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基礎練習
小編為您整理了高一歷史知識點,方便廣大網友查閱!希望各位同學,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知識。
【基礎練習】
1.“黃金周”假日是人們休閑放松的一種方式,也拉動了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它透出的主要歷史信息是( )
A.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旅游業(yè)、餐飲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C.假日經濟是一種新經濟 D.是幾千年來家庭生活的重大變革
2.近代以來,人們的生活習俗發(fā)生變化最大的城市是( )
A.北京 B.上海
C.濟南 D.武昌
3.最早促使中國近代社會風俗習慣變化的原因是( )
A.西方列強的入侵 B.清政府支持發(fā)展工商業(yè)
C.西方民主革命思想 D.康有為、孫中山的個人作用
4.清末的一首打油詩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兩撇口邊開。平生第一傷心事,碧眼生盛學不來。”該詩反映了當時( )
A.服飾的西化 B.洋貨傾銷中國
C.社會上的崇洋現象 D.學習西方的迫切愿望
5.1934年《申報》載“現代中國的摩登姑娘,太太們,哪一個不是成了洋貨商店的好主顧,從頭發(fā)絲尖兒起,至高跟皮鞋底的最末一英寸止,差不多除了她們固有的中華血統(tǒng)的皮肉之外,全都裝飾著舶來的服用品。連日常的食品,為了求精潔衛(wèi)生的絕大理由,也積極的洋化起來,以期脫胎換骨,由黃皮膚黑眼珠漸漸地變成優(yōu)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種”。該材料主要反映了當時( )
A.服飾的西化 B.洋貨傾銷中國
C.社會上的崇洋現象 D.學習西方的迫切愿望
(責任編輯:李江濤)
分享“高一歷史: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基礎練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