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膽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3-05-25
2.抗炎:煎劑10g/kg灌胃,對大鼠蛋清性關節(jié)炎有抑制作用;乙醇制劑5g/kg灌胃,對甲醛性關節(jié)炎亦有抑制作用。
3.抗腫瘤:地膽草內酯及地膽草新內酯在體內、外對KB細胞有細胞毒性活性,地膽草內酯對小鼠白血病P388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地膽草內酯、地膽草新內酯分別為50-100mg/kg,對大鼠瓦克肉瘤-256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在體外對人鼻咽癌-KB細胞半效抑制濃度為0.28-2.0μg/ml;去氧地膽草內酯對大鼠瓦克瘤-256亦有顯著抑制作用。
【毒性】小鼠腹腔注射苦地膽注射液30g生藥/kg(相當于成人用量1250倍),家兔靜脈注射7.5g生藥/kg,未引起毒性反應或死亡。家兔肌肉注射時,未發(fā)現(xiàn)局部肌肉充血、壞死等現(xiàn)象。體外作溶血試驗時,未發(fā)現(xiàn)溶血現(xiàn)象。
【炮制】去雜質,篩去灰屑,可入藥。
【性味】味苦;辛;性寒
【歸經(jīng)】歸肺;肝;腎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利濕。主感冒;百日詠;扁桃體炎;咽喉炎;眼炎;黃疸;腎水腫;月經(jīng)不調;白帶;瘡癤;濕疹;蟲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鮮品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
【注意】《南寧市藥物志》:體虛者忌之!稄V西中藥志》:寒癥勿用!度荼静荨罚涸袐D慎用。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散瘡,涼血,消毒,去痰。理鼠咬、蛇傷,亦能止血。治腸風下血。
2.《本草綱目拾遺》:葉:可貼熱毒瘡。
3.《廣州植物志》:治濕熱。
4.《福建民間草藥》:利尿消脹。
5.《南寧市藥物志》:葉:敷熱毒瘡,乳癰,跌打。
6.《廣西中藥志》:清熱解毒。治痧氣熱病,搗爛敷熱瘡。煎湯熏洗兼內服治眼睛上膜。
7.《閩東本草》:溫脾利水,寬中下氣。治水腫,腹脹,咳嗽,疳積,疝氣。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