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屎樹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3-05-20
牛屎樹為樺木料植物榿木的嫩葉及樹皮,平肝,清火,利氣,治鼻衄,崩癥,風火赤目。
「出處」《貴州民間藥物》
「拼音名」Niú Shǐ Shù
「別名」榿木皮(《天寶本草》),羅拐木、菜殼蒜(《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樺木料植物榿木的嫩葉及樹皮。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落葉喬木,高至40米。樹皮平滑,灰色;小枝幼時具短柔毛,最后無毛,有皮孔。葉倒卵狀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6~15厘米,寬2.8~8厘米,先端短尖,基部狹尖,邊緣有不規(guī)則鋸齒,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側(cè)脈8~10對,脈腋有疏細毛;葉柄長約2厘米,密生茸毛;▎涡裕菩弁;雌雄柔荑花序各單生于葉腋間,雄花序伸長,每1苞片有花3朵,雌花序球形,每苞片有花2朵。果序卵圓形,果序梗細長,長達8厘米;翅堅果卵狀長橢圓形,有膜質(zhì)翅。
「生境分布」生于山邊、土坎、林中。分布四川、貴州等地。
「性味」性平,味澀,有小毒。
「功能主治」《天寶本草》:平肝,清火,利氣。治鼻衄,崩癥,風火赤目。
「附方」
、僦温榀偅号J簶、小米柴,三棱草(八面風)各半斤。共搗絨,煎水洗患處。(《貴州民間藥物》)
、谥胃篂a:牛屎樹皮三錢。搗絨兌開水服,每日三次。(《貴州民間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