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掃 四月追風:五大書院師生紀念老校長
清明將至,為表達對已故老校長的追憶和哀思,志德書院、騰飛書院、克卿書院、任重書院和希德書院分別組織開展“四月追風”紀念老校長祭掃活動,追思先生風骨,緬懷先生偉業(yè),傳承復旦精神。
3月28日,40余位志德書院師生前往宋慶齡陵園祭掃馬相伯先生之墓。書院自管會學生代表全體志德師生為老校長獻上花籃,瞻仰先生不朽的精神之光。到場師生用默哀和莊嚴的三鞠躬寄托對先生的哀思。書院學生代表韓夢嬌以志德書院學生自我管理委員會和學生監(jiān)督委員會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為例,展現(xiàn)了老先生“自主之學”的教育理念在復旦的傳承與延續(xù)。學生吳妙丹、劉煜伴隨著《今生永相伴》的旋律,以“朗讀者”的形式呈上了詩朗誦《大師馬相伯》,帶領大家回顧老校長毀家興學、恢復震旦、心系國家的動人歷史。最后,到場師生們依次向老校長獻上鮮花,低唱復旦校歌,以表敬意。
清明節(jié)前夕,騰飛書院學生自我管理委員會的同學們通過整理李登輝老校長的資料,表達對先生的緬懷和敬意。同學們認真閱讀《李登輝傳》,結合線上資料,了解李登輝老校長的生平事跡和他對復旦大學做出的巨大貢獻。與此同時,騰飛學子積極開展線上紀念活動,結合學習內(nèi)容將李登輝老校長的事跡進行推送,為老校長點亮蠟燭表示緬懷,據(jù)悉,七百余根蠟燭已被點亮。
3月28日下午,克卿書院學生自我管理委員會主辦的顏福慶老校長悼念活動在楓林校區(qū)舉行。書院師生代表發(fā)言后,大家手捧白玫瑰,低頭靜靜地追悼,回想顏福慶老先生的生平事跡,體味上醫(yī)人的精神品質(zhì)。祭掃儀式結束后,同學們繼續(xù)參觀了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人體科學館,人體館館長周國民教授與同學們分享了他的學醫(yī)故事和對解剖學的看法,并與同學們就“如何成為一名讓自己滿意的醫(yī)生”進行了交流。
3月28日下午,任重書院在青浦福壽園悼念陳望道老校長。望老嫡孫陳曉帆先生委托書院代為致辭,向師生們介紹了陳望道先生對復旦的學科發(fā)展和師生生活所作出的無私奉獻。民盟上海市委研究室主任助理吳馨萍則向到場師生介紹了望老在擔任民盟領導人時對于民盟建設的貢獻,以及他實事求是、惜才愛才的作風。金國印、楊科洵、高婷婷、伍怡靜四位同學朗誦了由邱雨同學創(chuàng)作的《陳望道先生贊》,表達復旦學子對陳望道先生的追思。隨后,全體師生依次為陳望道校長敬獻花籃和鮮花,并懷著莊嚴肅穆之心歌唱復旦大學校歌。祭掃儀式結束后,同學們自發(fā)有序地參觀了人文博物館,進一步探索先生精神,拓寬人文體驗。
3月19日,正值復旦老校長謝希德的誕辰。希德書院師生前往青浦區(qū)福壽園公墓。希德書院院長周魯衛(wèi)追憶了謝希德先生的巨大貢獻。教師代表包慧敏和學生代表付晶麗分別發(fā)言,深切緬懷謝希德先生。隨后,參與祭掃的所有師生三鞠躬,并依次上前在謝希德先生墓前獻上白菊,以示對先生的敬意與緬懷。師生們還來到福壽園旁的人文紀念博物館,繼續(xù)瞻仰先生遺風,體悟大師精神。
正值清明,各位老校長的生平事跡再一次被講述。馬相伯先生名“志德”,是復旦大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也是復旦大學任校長,畢生致力于教育事業(yè);李登輝先生字“騰飛”,于1913年至1936年任復旦大學校長,很早就提出培養(yǎng)完善人格的教育理念,是復旦精神的創(chuàng)立者;顏福慶先生字“克卿”,是上海醫(yī)學院的創(chuàng)辦者,并將“不計功利,為社會,為人群服務”的理念在實踐中發(fā)揚光大;陳望道先生字“任重”,是解放后復旦大學任校長,也是《共產(chǎn)黨宣言》中譯本任翻譯者;謝希德先生名“希德”,是復旦歷史上一位女校長,建樹累累,開創(chuàng)了復旦大學與海外高校、研究機構的國際合作。
(責任編輯:趙華)
分享“清明祭掃 四月追風:五大書院師生紀念老校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