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西醫(yī)診斷輔導:舌之變化內(nèi)涵多
來源:網(wǎng)絡發(fā)布時間:2010-05-27
。1)舌之與苔,首須辨識;苔為苔垢,舌是本質(zhì)。苔察氣病,舌候血疾;陰陽表里,寒熱虛實。邪氣淺深,察苔可知;臟腑虛實,舌質(zhì)可識。
(2)舌苔變化,各有分部:舌尖心肺,中央胃腑,舌根屬腎,四畔脾土,舌之兩旁。肝膽地步;另有一法,三脘分看,尖上根下,舌中中脘。
。3)辨舌津液,潤燥滑澀。潤多正常,濕厚屬濕。潤而多津,滑苔之色。澀又浮粗。燥則津劫。
。4)有神無神,別在榮枯。榮為榮潤,津液充布;紅潤鮮明,氣血豐富。枯無血色。正氣將竭,津乏干枯,病屬危急。
。5)紅舌主熱,尚多分別。心火上炎,舌尖色赤。紅在舌邊,肝膽有熱。溫病初期,尖邊多赤;見于雜病,心肝之色;頭痛失眠,煩躁便實。紅色鮮艷,亦各有殊;溫病熱甚,雜病陰虛。舌心干紅,陰液被劫。光嫩無津,為鏡面舌;病多主兇,津液枯竭。若氣血虛,淡紅舌質(zhì)。
。6)絳色深紅,溫熱傳營。純絳鮮澤,包絡熱盛。干枯而萎。涸竭腎陰;兼見嗌干。大命將傾。更有一種,絳舌少苔,甚至舌裂,陰液將殆。絳舌粘膩,似苔非苔,濕邪挾濁,芳香宣開。望之若干,捫之有津,津液已傷,濕熱熏蒸,濁痰蒙竅,清泄生津。
(7)紫舌主病,有陽有陰;有苔無苔,主要區(qū)分。潤燥深淡,滿舌或斑,主病不同,輕重兩般。黃苔紫舌,臟腑積熱;兼見干燥,通下為急。舌見青紫,浮苔滑潤。傷寒初,直中三陰。瘀血之病,舌紫且晦,一般滑潤,或見灰苔,重則滿舌,輕則斑塊;痛久入絡,與此同類。酒客成積,舌多紫斑。中心白滑,醉后傷寒。紫舌腫大,酒毒為患,沖心危險,性命難挽。
。8)藍色變化,略如紫舌;尚能生苔,正氣未竭。光藍無苔,色萎不澤,證極危險,元氣敗絕。藍不滿舌,主證各別:瘟疫穢濁,兼苔粉白;黃膩濁苔,濕溫郁熱;苔滑中藍,濕痰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