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MBA聯考需要先知道MBA考什么?英語、綜合兩科我們都知道。雖然科目的名稱跟高考不一樣,實際上還是在考傳統(tǒng)教育的語、數、英。邏輯和寫作,就是考語文:邏輯考理解、判斷能力,寫作考分析、論證能力。那么,應該如何備考呢? MBA備考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復習是需要精心規(guī)劃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英語和數學并不陌生,但卻是拉分的關鍵科目,英語詞匯、數學的知識點,都重在積累,短時間內難突破,所以這兩科需要早規(guī)劃早動手。邏輯雖然90%的人沒有見過考題形式,寫作雖然未曾接觸過題材,但實際上邏輯和寫作形式是新的,考察的能力卻并沒有什么特別,就是在考察我們綜合判斷、邏輯推理、語言表達等基本能力。沒有一個備考者會說他不具備這些基本能力!只要我們有心,邏輯和寫作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可以得到鍛煉,所以這兩科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糾纏,后期備考二個月左右就足以應付。復習好了,有了足夠的實力,這是MBA考試成功的第一步。
有一個問題,是不是復習好了,過線了就一定能上理想院校呢?答案是否定的?糓BA現在都是雙向選擇,備考時必須考慮的三個要素:個人基礎、備考時間、目標院校(院校三類150-180-200-210)不考慮提前面試的話,如果英語沒有六級水平、數學基礎不好,一般不建議考四大名校,復旦英語最低線是70分;英語零基礎的,不建議考自主劃線院校;A不好的,至少得提前半年打好數學或英語基礎;雖然基礎差并不等于笨,但笨鳥先飛同樣適合我們,提前備考,就能贏在起跑線!那么,具體該怎么復習呢,在這里我和大學分享一下各科的復習經驗:
英語:1、MBA英語跟其他考試不一樣,主要考查閱讀理解能力;2、備考要有針對性,閱讀以詞匯為基礎,學好詞匯是基礎,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是過關的保障。有些同學覺得學詞匯就是靠“背”,靠磨時間,這樣說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否定方法的重要性?墒,一天能“背”多少單詞呢?(無意識記憶,識而不背)是不是所有的單詞都一視同仁?(分類循環(huán))是不是為了背單詞而背單詞,而不是為了閱讀?(閱讀并行,材料要適合)是不是每天得強行背幾個小時?(快速瀏覽,分階段,系統(tǒng)工程) 3、一開始就大量做練習?(在沒有復習積累提高的情況下大量做練習,等于是在不斷通過做題證明自己的英語的確不行)把語法當重點?(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怎么努力都沒有效果的事情上)
數學:1、大多數人對數學都有恐懼心理;其實MBA不考微積分等高等數學知識,只考中學階段的內容; 2、數學學習方法最重要,基本定義的理解最關鍵,定義是原始的不可分析的,必須在熟記的基礎上真正把定義吃透;3、(定義與玩麻將)如果不熟知定義?正確的數學復習方法:定理性質公式是可以推出來的,通過研究例題掌握相關性質公式的靈活運用,達到舉一反三,這才是學好數學的法寶; 4、數學復習要循序漸進,要一步步積累,打好基礎。數學不單獨劃線,也就是說有這個可能,即使數學基礎不好只考30分,只要其他科目正常發(fā)揮,英語50,邏輯42,寫作44,也能過國家A線165分。
邏輯:1、MBA邏輯考試大綱規(guī)定:邏輯不考查邏輯學理論知識,也不涉及什何學科的專業(yè)知識,只考查考生運用基本的邏輯推理能力解決日常生活中的邏輯問題的能力。每個人都具備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2、邏輯的學習方法比其他三科更為重要。當前很多考生,甚至培訓機構的老師都錯誤地理解了邏輯的考查目的,而把備考方向放在邏輯理論知識上,實際上考題很少涉及邏輯理論知識,沒有一個專業(yè)術語,都是文字理解題。考場上邏輯的答題時間是每道題一分半鐘,2010年邏輯考題平均每道題的字數是270個,一分鐘內讀懂題目都有難度;3、正確的備考方向是要在短時間內掌握基本的邏輯推理常識,提升語言文字快速閱讀和理解的能力。
寫作:2011年綜合寫作低分遍地。英語是各省閱卷,有的地方可能評分標準比較寬松。綜合是全國統(tǒng)一閱卷,模板寫作遭受“滅頂之災”。英語用模板還行。 1、MBA寫作比較特別,兩道作文題,一是論證有效性分析,一是論說文。論證有效性分析是一種專業(yè)的寫作,技術要求比較高,必須要通過專業(yè)的訓練;論說文跟中學階段的議論文差不多,但考查的范圍和深度都有所不同(比如有時寫作要與管理學結合起來) 2、寫作水平不錯(文思敏捷、文筆好)不一定能考好MBA寫作; 3、自己練筆一般看不到復習效果(自己無法批改,無法找到問題無法提高)
備考計劃
1、要有針對性:根據個人的基礎,備考時間,工作的階段性特點,抗干擾能力,甚至意志品質和心理素質而定
2、要有可操作性:目標不可太高,任務不可太細。計劃趕不上變化。
3、要分階段檢測效果,查找查找問題,靈活調整。最后給幾點過關建議基礎好的或自學能力強的,建議先準備一套備考教材自學,10月份報考前再綜合檢測評估自己的實力,選擇目標院校;基礎不好,自學能力差、自制力不夠的,建議參加輔導班的學習,最好找能提供一對一輔導的那種。由于時間有限,今天我們就聊到這兒。最后,預祝各位考上理想院校!
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MBA聯考教材
一、教材選擇的迷惑。很多考生資料很多,卻沒有真正適合自己的。
比如英語詞匯、閱讀、寫作的都不少,但是綜合起來考慮,卻很少有資料站在考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一方面在宣傳上玩花哨,似乎看完這些資料就包醫(yī)百病了;另一方面沒有體會考生在復習過程中的迷茫,很多人不是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而最大的痛苦就是不知道從什么地方花時間和精力,所以備考到一定階段,就會懷疑這樣學習下去到底會不會有收成等。再比如邏輯,市面上的資料很多,隨便弄個人就可以編邏輯書,殊不知,國內現在還沒有真正能編MBA考試邏輯書的高手,包括現在MBA的真題幾乎都是從GMAT試題翻譯過來的,請問如果有這樣的高手,為什么這么高級別的考試還要去抄別人的題呢?那么那些自編的MBA邏輯題的質量就更值得懷疑了。很多人把時間花在這種資料里面,最后是耗盡心力卻于邏輯水平提升幾無收益,有時甚至被這些書誤導。那么什么樣的邏輯資料才是好資料呢?最好的邏輯學習材料就是歷年的MBA真題和GMAT真題。還有數學,MBA的數學與我們高考的數學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MBA考綱講得非常清楚:MBA數學要求考生具有運用數學基礎知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數學復習實際上應側重對概念的理解與靈活運用,而非復雜計算或者做盡難題。有不少輔導書上給的題很偏很怪,很多同學就被唬住了,認為高深莫測有價值,認為掌握了這些就有制勝法寶了,其實都是錯誤的。所以對資料的選擇要有清醒的認識,要根據自己的基礎和存在的問題去選擇,比如你邏輯不是高手就不要選偏重理論、帶模擬題的資料,數學底子不好就不要選重題海戰(zhàn)術、有偏題怪題的資料,不要人云亦云,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資料,要對適合自己的資料有信心。
二、目前MBA圖書市場上主要有三種備考書籍。
1、機工版教材:2010年之前是所謂的權威輔導教材,作者為全國MBA入學考試研究中心。另有幾本分冊也由機工社出版,但作者是個人,質量很難說。傳統(tǒng)的MBA教材是機工版的二本:英語輔導教材和綜合能力輔導教材,2012年的教材2011年10月份才出版。機工版還有很多本分冊,但都是2010年5月份出版的,且都是按2011的大綱編寫的。
2、中國MBA網校的《決勝MBA》系列輔導教材:全套共7本,其中初級篇5本2010年2月已出版,高級篇2本將于9月份與2011年考試大綱一起出版。這套書是中國MBA網校8年教學輔導的精華,根據淘寶交易數據,目前已賣出1300多套了,市場反應比較好。
3、清大版的考試輔導教材:2000年就有了,是老版教材,近幾年更新不多。
三、三套教材的優(yōu)劣:
1、機工版教材劃定了考試范圍和基本題型,相對比較權威,內容也比較全面。因為是通用教材,同時由于篇幅或其他原因,這套教材沒有提供學習方法,基礎差的考生可能感覺收獲不大。英語輔導教材上沒有詞匯學習部分,綜合科的數學部分比較簡單,邏輯部分就是些理論知識,比如模態(tài)命題、歸納推理等。寫作也只有一些基本常識,尤其是論證有效性分析部分書上寫得太簡單,初次備考的考生不知如何下手。
2、《決勝MBA》系列輔導教材: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套既囊括所有考點,又提供了各科備考高效方法的實用教材,特別適合基礎不好、書本丟掉多年的在職MBA考生!稕Q勝MBA詞匯初級篇》中有“識而不背、分類限時快速瀏覽、詞匯高效擴展”;《決勝MBA閱讀初級篇》中有“四分六問閱讀特訓”!稕Q勝MBA數學初級篇》,立足于基本定理定義和50%相對容易的考點設計,抓住數學宗旨——吃透基本定理定義,研究考題、舉一反三,基礎差的考生一般也能考45分以上。《決勝MBA邏輯初級篇》,從語言理解角度進行邏輯特訓。2010年的邏輯題,每道題都有250字以上,一分鐘看完題都是問題,一分半鐘如何能選出正確答案?所以從語言理解備考角度備考法應該更為適用!稕Q勝MBA寫作初級篇》中有目前最受歡迎的論證有效性分析之“推理圖解法”和論說文之“框架三點式”。
3、清大版的考試輔導教材:編排比較傳統(tǒng),內容與前幾年的差不多。
怎樣制訂2012年MBA備考計劃
(怎樣測查MBA初試基礎,量力而行) 知己知彼→量力而行→堅持到底→百戰(zhàn)不殆(一戰(zhàn)二戰(zhàn)三戰(zhàn)四戰(zhàn),提面、初、復試、調劑)
調查:基礎測試:(知己)測試英語數學基礎:詞匯量(基礎,核心,高階)//閱讀能力之新概、真題),數學功底(前三章,后三章,解題速度);邏輯寫作素養(yǎng)(真題裸測)
競爭對手預測:(知彼)錄取從高到低。對手無法調查,但可以預測他們的目標,即報考的院校,從而選擇適合自己報考的院校(四類院校) 210+的清華、北大、上交(提前面試申請)、復旦(ABC線)、南開 200+的人大、對外、南大、中大、上財、同濟、武大(提面)、川大—ABC三線錄取院校自主劃線的一般院校160-180(AB線)國家線錄取院校145-165(西財,內蒙古大學)
投入:(時間預算)各階段備考可用時間,預算:英語詞匯1-100小時+閱讀30小時+數學考點20-100小時+邏輯推理常識5-20小時+寫作要求和基本套路5-20小時+?紱_刺30-50小時(經費預算)準備適合的備考教材及資料200-800(機工,決勝MBA,?碱})及相應課程(普通1000-3000,保過5000-20000)。保過概念。
實施方案:全程計劃和階段性計劃(靈活性,可操作性)可行性:學習周期,次可用時間,周總結靈活性:(階段計劃)基礎,強化,?紱_刺前瞻性:年底忙的得提前,階段性忙的,出差的。前緊后松,隨機變通。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很多人在備考MBA時第一首選是自己備考,但是根據實際情況顯示這種備考方式最終成功率不到30%,所以建議大家抱一個課程學習備考,因為下面三個原因絕對讓你信服!
雖然MBA是一項投資比很大的項目,為了能夠順利入學,多數考生也不會多加考慮花費額外費用報讀輔導班,但是也有人擔心報讀輔導
很多報考MBA的同學,經常詢問是否需要報輔導班,下面為大家分析一下:1、你沒有過多時間復習報讀MBA的同學大多數都是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