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高校自主招生 高校自主招生是各項特殊類型招生政策中,考生最為關心的政策。截至2010年,全國共有76所學校有自主招生的資格。明年的自主招生政策將在本月中旬左右陸續(xù)發(fā)布。繼去年清華等校實行五校聯(lián)考后,2011年,浙江大學也將加入其中。北大的“校長實名推薦制度”將從39所高中拓展到161所中學。 綜合成績突出 這一類的考試針對的是平時綜合素質突出、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對于他們來說,參加這一類的考試并不是為了獲得一張高校的入場券,而是一種“錦上添花”,給自己更多的選擇權,給自己上更理想的院校增加資本。 ●考試方式 每年11月,試點高校開始公布自主選拔錄取的招生簡章,緊接著是接受廣大考生的申請報名。高校依據(jù)自主錄取對象條件對報名考生進行初審。初審通過的考生名單將在一定的時間在高校招生網(wǎng)站上公布。寒假前后,高校組織筆試和面試,有的高校還會進行心理測試。 入選考生參加全國統(tǒng)一高考(論壇),在高考錄取時是可以享受優(yōu)惠政策的,但考生的高考成績須高于其所在。▍^(qū)市)試點高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shù)線。一般來說,降分錄取不超過30分。 ●針對人群 總的來說,高校的自主選拔錄取一般要求考生在某些方面具備突出的能力,如具有突出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在文學、藝術、體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學科競賽獲獎,綜合素質名列前茅等。 ●考場揭秘 只會死讀課本占不到便宜 自主招生出題繼續(xù)游離高考之外,對考生的綜合能力和平時積累提出更高要求。也有老師指出,自主招生其中的一些題型和考查方法,給正在改革變化中的高考一些啟示,代表了未來考試的方向?梢钥闯,只會死讀課本的孩子,在自主招生中討不到任何便宜。 舉例:2010年清華北大自主招生部分題目 語文。清華聯(lián)考作文題 針對“電擊治療網(wǎng)癮技術安全性”作文。 語文。北大試卷 歷史長河向前淌/岸上睡著一只羊/河里漂著一只狼/狼要拿羊當口糧/羊要認狼當?shù)?羊要救狼,狼要吃羊/不知是那羊救狼/還是狼吃羊 說出押的是哪個韻,挑出其中的押韻的字造句。 歷史。北大試卷 寫出除中國以外5個國家國慶日以及由來 理綜。清華個性測試題 太湖發(fā)生水華。根據(jù)給出的水位、面積等數(shù)據(jù),計算其最深處多少米、總蓄水量等。 ●專家建議 功夫在課外 高校自主招生的語文題目對考生提出了三方面要求,首先是要對常識涉獵多,閱讀面寬泛;其次要有好的思考能力、思維活躍,很強的功底和能力;另外還要關心社會,關心時事,多參加社會活動。真正要學好,功夫是在課外。 另外,考生總反映自主招生的題目難,其實把很長的題目耐心細分到各個專業(yè)并沒有那么難。就是因為把各個學科的知識點綜合在一起,而增加了題目難度,所以碰到題目長時,關鍵要減少懼怕心理,耐心分解題目。(育路高考招生網(wǎng)搜集整理) |
| 高校招生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湖北:2011年高考報名需注意三大變化 |
|
|
| 【育路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wǎng)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wǎng)發(fā)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wǎng)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wǎng)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
熱點專題 |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 ·北工大中加學院英國大學留學預科 [查看簡章] |
| ·北京大學韓國留學班2010年火熱報名 [查看簡章] |
| ·中國政法大學美國留學3+2本碩連讀 [查看簡章]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內國外雙學歷 [查看簡章] |
| ·中央財經(jīng)大學HND3+1留學可認證 [查看簡章] |
留學預科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
| ·人民大學澳大利亞 2+2 本碩連讀項目 [查看簡章] |
| ·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3+2本碩 [查看簡章] |
| ·中央財經(jīng)大學外國語學院HND3+1項目 [查看簡章] |
| ·北工大中加工商酒店管理2+2留學項目 [查看簡章] |
| ·清華大學留學通2010英美澳加預科招生 [查看簡章] |
|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2+2留學 [查看簡章] |
中外合作咨詢電話:010-51294614 51299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