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毒—狼毒大戟
來源: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3-05-21
狼毒一狼毒大戟 Radix Euphorbiae Fischerianae
(英) Fischer Euphorbia Root
別名 貓眼草。
來源 為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 的根。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達(dá)40cm,有白色乳汁。葉互生,葉片矩圓形至矩圓狀披針形,長3~8cm,寬1~3cm,全緣,葉狀苞片5,輪生。總狀花序多歧聚傘狀,通常5傘梗,每傘梗又生出3小傘;蛟俪榈3回小傘梗;杯狀總苞裂片內(nèi)面近無毛,外面有柔毛,邊緣有睫毛,腺體腎形。蒴果密生短柔毛或無毛。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于干草原、向陽山坡。主產(chǎn)東北、華北。
采制 春、秋季挖根,洗凈,切片曬干。
性狀 根粗大,多為橫切、斜切或縱切片,呈類圓形、長圓形或塊狀,直徑1.5~6cm,厚0.5~lcm.栓皮灰棕色,剝落后皮層顯棕黃色或棕紅色;切面黃白色,異型維管束形成較明顯的同心環(huán)紋。質(zhì)輕,折斷面有粉性。氣微,味甘。
化學(xué)成分 含二萜醇類化合物,包括巖大戟內(nèi)酯(jolkinolide)A、B,狼毒大戟甲、乙素(fischeriana A,B)等,并含大戟醇(euphol)、皂甙、強心甙、甾醇、酚類及鞣質(zhì)。
性味 性平,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 散播結(jié),殺蟲。外用于淋巴結(jié)結(jié)核,皮癬;滅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