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呼吸,來一場智慧擴胸運動!
昨天和前天,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qū),一場場重量級嘉賓的聚會和演講,令人忍不住一次次深呼吸,做擴胸運動,以便吐故納新。
智慧碰撞來自兩撥人:一撥是國內外管理學院的40余位院長,還有潘云鶴、郭重慶、許慶瑞等十多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一撥是商界精英、知名企業(yè)的老總,包括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美特斯邦威集團董事長周成建、金田陽光投資集團董事長金位海等。
前一撥人,是培養(yǎng)中國的MBA、EMBA人才的;后一撥人,曾是MBA、EMBA學員,成功創(chuàng)業(yè)后成為MBA的企業(yè)導師。他們一起來,是為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慶賀30周年生日的。40余位院長進行了整整一個下午有關“轉型期的管理教育”的唇槍舌劍,鋒芒畢露只為爭鋒一流:讀MBA過時了嗎?未來之路該怎么走?
據(jù)許慶瑞院士(最早受命組建浙大管理學科)介紹,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只有同濟和哈工大有管理工程學科,70年代末,我國高校陸續(xù)開出管理專業(yè),1979年上交大、西交大和浙大招收第一屆管理工程碩士研究生,1986年,第一批管理工程博士點建立。許院士認為,管理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要能“頂天立地”,頂天是指要閱讀和掌握國內外處于學科前沿的重要文獻,立地則是必須從實踐中獲得真知,要深入企業(yè)、扎根企業(yè)。
最后學者們達成共識,就像東道主、浙大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吳曉波教授所說:“MBA未來要培養(yǎng)與世界打交道的管理英才,希望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能夠在國際上就業(yè),實現(xiàn)與國際對接!
要不要取消管理專業(yè)本科
主持人問:有一種說法,認為大學里的一些學科,比如教育管理、行政管理、工商管理,本科生入校時只有十八九歲,沒有相應的知識背景,缺乏必要的閱歷,不適合學習并從事這些專業(yè)。所以,有人建議應該取消本科管理專業(yè),你們是否支持這種說法。
魏一鳴(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jīng)濟學院院長):我覺得在大學教育階段,可以保留管理學院的學士學位。
商學院的本科生教育,要做一些教學改革,實行3+1或者2+2,讓學生有一定的時間學習其他專業(yè),在其他學院上課,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有管理的理論知識,還有專業(yè)知識。
徐信忠(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國外一些知名高校,比如哈佛商學院,沒有本科教育,但這不等于就可以取消本科管理專業(yè)。國外還有一些知名高校,如MIT,商學院的本科教育非常強。
吳柏均(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院長):管理學科的發(fā)展,要有所追求,如果我們的教學不能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社會認知能力增強,那就是不成功的,是需要改變的。
讀MBA過時了嗎
主持人問:馬云曾經(jīng)說過,說阿里巴巴進了很多從哈佛等名校MBA畢業(yè)的人才,但95%的人表現(xiàn)不好。有人就說,現(xiàn)在的MBA教育已經(jīng)過時了。
徐信忠:我先回答馬云的說法,我?guī)н^的一個學生,現(xiàn)在已經(jīng)做了淘寶的副總,讀MBA無用不知從何說起。但中國MBA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哈佛靠案例教學,芝加哥大學靠理論,同樣打造了世界最優(yōu)秀的商學院,這就需要我們反思:要怎樣培養(yǎng)人。
大學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不一定馬上有用,但30年后一定是很優(yōu)秀的。中國大學培養(yǎng)的是“才”,而不是“人”,大學教育應該是塑造人的,一個人要有社會責任,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才”。
中國的管理學院,不僅要為學生找到工作,還需要培養(yǎng)有良知、有責任的人,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zhàn)的工作。大陸MBA教育存在問題,這是一個怎樣提升的問題,要做全球一流的商學院,要靠大家的努力。
薛求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安然的老板是哈佛商學院MBA的精英,他出事后,哈佛商學院反思了,商學院的教學重點,除了管理知識和技能,更不能缺乏對企業(yè)倫理、社會責任的引領。
中國的管理學院,要培養(yǎng)更加全面的MBA人才,這種培養(yǎng)要緊緊適應市場。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對人才需求的結構會發(fā)生變化,管理學院也是動態(tài)的,會根據(jù)市場調整人才培養(yǎng)結構。
讀EMBA只是為了人脈嗎
主持人問:有人說,讀EMBA的人,都是為了人脈,聽說某個EMBA班里有一個大人物,很多人就沖這個班去,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孫林巖(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上EMBA的人,的確有不少人是沖著人脈去的,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到了這個層面的人,是非常懂得利用社會資源的,人脈就是一種不錯的社會資源。
李燕萍(武漢大學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MBA、EMBA從誕生起就有爭議,但一路走來,應該算是成功的。中國培養(yǎng)的MBA、EMBA人才,絕大多數(shù)在中國管理崗位的第一線,不能神化,也不能妖魔化,這些人不僅獲得了人脈,更重要的是,他們具有了國際視野、創(chuàng)新能力和社會責任。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在職MBA考試流程步驟因報考方式不同而有差異,本文詳解非全日制研究生(初試+復試)、同等學力申碩(先學后考)、中外合作辦學(申請+面試)、國際碩士(材料審核)四...
在職MBA提前面試需先明晰報考條件,理解提前面試是統(tǒng)考前置的綜合評估。攻略涵蓋材料打磨、職業(yè)規(guī)劃梳理、模擬演練等,多所院校設提前面試,按步驟準備可提升錄取幾率,...
在職MBA必須考英語二嗎?報考途徑不同,英語考試要求不同。非全日制研究生必須考英語二,為統(tǒng)考科目,滿分100分,難度在四六級之間。同等學力申碩無統(tǒng)考英語二,外國...
?粕軋罂荚诼歁BA嗎??粕軋罂荚诼歁BA,有非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學力申碩、中外合作辦學、國際碩士四種方式。非全日制研究生需?飘厴I(yè)滿5年,可能加試,畢業(yè)...
在職MBA報考條件因類型(國際碩士、非全日制碩士)有別,國際碩士多本科/?瓶蓤螅糠挚垂ぷ鹘(jīng)驗;非全日制碩士本科可報,?菩璁厴I(yè)滿2年。費用跨度大,國際碩士學...
在職MBA的通過率高嗎?在職MBA通過同等學力申碩、中外合作辦學、國際碩士招生,通過率各有不同。同等學力申碩入學通過率超90%,申碩約60%,有補考機會。中外合...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