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閱讀下列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說:微笑是一種神奇的電波,它會使別人在不知不覺中同意你。在一次盛大的宴會上,一個平日對卡耐基很有意見的商人在角落里大肆抨擊卡耐基。當卡耐基站在人群中聽到他高談闊論的時候,他還不知道,這使得宴會主人非常尷尬,而卡耐基卻安詳?shù)卣驹谀抢,臉上掛著微笑。等到抨擊他的人發(fā)現(xiàn)他的時候,那人感到非常難堪,卡耐基的臉上依然堆著笑容,走上去親熱地跟他握手,好像完全沒有聽見他講自己的壞話一樣。后來,此人成了卡耐基的好朋友。
請以“微笑的力量”為題,結(jié)合自己的感受,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800字左右。
[寫作提示]“為人處世”類話題,是近年高考的熱點!拔⑿Α痹谶@里是一種平和、寬容的生活態(tài)度。寫作時只有掌握以下技法,才能讓文章脫穎而出:用細小的故事折射人物的品質(zhì),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歉疚的笑臉,一串誠懇的笑聲,都是寫作的好題材,要學會用細小的事件寫出自己的感受或人物的品質(zhì);用細膩的描寫記錄心靈的痕跡,要盡量挑選那些富于表現(xiàn)力的、有意義的細節(jié),寫出人物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讓心靈的波瀾在曲折的情節(jié)中放射美麗的光彩;用新穎的形式增添創(chuàng)新的色彩。這類文章往往具有時間跨度大、故事性強、適應范圍廣等特點,可以嘗試用日記、小故事、童話等形式進行寫作。
**********************************************************
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有一個故事,說固執(zhí)人、馬大哈、懶惰者和機靈鬼四個人結(jié)伴出游,結(jié)果在沙漠中迷了路。這時他們身上帶的水已經(jīng)喝光,正當四人面臨死亡威脅時,上帝給了他們四只杯子,并為他們祈來了一場雨。但這四只杯子有一只是沒有底兒的,有兩只盛了半杯臟水,只有一只杯子是拿來就能用的。
固執(zhí)人得到的是那只拿來就能用的好杯子,但他當時已經(jīng)絕望至極,固執(zhí)地認為即使喝了水也走不出沙漠,下雨時他干脆把杯口朝下,拒絕接水。馬大哈得到的是沒有底兒的壞杯子,由于他做事馬虎,結(jié)果下雨的時候杯子成了漏斗。懶惰者得到的是一只盛了臟水的杯子,他懶得將臟水倒掉,下雨時繼續(xù)用它接水,雖然很快接滿了,可喝下這杯臟水后染上了重癥。機靈鬼得到的也是一只盛有臟水的杯子,他將臟水倒掉,重新接了一杯干凈的雨水。最后,只有他平安地走出了沙漠。
這個材料會使人產(chǎn)生許多聯(lián)想,請你結(jié)合生活實際,以“選擇與生存”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所寫內(nèi)容必須在這個話題范圍之內(nèi)。試題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人世是一個美麗的世界,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享受生活的幸福;勤勞能夠創(chuàng)造幸福的生活,但并不是每個人的努力都會結(jié)出碩果。正如材料所說,個性決定選擇,而選擇決定命運。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對文王、孔子的那段評價,表面上看,一切仿佛是“苦難”的結(jié)果,實際上每個人的成功又怎能與他們的個性分得開呢?寫作時,同學們先得把握兩點:一是注意主題的準確性,這種個性必須是美好的、進取的,不能隨心所欲,妍媸不分;二是體現(xiàn)情節(jié)的豐富性,可以用獨特的個性書寫美麗的故事,也可以用艱難的生活訴說性格的轉(zhuǎn)變。
**********************************************************
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有人認為,要想成為21世紀最受社會歡迎的人應該具有以下幾種技能:要有豐富的想象力,要有廣泛的專業(yè)技能,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要有說服他人的能力,要有善于學習的能力。
請以“做現(xiàn)代人”為話題,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現(xiàn)代人應該具有的這幾種技能,在聯(lián)系實際展開議論時,切忌平分筆力,逐項議論,那樣容易顯得板滯。應當處理好詳略關系,著重寫其中的某種或某幾種。從自己最熟悉、占有材料最多、最擅長議論的方面展開,是聰明的選擇。當然在文章中最好聯(lián)系個人或者社會的實際講清楚“怎么樣”“為什么”。如果能寫成小說,通過兩個人的經(jīng)歷對比來說明這些問題,則更容易打動讀者的心。
**********************************************************
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叢林中的一只小老鼠,整日里悶悶不樂,它覺得自己本領小,生活很不自信。它請求山神先后把自己變成貓、狗、狼……等它變成大象時,發(fā)現(xiàn)原來大象最怕的竟是老鼠!
請你以“自信”為話題,自擬題目,自定文體,寫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寫作提示]“自信”是個老話題,考生都會有話可說,但是要想使文章有深意、有新意不容易。可以從寓言切入,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可以馳騁想象和聯(lián)想,可以“反彈琵琶”逆向思維,等等。辯證地看,萬物相生相克,身為老鼠,就安心做一只優(yōu)秀快樂的老鼠又何妨?“我”能在這個世界誕生,已經(jīng)是太神奇了,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5.先把下列題目補充完整,然后按要求作文。
題目: 一樣的
要求:1、在“一樣的”前面填上喻體,后面填上本體,構(gòu)成一個完整的作文題。例,《音樂一樣的建筑》《夢一樣的高三》《大海一樣的胸懷》等。2、1000字左右,文體不限。
[寫作提示]本題屬于半開放性作文,既加大了考生自由回旋的空間,還用比喻性命題的形式體現(xiàn)規(guī)定性,有利于限制考生的事前構(gòu)思。本題的類型具有創(chuàng)新,值得關注。本題無論選擇哪個命題,這比喻性命題的形式本身就隱含著抒情性,無論是記敘、議論、說明,都要兼顧抒情性這一點。
**********************************************************
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有一名在德國的中國留學生,畢業(yè)成績優(yōu)異,但在德國求職時卻屢屢被很多大公司拒絕。他選了一家小公司,沒想到仍然遭到了拒絕。這位留學生很納悶。一個德國公司的老板給他看了一份記錄,原來這位中國留學生在乘坐公共汽車時曾經(jīng)被抓住過3次逃票。
請針對上述材料,選擇立意,寫一篇文章。體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寫作提示]本材料作文從開放性上說,考生選擇的余地更大,話題不定。如話題可選“細節(jié)決定人生”“做大事還要兼顧小節(jié)”“行為與習慣”“錯誤就怕沒改正的機會”等。但是題干中“請針對上述材料”一句不可忽視,它帶有一定的限制,有點兒材料作文的味道。也就是說,你選擇的話題必須與本材料有關聯(lián),并且在行文中也應該把材料做某種形式的交代。
**********************************************************
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有一次,記者詢問國際數(shù)學大師陳省身當初為什么選擇了數(shù)學,陳省身回答:別的都不會,只好做數(shù)學。
無獨有偶。另一記者采訪著名畫家黃永玉,問他當初為什么學畫,他的回答也是:別的什么都不會,只好作畫。
兩位大師不謀而合,回答如出一轍。
這難道只是偶然?只是出于謙虛?
對此,你有何看法?寫一篇文章,表達自己的見解。題目自擬,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
[寫作提示]兩位大師的話非常簡單,含義卻十分豐富。因此,對其解讀也是多向的:他們盡管功績卓著,但都十分謙虛,十分低調(diào);他們能夠取得今天的功績,與其早期就善于認識自我、開發(fā)自我、選準發(fā)展方向是分不開的:“別的都不會”其實是別的都沒干,集中精力專攻一點,是有所不為,然后有所為;等等。對材料內(nèi)涵解讀得越充分,作文的成功率也就越高。所有好文章,首先都是立意好、內(nèi)容好,考生一定要在提高認識水平上下工夫!坝泻慰捶ā薄氨磉_自己的見解”,就是要求寫議論文。近幾年考話題作文,一些學生靠虛擬故事得了高分,從而忽視了議論文訓練,這是錯誤的。其實,議論文是高中作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文體訓練的制高點。寫議論文是正面攻堅,最能看出考生的水平。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有一首題為《走路》的詩:散步的時候/我走直路/兒子卻故意/把路走彎/我說/把路走直/就是捷徑/兒子說/把路走彎/路就延長
因此,就走路而言,小孩是詩人,是哲人。而大人不是,大人只是走路,從甲地到乙地。
同是走路,大人小孩,何以有如此不同?
對于貫穿我們一生的“走路”,你有何體會,有何感悟?請以“走路”為題,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人生感受。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
[寫作提示]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重過程,大人重目的。某些大人的所謂成熟,不過是對現(xiàn)實利益的精打細算。成長,是進步;成熟,更是人生的境界?墒,我們在成長和成熟的同時又失落了什么?路途遙遠,為了趕路,不得不丟棄一些東西,為了走得更快,還要丟掉東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目的地到了,什么也沒有了。生命,到底是目的,還是過程?人生不能沒有目的,但目的并不就是一切。
談到生活價值,一些人看重目的,另一些人看重過程。其實,人生如走路,走路必然有目標,為走路而走路,是把手段當成了目的;走路必然要有過程,沒有過程直達目的,既不大可能,也少了許多生趣。有過程,有目的,才是既開花又結(jié)果的人生,才是行走于江河大地的人生。
題目中“你有何體會,有何感悟”“表達你的人生感受”的要求,極為重要。也就是說,重點不在“走路”本身,而在對“走路”的聯(lián)想、感悟,要抽象出人生的哲理。
育路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