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提到中國式領導,大家腦海里會閃出一個印象:一種老朽的領導方式。過去20多年,大家都這么認為。不過這兩年,倡導中國式領導、中國式管理的人逐漸多了起來。
知名專家鞏勝利指出,凡在美國運作很好的方法,拿回中國用注定是失敗的。雖然有些偏激,但卻能說明完全照搬西方式管理,在中國行不通!中國式領導、中國式管理應時而生!
對比中西方領導文化的差別,我們發(fā)現(xiàn)——
西方是:一頭狼帶出的是一群狼;一頭狼帶一群羊會很有戰(zhàn)斗力,但一只羊帶不了一群狼去打仗,否則狼先把羊吃掉。
中國是:一頭狼帶出的是一群羊;一只羊帶一群狼會很有戰(zhàn)斗力,但一頭狼帶一群羊去打仗,只有狼在前面沖。
中國企業(yè)家的領導模式,是喜歡事必躬親、隨處指揮,過程、結果都刻意追求他自己認為的樣子,要求下屬以他希望的方式做事,隨意性大,甚至脾氣很大,即便不是因利益關系而特意作的人事安排,喜歡用的人就是對他惟命是從、歌功頌德的人,讓他感覺能信任但慣用辦公室政治之人,很看重態(tài)度,講求形式,然后才看其他方面。
也就是說,中國大部分企業(yè),本質上是人治的,是以權力為核心的治理模式。建立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基礎之上,汲取西方科學領導方式而形成的中國式領導,注定不能抹掉這個印記。
中國式領導需要站在自己文化基礎上,博采眾長,借鑒西方先進的方法和經驗,進行螺旋式創(chuàng)新成長。在當今的企業(yè)界,香港、臺灣、大陸都有不少先行者,他們都值得我們去學習。
從領導的維度去看,在香港最適合我們學習的是李嘉誠,他的領導方式是中西合璧的楷模;在臺灣,郭臺銘、王永慶不但對產業(yè)本質理解很深,在領導上也非常有一套;在大陸是王石和任正非,一個是以制度化來保證,另一個是把“毛式領導”運用得得心應手。
中國企業(yè)家的領導模式都很個人化,但是個人化的領導,是一種無效率、無效果的領導模式,時間一久,注定會產生很大的失誤,尤其是它難以傳承,不利于企業(yè)的長治久安。
通過一套制度來保證,在整個公司上下建立領導能力,即提高公司領導商數(shù),將是新時代企業(yè)家的重要挑戰(zhàn),公司之間的競爭決勝于各公司領導商數(shù)之間的對決!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