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論 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chuàng)立于十九世紀中葉。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chuàng)立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條件是: 、 產業(yè)革命的完成使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得到確立,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階級矛盾; 、 無產階級開始進行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革命斗爭,這一斗爭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 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chuàng)立,為無產階級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革命斗爭提供出經濟上的理論依據(jù),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無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4、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 毛澤東:關于中國新民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的經濟理論; 、 鄧小平:關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理論。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來源和理論基礎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要思想理論來源是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此外,還包括空想社會主義理論。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從古典政治經濟學吸收繼承的主要成果是: 、 研究方法,把經濟學研究的重點從流通轉向生產領域; ② 勞動價值論。(馬克思對勞動價值論的發(fā)展:a.提出勞動二重性;b.說明了平均利潤生產價格的形成不違背價值規(guī)律。) 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自身的理論基礎,是辯論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理論,構成馬克思的兩個偉大發(fā)現(xiàn)。運用兩個偉大發(fā)現(xiàn),馬克思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yōu)榭茖W。 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產關系,即社會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物質資料生產過程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出發(fā)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系的根本目的和任務,是揭示生產關系內在的、自身運動發(fā)展的經濟規(guī)律,從而為生產關系的變革提供理論依據(jù),促進社會生產力發(fā)展。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如何研究生產關系: ① 生產關系本身是個體系,包括生產關系、交換關系、分配關系和消費關系。生產決定其它,其它對生產有反作用。 、 強調生產資料所有制是整個社會生產關系體系的基礎,決定整個社會生產關系體系的性質。 ③ 在分析研究生產關系時,要結合生產狀況,用生產力標準檢驗、評價和變革生產關系。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考研沖刺鄧論和三個代表沖刺班講義第十二章 |
|
閱讀下一篇:2010考研政治沖刺馬政經沖刺班講義第二章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