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公孽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3-05-20
孔公孽為碳酸鹽類方解石族礦物方解石的鐘乳狀集合體,通陽散寒,化瘀散結(jié),解毒,主腰膝冷痛,癥瘕結(jié)聚,飲食不化,惡瘡,痔痿,乳汁不通。
「出處」
孔公孽始載于《本經(jīng)》,列于中品。
1.《別錄》云:殷孽根也。青黃色,生梁山山谷。陶弘景云:凡鐘乳之類,三種同一體。從石室上汁溜積久盤結(jié)者,為鐘乳床,即此孔公孽也。其次以小雙者為殷孽,今人呼為孔公孽。殷孽復溜輕好者為鐘乳,雖同一類,而療體為異,貴賤懸(政和作‘相’,大觀作‘懸’)殊。2.《新修本草》提出不同看法,并為正誤,云:此孽次于鐘
「拼音名」Kǒnɡ Gōnɡ Niè
「別名」通石、孔公石
「來源」
藥材基源:為碳酸鹽類方解石族礦物方解石的鐘乳狀集合體。中間稍細部分或有中空者。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talactite采收和儲藏:石灰?guī)r山洞中采集,除去雜石,洗凈。
「原形態(tài)」晶體結(jié)構(gòu)屬三方晶系。呈扁圓錐形、圓錐形及圓柱形。表面粗糙,凹凸不平。類白色,有的因含雜質(zhì)而染成灰白色或淺棕黃白色等。玻璃光澤或暗淡。硬度3,性脆。斷面較平整,可見同心層狀構(gòu)造成放射狀構(gòu)造,中心有的有空心。相對密度2.6-2.8.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釧乳石系含碳酸鈣的水溶液,經(jīng)石灰?guī)r裂隙,從溶洞頂?shù)蜗拢蛩终舭l(fā),二氧化碳散逸,使析出的碳酸鈣淀積而成,且自上向下逐漸增長,倒垂于洞頂。
資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化學成份」主含碳酸鈣(CaC3),其中CaO49.53%.含微量元素鐵、銅、鉀、鋅、錳、鎘(mg/g)分別為0.296%,1.65×10-6,0.388%,154.0%,154×10-6,13×10-6.其他尚有鎂、磷、鈷、鎳、鉛、銀、鉻等。
「性味」甘;辛;溫
「功能主治」通陽散寒;化瘀散結(jié);解毒。主腰膝冷痛;癥瘕結(jié)聚;飲食不化;惡瘡;痔痿;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打碎先煎;研末1.5-3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注意」
陰虛火旺,肺熱盛者及孕婦禁服。
1.《本草經(jīng)集注》:惡細辛。2.《藥性論》:忌羊血。
「附方」李時珍云:孔竅空通,附垂于石,如木之芽蘗,故曰孔空蘗,而俗訛為孔公爾。孽、蘗義通,《群經(jīng)正字》:今經(jīng)典作‘孽’。
「各家論述」1.《蜀本草》:凡鐘乳之類有五種,一鐘乳,二殷孽,三孔公孽,四石床,五石花。雖一體而注療有異。此二孽只可酒浸,不堪入丸散藥用,然甚療腳弱腳氣。2.《本草圖經(jīng)》:孔公孽、殷孽既云是鐘乳同生,則有孽處皆當有乳,今并不聞有之,豈用之既寡,則采者亦稀乎?抑時人不知孽中有乳,故不盡采乎?不能盡究也。3.《綱目》:以姜石、通石二石推之,則似附石生而粗者,為殷蘗;接殷蘗而生,以漸空通者,為孔公蘗;接孔公蘗而生者,為鐘乳。當從蘇恭之說為優(yōu)。蓋殷蘗如人之乳根,孔公蘗如乳房,鐘乳如乳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