12.(1)鄧小平;它為新時期教育改革提出的總的戰(zhàn)略目標和正確方向,改革開放的春風推動了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育改革的蓬勃發(fā)展,促進了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長足發(fā)展。(2)希望工程;意義:動員社會援助貧困地區(qū)失學兒童,對普及基礎教育作出了重大貢獻。(3)科教興國,開展素質教育。

  【高考真題】

  1.【解析】D “雙百”方針是1956年,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在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和學術問題“百家爭鳴”。目的在文藝工作和科學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A、B、C選項提法剛好與之相左。

  2.【解析】A 此題隱性考察歷史時間。1977年12月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試。1976年10月,四人幫被粉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中國于1995年宣布,決定實施科教興國的戰(zhàn)略;“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始于1978年5月11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在《光明日報》的公開發(fā)表。

  3.【解析】B 考查歷史識記能力。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考一輪復習指導:第40講 現(xiàn)代中國的科技、教育與文學”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