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6月20日,由吉林大學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哲學社會學院聯(lián)合主辦的“時代精神的哲學探索——吉林大學哲學基礎研究中心建設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中心校區(qū)舉行。
吉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作協(xié)黨組書記楊長虹,吉林日報社社長、黨組書記邴正,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吉林大學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李景源,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副總編輯孫麾,吉林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副校長吳振武,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高校和學術機構的30余位專家學者和吉大部分師生參加了研討會。吉林大學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副主任、哲學社會學院院長賀來主持了研討會。
楊振斌在致辭中指出,吉林大學哲學學科有著厚重的歷史和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已故的哲學家高清海教授就是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科的奠基人。改革開放后,高清海和他的一批優(yōu)秀弟子組成的學術團隊,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新方面進行了卓越的探索工作,為吉林大學哲學學科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十多年來,在吉林大學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孫正聿教授的帶領下,中心全體研究人員團結奮斗,銳意進取,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探索,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yǎng)、團隊建設、中外學術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學術成就,形成了吉林大學哲學學科的強大團隊實力和突出學術特色,在學界同行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和地位。
楊振斌強調(diào),在經(jīng)濟、科技快速發(fā)展,社會結構急劇變動,價值取向高度多元化的時代,人類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哲學智慧的指引去營建和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他希望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在未來的事業(yè)中能有更大的成績,為學校的學科建設發(fā)揮更大的促進作用。
楊長虹在講話中高度贊譽中心的老師們用心血澆灌了自己的學術平臺,以構建“思想中的時代”為學術己任,引領支撐了新的時代精神,培養(yǎng)出了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中心的孫正聿教授、孫利天教授、邴正教授在省委宣傳部主辦的長白山講壇的8場講座都產(chǎn)生了廣泛而良好的社會影響。孫正聿教授的《理想信念的理論支撐》一書還獲得了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不僅提升了“長白山講壇”作為吉林省文化名片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李景源對吉大哲學學派提出四點評價。一是經(jīng)過早期的劉丹巖到高清海再到孫正聿等學者的努力,吉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理論學派,在學界占據(jù)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二是吉大學派始終高舉哲學觀念變革的旗幟,自覺發(fā)揮和堅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反思批判精神,對傳統(tǒng)教科書的體系和內(nèi)容進行反思與重造,在自覺地把握馬克思哲學變革的真正精神和實質方面邁入了新的境界;三是吉大學派的問題系統(tǒng)緊緊圍繞哲學觀展開,對哲學觀念的反思來源于理論本身的矛盾以及從理論與現(xiàn)實碰撞中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四是以學術立命、為真理守望的崇高志向,孕育出了吉大學派“以高遠的學術眼光,以鐵肩擔道義的智慧和勇氣,以綿綿不絕的學術功力,實現(xiàn)自己對民族振興奠定思想基礎”的職責和使命。
孫麾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對中心建設的10周年表示祝賀。他指出,在時代精神的哲學探索中,需要一種批判性的反思。對于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學者來說,以怎樣的方式關注中國問題和中國道路,攸關中華民族的共同命運。
吉林大學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副主任孫利天教授在致辭中對領導嘉賓的到來和對中心工作的肯定表示感謝,表達了中心學術團隊推動未來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研究的信心。
吉林大學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孫正聿圍繞“自我認同:堅守哲學基礎理論研究”、“自我呈現(xiàn):引領哲學基礎理論研究”、“自我反。和七M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三方面對中心的建設和發(fā)展作了回顧和展望。
他提出,自2004年被確定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以來,中心堅持不懈地進行哲學基礎理論研究,堅定不移地致力于哲學理論創(chuàng)新,形成了吉林大學哲學基礎理論研究的特色與優(yōu)勢:一是形成了哲學觀念變革和哲學體系改革、辯證法的理論與實踐、唯物史觀與社會發(fā)展理論、學術思想史與政治哲學等主要研究方向,取得了一大批具有標志性的重要研究成果;二是注重捕捉具有時代特征的重大前沿性問題,注重汲取國內(nèi)外哲學研究的最新成果,注重進行跨學科的綜合性的學術研究,以理論的方式推進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發(fā)展;三是堅定不移地進行學風建設,形成了倡導和鼓勵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學風和文風,堅持理論、歷史和現(xiàn)實相結合的研究方式,提倡并營造了既堅持原則又致力創(chuàng)新的學術環(huán)境與氛圍,引導并扶持推進哲學基礎理論研究的學術新人及相關成果,在我國的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正在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會上,孫正聿還圍繞學術研究和學風建設兩方面介紹了自己的心得與體會。
研討會中,南開大學哲學社會學院王南湜教授,北京大學哲學系豐子義教授,《哲學研究》編輯部主任、常務副主編鑒傳今,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院長吳向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副所長、《哲學動態(tài)》主編崔唯航,吉林省哲學學會副理事長、東北師范大學哲學研究所所長胡海波教授圍繞“時代精神的哲學探索”這一主題分別闡釋了自己的學術見解。(特約研究生記者 賈惠淇 記者 趙家彬)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yè)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nèi)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wǎng)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