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蘞莓
來源: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shí)間:2013-05-21
烏蘞莓 Herba Cayratica Jeponicae
(英)Japanese Cayratia Herb
別名 烏蘞草、五葉藤、五爪龍、母豬藤。
來源 為葡萄科植物烏蘞莓Cayratia japonic (Thunb.) Gagnep.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蔓生草本。根莖橫走。莖紫綠色,有縱棱,卷須二歧,幼枝有柔毛,后變光滑。葉為掌狀復(fù)葉,小葉5,排列成鳥爪狀,中間的呈橢圓狀卵形,小葉柄長(zhǎng)2~3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圓形,兩側(cè)的4枚小葉較小,成對(duì)著生在同一小葉柄上,小葉的邊緣具較均勻的圓鈍鋸齒。聚傘花序腋生或假腋生,序梗長(zhǎng)3~12cm; 花小,黃綠色,具短梗;萼懷狀;花瓣4,卵狀三角形;雄蕊4,與花瓣對(duì)生,花藥長(zhǎng)橢圓形;雌蕊1,子房上位,2室。漿果倒圓卵形,直徑約7mm,成熟時(shí)黑色。種子2~4粒;花期6月,果期8~9月。
生于曠野、山谷、林下、路旁。主產(chǎn)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
采制 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凈,曬干或鮮用。
化學(xué)成分 全草含阿拉伯聚糖(araban)、粘液質(zhì)、硝酸鉀、甾醇、氨基酸、酚性成分、黃酮類。根含生物堿、鞣質(zhì)、淀粉、樹膠。果皮中含烏蘞甙(cayratinin)。
性味 性寒,味苦、酸。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利尿。用于咽喉腫痛、癤腫、癰疽、疔瘡、痢疾、尿血、白濁、跌打損傷、毒蛇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