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荔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3-05-25
薜荔為?浦参镛道蟮那o、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解毒消腫。主風濕痹痛,坐骨神經(jīng)痛,瀉痢,尿淋,水腫,瘧疾,閉經(jīng),產(chǎn)后瘀血腹痛,咽喉腫痛,睪丸炎,漆瘡,痛瘡腫毒,跌打損傷。
薜荔——《辭典》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 Bì Lì
「別名」木蓮藤(《日華子本草》),辟萼(《質(zhì)問本草》),石壁蓮(《植物名匯》),木瓜藤、膨泡樹、餅泡樹、壁石虎、木壁蓮(《中國樹木分類學》),爬墻虎、風不動(《中國藥植志》),彭蜂藤(《福建民間草藥》),石龍?zhí)伲ā吨兴幹尽罚,常春藤(《廣西中藥志》),石壁藤、補血王、追骨風、爬巖風(《湖南藥物志》),墻腳柱、紅墻套、煙筒丕(《閩東本草》),田螺掩、爬山虎、大鼓藤(《廣東中藥》Ⅱ),石繃藤(《江西民間草藥驗方》),薛荔絡石藤、老鴉饅頭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涼粉藤、爬墻藤、牛屎藤(《江西草藥》)
「來源」為?浦参镛道蟮那o、葉。4~6月間采取帶葉的莖枝,曬干,除去氣根。
「原形態(tài)」常綠攀援灌木,有乳汁。莖灰褐色,多分枝;幼枝有細柔毛,幼時作匍匐狀,節(jié)上生氣生根。不育幼枝的葉小,互生,卵形,長0.6~2.5厘米,基部偏斜,近于無柄;至成長后,枝硬而直立,葉大而厚,葉柄長0.5~1.5厘米;托葉卵狀三角形,長0.5~1厘米,外面被細柔毛,革質(zhì);葉片橢四形,長2.5~10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鈍,基部圓形或稍心臟形,全緣,上面近于無毛,下面密生細柔毛,側(cè)脈和網(wǎng)狀脈在下面隆起,呈小蜂窩狀。隱頭花序;花單性,小花多數(shù),著生在肉質(zhì)花托的內(nèi)壁上,花托單生于葉腋,有短柄;雄花托長橢圓形,長達5厘米,直徑3厘米;雌花托稍大,倒卵形,表面紫綠色。瘦果細小,棕褐色,果皮薄膜質(zhì),表面富粘液;ㄆ5~6月。隱花果成熟期10月。
「生境分布」野生于山坡樹木間或斷墻破壁上。分布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主產(chǎn)江蘇、浙江、山東。此外,貴州、江西、湖北、廣東、安徽等地亦產(chǎn)。
「性狀」干燥莖枝呈圓柱形,細長而彎曲,直徑1~4毫米,表面棕褐色,常散生有攀援根或點狀突起的根痕;質(zhì)堅韌或脆,折斷面黃色或黃褐色,髓部圓點狀,黃白色,偏于一側(cè)。莖枝上的葉互生,葉片橢圓形,先端鈍圓,通常卷折,棕綠色或黃褐色,革質(zhì)。氣弱,味淡。以莖細、均勻、帶葉者為佳。
「化學成份」
本植物乙醇浸出液中分離得5種晶體:內(nèi)消旋肌醇、蕓香甙、β-谷甾醇、蒲公英賽醇乙酸酯和β——香樹脂醇乙酸酯。本植物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
種子中含一種凝膠質(zhì)樣物質(zhì)約13%,水解生成葡萄糖、果糖及阿拉伯糖。
「性味」
酸,平。
、佟毒V目》:"酸,平,無毒。"
、凇稄V東中藥》Ⅱ:"味淡,微涼。"
、邸陡=ㄖ胁菟帯罚"苦,平。"
「功能主治」
祛風,利濕,活血,解毒。治鳳濕痹痛,瀉痢,淋病,跌打損傷,癰腫瘡癤。
、佟侗静菔斑z》:"主風血,暖腰腳,變白不衰。"
、凇度杖A子本草》:"藤汁敷白癜疬瘍及風惡疥癬。"
③《本草圖經(jīng)》:"葉治背癰,干末服之,下利即效。"
④《國藥的藥理學》:"藤汁為激性藥,有壯陽固精之效。又為消炎藥,治腫物,腸痔及惡瘡癰疽,一切疥癬。"
、荨逗纤幬镏尽罚"清熱解毒,祛濕利尿。治絲蟲病,跌打損傷,腰痛,熱痢,水瀉,熱淋,肚脹氣墜。"
、蕖稄V東中藥》Ⅱ:"利水去濕,散毒,滑腸通便。治痔瘡,天泡瘡,酒濕患瘡。"
、摺督鞑菟帯罚"治血尿,砂淋,夢遺,早泄,咽喉腫痛等癥。"
⑧《上海常用中草藥》:"祛風濕,通經(jīng)活絡,清熱消腫,利尿,止血。治風濕痛,手足關(guān)節(jié)不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鮮品2~3兩);搗汁、浸酒或研末。外用;搗汁涂或煎水熏洗。
「附方」
、偾L濕痛,手腳關(guān)節(jié)不利:薜荔藤三至五錢,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②治腰痛、關(guān)節(jié)痛:薜荔藤二兩。灑水各半同煎,紅糖調(diào)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壑勿逇猓恨道筇伲ㄓ媒Y(jié)果的主藤)一兩,三葉木通根二兩。水煎去渣,加雞蛋一個煮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苤窝芡礉耗旧徧偃~一握,甘草(炙)一分。日煎服之。(《綱目》)
⑤治尿血、小便不利、尿道刺痛:薜荔一兩,甘草一錢,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拗尾『筇撊酰恨道筇偃齼桑筘i肉食。(《湖南藥物志》)
⑦治先兆流產(chǎn):薜荔鮮枝葉(不結(jié)果的幼枝)一兩,荷葉蒂七個,薴麻根一錢。水煎去滓,加雞蛋三個,同煮服;騿斡棉道笾θ~亦可。(《江西草藥》)
、嘀涡菏萑酰恨道筇俣䞍,蒸雞食。(《湖南藥物志》)
、嶂螊雰簼裾睿乎r薛荔葉二兩,黃連三錢。加米湯適量擂爛,以汁搽患處;或同時服汁二、三匙,一日二次。(贛州《草醫(yī)草藥簡便驗方匯編》)
、庵委彴X癰腫:薛荔一兩,煎服;另用鮮葉搗爛敷患處。(《上海常用中草藥》)
⑾治癰腫:鮮薛荔葉、鮮爵床各等量,酒水煎服;另用鮮葉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備注」本品的不育幼拄,有些地區(qū)作絡石藤用。參見"絡石藤"條。
「摘錄」《*辭典》
薜荔——《中華本草》
「出處」
看了本文的網(wǎng)友還看了
育路版權(quán)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quán)均屬本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wǎng)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wǎng)發(fā)布的內(nèi)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quán)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wǎng)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quán)屬證明及詳細侵權(quán)情況證明,育路網(wǎng)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