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2017年高考已放榜,衡水中學成績依然亮眼:省理科前十名占7人;省理科前二十名占14人;省理科前三十名占23人。
這樣的高考成績,不是應該很引人艷羨嗎?不過,就在上周,河北廊坊市教育局發(fā)文,對衡中系民辦學校在廊坊市域內的招生進行限制,此前一天,包括承德、石家莊等在內的河北多個地市教育主管部門同樣以文件形式,對衡水一中新一學年的招生計劃進行限制,甚至提出3年內禁入等。
無獨有偶,今年3月衡水第一中學平湖學校在浙江省平湖市準備揭牌,卻遭到了浙江省教育廳的臨時喊停。
衡水中學高考成績如此亮眼,為何衡水模式卻被拒絕?
開欄語
每年全國將近百萬人參加的高考,總是那么的牽動人心。雖然高考已經走過40年,不再具有像幾十年前那般的魔力,但它仍然是當今中國青年改變命運最公平、最主要的通道。“高考”二字所承載的社會期待絲毫沒有減輕,社會輿論在其面前依然不能“淡定”,懷念與感激,期待與反思,都將高考的每一個細節(jié)與紋路審視一遍。
羊城晚報教育版即日起推出“高考后思考”系列報道,回望高考背后所呈現(xiàn)的教育模式,與您一起探討:時至今日,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的教育走過了哪些路子?我們又需要什么樣的教育?
A
現(xiàn)身說法
衡中畢業(yè)生: 在衡中得大于失
“高考工廠”、“應試教育”、“高考機器”、“唯分數(shù)論”……這些,都是河北衡水中學身上常掛的標簽。
在國內某熱門網絡問答社區(qū),與“衡水中學”相關的討論帖有整整八頁, “在衡水中學上學是一種什么體驗”等話題的討論也一直持續(xù)至今。雖然身處輿論中心,被外界看來是“只會高考”,不少衡水中學的學生卻不認同這一觀點。記者采訪了幾位衡中畢業(yè)生發(fā)現(xiàn),雖然對母校情感復雜,但是他們依然表示了肯定的態(tài)度。
曾在衡水中學度過高中三年的小姝(化名)回憶,她知道衡中很嚴,但是也沒有什么不滿的情緒。“因為當時覺得自己沒有路可以走了,我也希望自己學習成績能好。”
每天早上5時30分起床,5時40分就要集合跑操,6時回到教室開始早自習。一天除了晚自習外有十節(jié)大課,晚上從7時15分到9時50分有三節(jié)晚自習。晚上10時10分必須熄燈睡覺……“去哪都是跑著去的。”小姝記憶中的三年生活節(jié)奏,和此前網上流出的一份精確到分鐘的衡水中學作息時間表,別無二致。
“我們的晚自習也是分科的,每節(jié)晚自習對應一個科目,以考試的形式完成作業(yè),分一卷二卷,要涂卡,還要排名次。”
“時間緊湊,每時每刻都有任務要完成,沒有時間想別的。”小姝坦言,畢業(yè)這么幾年一直都沒有回去看看,因為很害怕那個地方,在學校里一直感到很壓抑,很多時候已經覺得自己不行了,但是又不得不強撐下去,所以高考完,她告訴自己,趕緊走吧,不想再回來了。
不過,當自己終于可以站在一個比較中立的角度回顧這段經歷,小姝發(fā)現(xiàn)在衡中的三年之于自己是得大于失。“我確實非常感謝衡水中學,我的改變不僅是成績上的改變,更是習慣上的改變。我可以說,我的大學一天都沒有荒廢。如果我不在衡中念書,不可能在大學做這么多事情,養(yǎng)成這么多好習慣。”
去年畢業(yè)的小張告訴記者,衡中的課外活動還是很豐富的,有心理劇大賽,微電影社團,成人禮,等等。“可能并不如普通學校那么多那么熱鬧,但是我們絕不是除了讀書就不干別的了。”
“我覺得是對我自己的磨練吧。”在衡中復讀了一年的小馮這樣總結自己在衡中的收獲:“以后遇到什么壓力都覺得不恐怖了,衡中那一年都過來了,別的都不算事兒。”
在身處其中的當事人們看來,外界的對于衡水中學“應試模式”的批判,并不客觀。
B轉折裂變 “衡水系”超級中學遍地開花
不過,2017年6月,河北省教育廳對衡水中學的一紙禁令,還是讓有些自以為是的衡水中學大跌眼鏡。此前有評論認為,判斷一所高中學校的優(yōu)劣,高考成績固然非常重要,但也要看它是否尊重選擇、順應人性。已經“輝煌”十幾年的衡水中學,擁有大量的資源,未來若想健康可持續(xù)的發(fā)展,需要考慮如何豐富其教育生態(tài),把選擇的權利和空間真正還給學生,成為一所尊重人性而不是壓制人性的學校。
然而,衡水中學被詬病的是在“超級中學”上越走越遠。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 2014年衡水中學與某地產公司合作成立民辦學校衡水第一中學。公辦的衡水中學每年的招生規(guī)模為1100人,而衡水第一中學的招生規(guī)模達到每年3200人(不包括復讀生),辦學規(guī)模已遠超限制。“公校辦民校”,在全省范圍內“攬尖”,使得其他學校無法與之競爭,不僅使縣中學的生源流失,也使農村學生升學的路越走越窄,教育資源失衡。此后兩年,“公校辦民校”的衡水系學校在全國遍地開花。
“‘衡水模式’的實質是違規(guī)招生、違規(guī)辦學。這樣打造的升學神話,早就應該破除。”知名教育專家熊丙奇表示,衡水模式的核心是以更激烈的手段,把全省各地級市的優(yōu)質生源匯聚到一;蛏贁(shù)幾校,進行更高強度、更激烈競爭的應試教育。
C根源爭辯:應試教育是因還是果?
回到今年爭議的由頭來看,作為全國教育改革的高地,浙江省的教育工作者對“衡水系”的到來產生隱憂,也就不足為奇:其一,在以素質教育為發(fā)展目標的浙江省,突然迎來了將應試教育模式發(fā)揮到極致的代表——衡水系,可能會擾亂教育生態(tài)。其二,衡水第一中學平湖學校提前進行自主招生考試,并以高額獎學金的形式吸引高分生入讀,這不僅違反了當?shù)匾?guī)定,也被外界解讀為該校在“掐尖”。
而事實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之爭早已是教育界經久不衰的一個話題。而作為應試模式代表的衡水中學,不過是又一次站在了爭議的風口浪尖上。
“雖然衡中引來了這么多批判的聲音,但是依然有那么多家長都擠破頭想讓孩子進,為什么?因為高考本來就是以分數(shù)為主的,既然以高考這種形式去檢驗學生評價學生,就不應該責備學校教學以分數(shù)為導向。”小姝冷靜地評價道。
同樣,小馮也不認同外界對衡中的指責。在他看來,衡中的應試教育模式,僅僅是學校選擇了最適應當下高考制度的一種教學模式。小馮直言,在河北這樣競爭激烈的“高考大省“,如果沒有衡中模式,他就沒有辦法考上好大學。而衡中的學生更不是應試教育下的“高考機器”,相反,和他在同一所大學的十多位校友,或成為了社團積極分子,或者是學生干部,或繼續(xù)是學習上的佼佼者,畢業(yè)后進入國內外更好的學府深造……“我認為我們的才華在大學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工作更甚,外界對于衡中學生‘只會考試’的評價,蒼白且站不住腳。”
這兩位衡水中學畢業(yè)生都指出了一個共同的問題:應試模式的教育是考試制度的果,并非是因。
“衡水中學背不起應試教育所有弊病的‘鍋’”,這是不久前《人民日報》發(fā)表的評論,認為如果不改變當前的教育生態(tài),把批評的火力集中到“衡水模式”,也無法紓解對教育公平過度關切引發(fā)的社會焦慮。
的確,從教育改革的角度看,時代給我們提出的課題,遠不只是“衡水模式”,還有席卷各地的“擇校熱”、學齡前兒童的“幼兒園大戰(zhàn)”,等等。何以解憂?在很多人看來,衡水中學不過是其中一個極端的案例。不從根本上改變制度,僅僅評價一所學校,力挺或是反對,都是毫無效果的。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yè)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