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當法國高等商學院(ESSEC)以及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宣布在新加坡建立分校的時候,歐洲的同行們都一致認為,這是一個瘋狂的舉動。 而今,“亞洲”這個詞匯越來越多的出現(xiàn)在他們的教學案例及各教學項目中,甚至越來越多的在歐洲各大商學院的重要議程里被不斷提及。如何與亞洲特別是與中國建立起長期而緊密的聯(lián)系,已成為歐洲各大商學院發(fā)展的重中之重。
然而,法國高等商學院及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投入并不是所有歐洲的商學院所能承受的。面對中國市場的巨大吸引力,部分學校開始選擇通過改變發(fā)展策略來加深自己與中國的聯(lián)系。
“中國話題”正悄然流行于以蘭卡斯特大學管理學院為首的歐洲各商學院間,為此,記者聯(lián)系了蘭卡斯特大學管理學院中國管理中心負責人David Brown。
“作為加深與中國政府機構、民間組織、院校師生聯(lián)系的橋梁與紐帶,蘭卡斯特大學管理學院于2001年成立了中國管理中心。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舉措,到目前為止,中國管理學院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David Brown如是說。
其實早在1984年,蘭卡斯特大學管理學院便已開始將中國的發(fā)展列為教學內(nèi)容的一部分!澳莻時候在西方社會,學校的教師們還沒有意識到中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將會給自己帶來多么豐富的教學案例!盌avid Brown坦言。中國和英國因為經(jīng)濟主體的差異,對“管理”一詞的理解也有所不同,蘭卡斯特大學管理學院致力于融合這種差異,英國議會對此予以了很大的幫助。
將與中國有關的案例帶入課堂將向中國傳遞兩個層面的信息,“對中國的學生而言,他們會感覺自己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并最終成為地球村的一份子;而對中國的學校來說,他們在與外國院校的交流中得到了更多可合作的依據(jù),這對蘭卡斯特大學管理學院知名度在中國的傳播是相當有益的”David Brown解釋道。
豐富而有趣的教學內(nèi)容不但讓各國學生了解了中國,充實了他們的職業(yè)經(jīng)歷,同時也使“中國話題”逐漸在蘭卡斯特大學管理學院中流行開來。中國管理中心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各類定期的中國研討會也不斷的舉行,任何關于中國的研究,通過與中國相關機構的溝通、合作,被不斷的完善。學生們在課堂上隨時可以學習到最新的中國案例,David Brown教授是信息管理方面的專家,他的關于《中國政策對小型IT及通訊企業(yè)的影響》便被學院奉為經(jīng)典課程之一。
通過蘭卡斯特大學管理學院中國管理中心,越來越多的中國院校得以有機會向西方同行闡述他們的學術觀點,在學院學習的中國留學生們也可以闡述他們自己的觀點。
“我們有超過20個國家的學生在這里學習MBA課程,與學院一樣,他們對中國同樣抱有濃厚的興趣。關于中國、印度及西方國家三者經(jīng)濟狀況比較的研討會在他們中間非常的流行。這里的中國留學生對本國經(jīng)濟普遍報以樂觀的態(tài)度,他們也會不時提出自己的觀點與同學們一起討論!
“中國話題”并不僅僅是蘭卡斯特大學管理學院的學術熱潮,許多西方的企業(yè)也開始研究并借鑒中國案例。
“并不僅僅是中國,對許多國家包括英國的很多企業(yè)來說,研究中國案例能夠為我們提供豐富的借鑒,使我們更加輕松的應對經(jīng)濟挑戰(zhàn),清楚的解決管理上的問題。”David Brown說。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zhuǎn)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項目特色包括實力雄厚的教師隊伍、先進的課程理念、堅實寬廣的實踐平臺、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和龐大的校友網(wǎng)絡、豐富的國際教育資源和國際化氛...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