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前 言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科研工作成果的集中體現,是研究生申請博士學位、碩士學位的主要依據,也是社會重要的文獻資料。學位論文的形式與格式雖然不直接反映論文的學術水平,但是體現論文的質量和作者的學術、文化修養(yǎng),因此有必要對我校研究生學位論文的格式加以規(guī)范。本規(guī)范根據國家標準局《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以及國務院學位辦《關于做好報送博士學位論文工作的通知》(學位辦字[88]006號)的有關規(guī)定制定,作為我校研究生撰寫學位論文的參考。
第1章 基本要求
碩士學位論文,要求對本專業(yè)的國內外發(fā)展動態(tài)、趨勢、最新研究成果有較全面的了解,所選的課題,要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在理論上或實踐上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或本門學科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意義,表明作者在本門學科上掌握了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tǒng)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不得抄襲他人的文字或剽竊他人的研究成果。碩士研究生論文寫作時間不少于六個月為宜。
博士學位論文,要求對所研究的課題在材料、角度、觀點、方法、理論等方面具有創(chuàng)造性,并在理論上或實踐上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社會進步和本門學科發(fā)展具有較大的意義,表明作者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tǒng)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學位論文應在導師指導下,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不得抄襲他人的文字或剽竊他人的研究成果。博士研究生論文寫作時間不少于二十個月為宜。
研究生學位論文應用漢字(除外國語言文學專業(yè)要求用其它文字外)撰寫。
第2章 格式要求
學位論文一般由十二部分組成,順序依次為:1.中文封面2.英文封面3.學位論文原創(chuàng)性聲明4.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5.中文摘要6.Abstract7.目錄8.正文(第1章,第2章…)9.致謝10.參考文獻11.附錄12.個人簡歷及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或研究成果。
學位論文每部分從新的一頁開始,各部分要求如下:
2.1 中文封面
學校代碼:10036
密級:非涉密(公開)論文不需標注密級,涉密論文必須在論文封面右上角處標明“保密”和“保密期限”,如“保密★1年”,需提供有關證明。
申請學位的級別:博士、碩士。
論文題目:應簡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論文的核心內容,一般不宜超過30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培養(yǎng)單位:填寫所屬院(系、所、中心)的全名,如國際經濟貿易學院。
專業(yè)名稱:學科名稱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1997年頒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yǎng)研究生的學科、專業(yè)目錄》為準。
研究方向:
學位論文類型:分別填寫博士學位論文、碩士學位論文、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學位論文、碩士專業(yè)學位論文(如工商管理碩士專業(yè)學位論文、法律碩士專業(yè)學位論文)
作者:填寫研究生姓名。
指導教師:填寫導師姓名,后附導師職稱“教授”、“研究員”等,一般只寫一名指導教師。經正式批準、備案的副導師或校外指導教師,寫在副指導教師或校外指導教師一項中(限一名),后附導師職稱“教授”、“研究員”等。
論文日期:填寫論文成文打印日期。
2.2 英文封面
英文封面只需論文題目。
[!--empirenews.page--]
2.3 學位論文原創(chuàng)性及知識產權聲明
本部分內容可直接從研究生部網站上下載,提交時作者須親筆簽名。
2.4 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
本部分內容可直接從研究生部網站上下載,提交時作者須親筆簽名。
2.5 中文摘要
摘要是論文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單陳述,應概括地反映出本論文的主要內容,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結論,要突出本論文的創(chuàng)造性成果。中文摘要力求語言精煉準確,碩士學位論文建議1000字以內,博士學位論文建議3000字以內。摘要中不要出現圖片、圖表、表格或其他插圖材料。
關鍵詞是為了便于作文獻索引和檢索工作而從論文中選取出來用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的單詞或術語,摘要內容后另起一行標明,一般3~5個,之間用“,”分開。
2.6 Abstract
Abstract內容與中文摘要相對應。
2.7 目錄
目錄既是論文的提綱,也是讀者閱讀論文的指南。目錄應將文內的章節(jié)標題依次排列。目錄中必須標明頁碼,目錄頁不需加頁號。
目錄標題和正文標題要嚴格一致。
2.8 正文
正文是學位論文的主體和核心部分,學位論文必須有相當的信息量,博士學位論文一般應達到10萬字,碩士學位論文應不少于2萬字(因學科特點,學院有特別要求除外,但需經過可行性論證,并將寫作規(guī)范在學位辦備案)。根據學科專業(yè)特點和選題情況,可以有不同的寫作方式。但必須言之成理,論據可靠,嚴格遵守本學科國際通行的學術規(guī)范。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引言(第1章):又稱導論或緒論,并非必要。一般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圍和意義,問題的提出,選題的背景,文獻綜述,研究方法,論文結構安排等。應言簡意賅,不要與摘要雷同,不要成為摘要的注釋。
(2)各具體章節(jié):本部分是論文作者的研究內容,是論文的核心。各章之間互相關聯,符合邏輯順序。由于學科專業(yè)不同,論文的選題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寫作方式。
學位論文的作者應當樹立良好的學風和職業(yè)道德,引用的文獻、資料及其他人的觀點必須注明出處。
(3)結論(最后1章):是學位論文最終和總體的結論,應明確、精練、完整、準確。著重闡述作者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學術領域的地位、作用和意義,還可進一步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和建議。
2.9 參考文獻
為了反映論文的科學依據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嚴肅態(tài)度以及向讀者提供有關信息的出處,應在論文后列出參考文獻表。參考文獻表中列出的一般應限于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fā)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私人通信和未公開發(fā)表的資料,一般不宜列入參考文獻,可緊跟在引用的內容之后注釋或標注在當頁的下方。參考文獻應按文中引用出現的順序列出,一律放在正文后,不可放在各章節(jié)之后。外文用原文,不必譯成中文。
2.10 附錄
附錄是指那些編入文章主體會有損于編排的條理性和邏輯性,或有礙于文章結構的緊湊和突出主題思想的材料,可將這些材料作為附錄編排于全文的末尾,包括放入正文內過于冗長的公式推導、復雜的數據圖表、論文使用的符號意義、單位縮寫等。此項非必要。
附錄的序號用A,B,C…系列,如附錄A,附錄B…。附錄中的公式、圖和表的編號分別用A1,A2…系列;圖A1,圖A2…系列;表A1,表A2…系列。每個附錄應有標題。
2.11 致謝
致謝是作者對該文章的形成作過貢獻的組織或個人予以感謝的文字記載,內容要實在,語言要誠懇、恰當、簡短。
2.12 個人簡歷 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個人簡歷包括出生年月日、獲得學士、碩士學位的學校、時間等;學術論文研究成果按發(fā)表的時間順序列出;研究成果可以是在學期間參加的研究項目、申請的專利或獲獎情況等。
[!--empirenews.page--]
第3章 書寫要求
3.1 文字、標點符號和數字
學位論文一般用中文書寫,除特殊需要外,不得使用已廢除的繁體字、異體字等不規(guī)范漢字。部分專業(yè)學生以外文書寫學位論文時,其論文封面必須用中文書寫。
文字、標點符號和數字的使用應嚴格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制定的有關規(guī)定。
3.2 層次標題
論文的層次標題要簡短明確,同一層次的標題應盡可能“排比”,即詞(或詞組)類型相同(或相近),意義相關,與其一致。
多層次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xù)編號;章的序號居中排列,與標題間隔2 個字距;章以下各層次標題的序號與標題間隔1個字距;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小圓點“。”相隔,末位數字后面不加點號,如“2.1”,“3.1.2”。
3.3 圖、表、表達式
3.3.1 圖
圖要精選,要具有自明性,切忌與表及文字表述重復。
圖要清楚,但坐標比例不要過分放大,同一圖上不同曲線的點要分別用不同形狀的標識符標出。圖中的術語、符號、單位等應與正文表述中所用一致。圖一般隨文編排,先見相應文字后見圖。圖序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章編號,第3章第2個圖的圖序為“圖3.2”;圖題應簡明。圖序和圖題間空2個字距,居中排于圖的下方。例如:

圖3.2 非線性構形狀態(tài)轉移過程示意圖
3.3.2 表
表一般隨文排,先見相應文字后見表。表中參數應標明量和單位的符號。表序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分章編號,如第3章第1 個表的表序表示為“表3.1”;表題應簡明。表序和表題間空2個字距,應居中排于表的上方。例如:
表3.1線性結構自由度隨機反應數值特征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