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關(guān)注:國際學校學費排名外地學生在北京上學?預約學校開放日
這確實是“神奇一課”,不要說那些孩子們,即使是成年人,目睹這一幕也會怦然心動。雖然說,航天員在太空講解的一些知識,換一個人在地球上的課堂上也能講。但太空授課的形式,將會怎樣激起孩子們對太空、對科學探索的向往,其效果可能會遠遠超乎想象。
從學生們的提問來看,他們的好奇心與想象力得到了激發(fā),而這些恰恰是科學探索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質(zhì)。孩子們問“老師”王亞平:“如果看到外星人,能拍張照片給我嗎?” “能看見變形金剛嗎?”“流淚的話,眼淚是往下流還是往上飆?” “如果吃東西,我覺得食物不可能一直往下走,會從嘴里或者從鼻子里噴出來嗎?” “智能東西在太空上還能用不?”
中國已經(jīng)成為可以把講臺搬上太空的國家,但與民眾的期待相比,中國的科研實力還不足以讓人滿意。 科研水平的提高,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與民眾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學興趣、科學素養(yǎng)密切相關(guān)。有一首老歌《我的志愿》,其中有句歌詞:“六年級的時候,老師也曾問我,你長大后要做什么?愛迪生的故事,最讓我佩服,我長大要做科學家。”如果現(xiàn)在去問孩子們的理想,得到的許多答案恐怕就是要成為演員、歌星和商人了。
2010年11月25日,中國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對外發(fā)布第8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yǎng)調(diào)查結(jié)果稱,“十一五”期間中國公民的科學素養(yǎng)水平明顯提升,2010年中國(不含港、澳、臺地區(qū))具備基本科學素養(yǎng)的公民比例達到3.27%?v向比是提升了,但橫向比,目前中國公民科學素養(yǎng)水平只相當于日本、加拿大、歐盟等主要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而科學素養(yǎng)和科學興趣的培養(yǎng),要從小孩抓起。
現(xiàn)在對于科普的宣傳,存在很大不足。這不僅表現(xiàn)在量上,還表現(xiàn)在質(zhì)上。許多科普,內(nèi)容陳舊,方式呆板。出版了不少科普書籍,但真正有質(zhì)量有分量的不多,適合孩子們閱讀并受他們歡迎的尤其少。霍金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還是一位偉大的科普作家,可在我們的身邊,又有多少大家樂意并且善于進行科普?
如果我們身邊的科普宣傳,都能像“太空一課”那樣新穎神奇,都能由像王亞平這樣的人物來講授,孩子們還會只把人生的目標定位于做明星、發(fā)大財、升大官嗎?受“太空授課”的影響,我相信,很多孩子會向往“長大要做科學家”或“航天員”。
擁有對科學感興趣的孩子才能擁有科學的未來。從激發(fā)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而言,“太空神奇一課”是一個美妙而神奇的起點。
(育路初中作文)
入學幫助熱線:010-51268841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國際學校擇校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