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勝優(yōu)汰”的隱患,其實從公務員報考熱一出現就埋下了伏筆。這倒不是說公務員在選拔過程中存在多少貓膩。 23日是國家公務員網上報名首日,截至當天晚8時30分,部分熱門職位的供需比已達48比1。今年“國考”之熱可見一斑(北京晨報10月24日報道)。 公務員報考熱已非一日,而且呈現出越來越熱的景象。盡管不斷有輿論對此潑冷水,并直指精英人才過度聚集于政府部門,對中國市場經濟發(fā)展、人才多元化分布乃至社會風氣導向都存在諸多不利因素,但依然抵擋不住公務員報考的“過熱”。 盡管公務員報考越來越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架勢,百里挑一的筆試、面試等層層選拔,似乎也能讓最后進入公務員隊伍的人具備“兩高”(高學歷、高素質)。如此嚴格的考核體系,似乎也印證了優(yōu)勝劣汰的道理。但事實是否如此呢?我總擔心,公務員報考熱背后存在“劣勝優(yōu)汰”的隱憂。 “劣勝優(yōu)汰”的隱患,其實從公務員報考熱一出現就埋下了伏筆。這倒不是說公務員在選拔過程中存在多少貓膩。應當承認,隨著公務員報考機制面向全社會公開招錄、不符合學歷、年齡等“硬杠杠”就邁不過門檻、以及筆試和面試在內的綜合考評,都讓公務員報考存在人為作弊乃至操縱的空間越來越小。但是,公務員報考依然存在學歷(比如對“五大生”的排他性門檻)歧視、戶籍歧視(某些國家職能部門排斥非北京戶籍考生)乃至身高、性別等歧視,甚至前兩年對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歧視。這些名目不一的歧視,造成相當一部分本應符合條件的群體被阻擋在外,剝奪了其就業(yè)機會,造成社會不公,也是對民眾權利和法律權威某種程度的蔑視。不合理乃至違法“規(guī)矩”的存在,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勢的“劣勝優(yōu)汰”,因為它造成了選拔面狹窄、人才來源渠道單一、參與者無法獲得起點公平。 “劣勝優(yōu)汰”的更大隱憂在于公務員報考的冷熱不均。正如報道指出,一些熱門職位考生趨之若鶩,那么相應的“冷門職位”則門庭冷落?墒,這些“冷門職務”往往是政府與民眾最需要的基層實干型崗位,比如某些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崗位、技術型崗位、一線服務崗位等。而恰恰是這些崗位,可能工作強度大,收入低、考核更為嚴格,考生出于“經濟人理性”回避這些崗位,就會造成政府與民眾越需要的公共服務型人才越難找的局面。 “劣勝優(yōu)汰”還會出現在公務員報考選拔結束之后。目前的公務員選拔有點像高考制度,“難進更難出”。盡管我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能進能出”的公務員選拔淘汰流動機制試水,但實際效果并不容樂觀。比較一下每年公務員被淘汰所占總數比例,以及新招錄公務員所占總數比例,就可以看出,之所以某些政府部門存在冗員過多、運行績效不高現象,就在于始終無法確立以科學、量化的績效考核機制、公開透明的人才升降機制、對不合格人員的硬性淘汰機制,再加上所謂“臨時人員”替代公務員干活現象,以及復雜的、受到權力干擾的層級選拔體系,容易讓一些真正的人才無法脫穎而出,造成人浮于事、不思進取風氣,這就是更根本的“劣勝優(yōu)汰”。 要消除公務員報考熱背后的“劣勝優(yōu)汰”隱憂,政府須修正以往公務員報考選拔體系中的歧視現象、對“冷門崗位”進行政策扶持與財政傾斜,乃至可規(guī)定公務員必須輪崗到以上基層、服務崗位。政府還應建立公平、開放的內部人才選拔體系,強化監(jiān)督舉措防止一把手說了算等利益尋租現象、跑官要官能腐敗現象,讓有能力的人才人盡其才。 最關鍵的,恐怕還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法治服務型政府,給予民眾更大的監(jiān)督權,由民眾來考核政府服務水平,對所有公務員(包括領導在內,而不只是一些基層公務員)進行一票否決制。如此,才能避免“劣勝優(yōu)汰”,建立高效、科學的公務員選拔機制。(畢舸) |
| 熱門資料下載: |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葉金鳳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數”說2008國家公務員招考——職位表 |
|
閱讀下一篇:緣何越來越多的人想吃“皇糧”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fā)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