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第三節(jié)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行政學
一、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行政學的基本依據
1.理論依據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行政學,就其理論依據而言,是由行政管理的二重性決定的。作為對國家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行政管理必須根據管理對象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這是行政管理的一般性、科學性的一面;作為國家權力結構的一個部分,它又必須為一定的經濟基礎和政治服務,這是行政管理的特殊性、階級性或政治性的一面。這樣,不同國家的行政管理,一方面存在某些普遍的、共同適用的原理;另一方面, 由各個國家不同的社會制度、國家制度所決定,行政管理在不同程度上又具有不同的階級性質或政治性質。此外,各國不同的歷史、文化和發(fā)展水平,也必然對形成各國行政管理的差異產生重大影響。所以,行政學也就必然既包括普遍的、共同適用的原理和方法,又有反映各國實際的某些特殊的理論和方法。這種二重性也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行政學的充分的理論依據。
2.實踐依據
就其實踐依據而言,現代行政管理是古代行政管理的延續(xù)。而中國古代行政管理、行政體制運作歷史之悠久、制度之完備、法令之嚴密以及歷史文獻之豐富,形成了中國古代燦爛輝煌的政治和行政的歷史遺產。這必然為現代行政管理實踐提供歷史借鑒,推動有中國特色的行政學的產生。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我國行政管理實踐本身也形成了自己的特點。我國的行政管理的基本特點是:以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和國家政權為歷史使命;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和四項基本原則為行政管理活動的指導方針;以說服教育和強制相結合為基本方法;以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根本原則;以行政現象為研究對象的行政學,不能對已有的這些行政管理實踐的特點予以抹殺;相反,這些特點將成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行政學的最堅實的基礎,而且是最有生氣的內容。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行政學,也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實發(fā)展的需要。
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行政學的主要原則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行政管理學,應當遵循以下主要原則:
1.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
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無產階級的科學體系。它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首先,必須以此作為學科建設的指導原則。處于初創(chuàng)階段的我國行政管理學對于古今中外的理論成果應當廣采博取,兼收并蓄,以豐富和充實自己。我們繼承歷史遺產,但又不是全面復古,學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但反對全盤西化。而要在廣博紛繁的行政管理理論叢林中辨別真?zhèn),分清良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特別是鄧小平理論作指導。否則,將劃不清精華和糟粕的界限,在吸取理論精華的同時,把糟粕也吸取進來,甚至把糟粕當做精華而加以崇拜。其次,必須系統地研究馬克思主義關于行政管理的理論。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馬克思和恩格斯雖沒有行政管理的直接經驗,但他們在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政府管理等方面進行分析時,闡述了有關管理和行政管理的豐富和寶貴的思想,我們應當很好地學習和總結。至于毛澤東、鄧小平以及我國其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們不僅是杰出的政治家、行政管理家,有著卓越的行政領導才能,而且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進行了豐富的行政管理的理論創(chuàng)造。這是有中國特色的行政管理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當進行系統地研究,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豐富行政管理學的理論體系。
2.緊密圍繞經濟建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各項改革
經濟體制、行政體制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是推進經濟建設的重要動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行政管理學應緊緊圍繞經濟建設、經濟體制和行政體制改革,而與行政體制的改革的聯系尤為直接。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行政體制改革也逐步地、積極而慎重地展開。十余年來,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經歷了由單項改革到綜合改革、配套改革,由局部探索到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由改革舊體制到建立新體制的發(fā)展過程。這些改革成果促進了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文明的發(fā)展,初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行政體制的基本框架,并為進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礎?茖W地總結這些寶貴經驗,將大大地充實我國行政管理學的理論體系。
跨入21世紀,面臨新的發(fā)展機遇,尤其是黨的十六大召開以后,取得了輝煌成就的中國人民又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進。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我國確定了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配套的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目標。在中國這樣一個幅員廣闊、人口眾多的發(fā)展中大國,實現這樣的行政體制改革,必然會引起利益格局和社會關系的新變化,必然會遇到許多西方國家所不曾遇到的、書本里沒有現成答案的新問題、新矛盾,如轉變政府職能,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推進公共事業(yè)單位改革,加速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fā)和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加強公共行政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設,等等。這些以及在改革中產生的其他問題,應當成為我國行政管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和基本內容。通過持續(xù)的和富有成果的研究,不僅推進行政體制改革目標的實現,同時也推動有中國特色行政管理學的學科建設。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配套的行政管理體制,是我國行政管理學研究的中心內容和貫穿始終的生命線。離開這一點,行政管理學研究就會走入脫離實際的死胡同。
3.加強與相關學科的結合與聯系
改革開放迎來了科學的春天。20多年來,與行政管理學相關的學科,如公共管理學、經濟學、財政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人才學、公共關系學、統計學等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并且程度不同地具有了中國特色。由于行政管理學與這些學科的研究領域部分重合或交叉,部分原理有共通的適用性,因此,這些學科提出的理論、原理、法則、方法、資料等,有些可直接移植融入行政管理理論體系之中,有些經過加工可“嫁接”到行政管理學中來,有些則可借鑒或參考。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學的過程,應當是開放的過程,越是加強與相關學科的結合,從相關學科融會的理論原理越多,就越能加快它的成長和成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企業(yè)管理在職研究生好找工作嗎?是否好找工作,取決于多種因素。數字化使管理能力迭代,行業(yè)需求分化,核心能力升級。其就業(yè)有政策與市場認可等優(yōu)勢,院校、經驗與學歷匹配...
北京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中,非全日制研究生與高級研修班的報考要求存在關鍵差異。非全日制通常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和一定工作經驗,需通過全國統考入學;高級研修班則側重行...
2026年在職研究生考試時間分三類,非全日制為12月倒數第二個周末;同等學力申碩課程班現可報名,申碩考試在5月中旬;中外合作辦學入學無考,托福/雅思考試時間靈活...
福建在職研究生熱門專業(yè)涵蓋金融學、體育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軟件工程、電氣工程、臨床醫(yī)學、口腔醫(yī)學等,廈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等多所重點院校開設,非全日制、同等...
教師讀在職研很有意義。面對小學縮編、編制向初高中轉移的職業(yè)變化,在職研能提升專業(yè)能力、拓寬職業(yè)路徑、增加晉升優(yōu)勢,還能幫教師以更從容的心態(tài)應對不確定性,是對抗職...
近期,多所醫(yī)學院校在醫(yī)學在職研究生報名材料清單中新增單位推薦信要求,旨在強化對申請人職業(yè)背景和綜合能力的評估。單位推薦信需由考生所在單位正式出具,詳細說明其工作...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