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報名進入尾聲 綜合評價錄取才剛剛開始
隨著3月份進入尾聲,大部分高校自主招生已經(jīng)接近尾聲。綜合評價也緊隨其后開始了!
最近,清華大學領軍計劃,北京大學博雅計劃也陸續(xù)公布簡章,開放申請通道。
最近,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相繼宣布開放針對江蘇省的綜合評價申請通道,加入省內(nèi)綜合評價錄取的隊列。
最近,大部分有自主招生資格的院校已經(jīng)關(guān)閉申請系統(tǒng),很多考生都被今年嚴格的報名門檻拒之門外,心情沮喪。
今天的這篇文章就是想告訴大家:自主招生之后還有綜合評價錄取。
關(guān)于綜合評價錄取的基礎知識,可以參見老梁原創(chuàng)文章《上大學,不僅有自主招生,還有綜合評價》。在本篇文章中,我們來談談綜合評價到底值不值得我們報考的問題。
一、省內(nèi)綜合評價全面開花
就在前幾天,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宣布開啟江蘇省內(nèi)綜合評價錄取。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直以來,江蘇是在全國率先推出綜合評價錄取的省份,在省內(nèi)有11所高校參與綜合評價錄。耗暇⿴煼洞髮W、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工業(yè)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江蘇大學、揚州大學、南京醫(yī)科大學、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南通大學、江蘇師范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這11所高校中,僅有一所211院校——南京師范大學。此次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兩所985高校的加入使得綜合評價錄取的隊伍更加強大,綜合評價錄取也將在江蘇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更有理由相信會有更多江蘇考生參與到綜合評價錄取當中來。
其實不止江蘇,綜合評價錄取在上海、廣東、山東等省市也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
比如,去年的上海,在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的基礎上,上海外國語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jīng)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也開始嘗試在上海進行綜合評價錄取。
比如,去年,山東省也首次嘗試在省內(nèi)進行綜合評價錄取,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威海)、山東財經(jīng)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等高校紛紛面向省內(nèi)學生開放綜合評價申請通道。
比如去年,廣東的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也首次嘗試了綜合評價錄取。
縱觀這些參與綜合評價錄取的高校,不乏名校,基本是省重點高校,也是各省市范圍內(nèi)的考生比較熱衷報考的省內(nèi)高校,這無疑給這些省內(nèi)的考生提供了新的升學途徑。
二、全國范圍的內(nèi)的綜合評價呈燎原之勢
北京大學的博雅計劃、清華大學的領軍計劃面向全國招收成績優(yōu)秀的高三學生。
北京外國語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科技大學、上海紐約大學面向全國大部分省份進行綜合評價錄取,成績優(yōu)秀即可申請。
未來,會有更多的高校加入到綜合評價錄取的大軍隊伍中。他們或面向本省,或立足全國。隨著創(chuàng)建高校“雙一流”步伐的不斷推進,高校選拔適合學科特色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自主招生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創(chuàng)新潛質(zhì)的學生。綜合評價則選拔全面發(fā)展的考生,都無疑服務于高校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是高校在打破僅憑高考分數(shù)錄取機制方面的新嘗試。
三、要不要申請綜合評價?
今年的自主招生報名門檻無疑提高了不少。對于學科競賽獎項的等級相比去年更為嚴格,要求更高。很多學生手握省一、省二等學科競賽獎項,卻去不了心儀的高校。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6年對于獎項要求最低為省二,今年則升級為最起碼省一才可以報考。
面對報考門檻越來越高的自主招生,很多考生只能望“自招”興嘆,綜合評價無疑為其打開了新的升學途徑。綜合評價的報考門檻相對較低,沒有獎項、論文等的要求,無疑非常值得報考。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自主招生報名進入尾聲 綜合評價錄取才剛剛開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