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本科時,我的學習和生活始終比較散漫,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游戲、聊天、打牌等無聊的事情上,在被保送本校的研究生以后,我暗下決心,要好好讀些經(jīng)典,多積累些社會經(jīng)驗,為今后的求職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文科研究生的學習生活和理科生差別很大,不需要經(jīng)常泡在實驗室,導師的項目也不多,于是,讀書會、沙龍、報社就成了我研究生生活中的必需品。
讀書會,催生第二篇學術(shù)論文
我的導師是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后,在日本留學期間經(jīng)常通過讀書會與師長、同學交流學習心得,她歸國執(zhí)教并開始指導研究生以后,也把讀書會的習慣延續(xù)了下來。讀書會每月兩次,分別在月中、月末,主要是閱讀原著、翻譯英文論文以及辨析比較基礎(chǔ)的概念。導師既有慈母的愛心,更有嚴師的威信,我們從來不敢怠慢,盡管覺得很累很辛苦,但還是“痛并快樂著”地堅持了下來。
實際上,在大四上學期成功保研之后,我就已經(jīng)提前加入了師門的讀書會,到這學期末,我已經(jīng)跟著讀過《Z理論》、《財產(chǎn)權(quán)利與制度變遷》、《公共領(lǐng)域的機構(gòu)轉(zhuǎn)型》、《法哲學原理》等學術(shù)原著了。我本科時的學習以教材和國內(nèi)學者的研究性著作為主,接觸的經(jīng)典文獻不多,對很多問題的理解都有局限。這學期讀過的這些原著含蓋了管理學、經(jīng)濟學、哲學等學科領(lǐng)域,原汁原味的理論極大地開闊了我的視野,提高了我的思維水平。而且,我也在應用大師的學術(shù)觀點分析現(xiàn)實問題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我和同門小羅還應用哈貝馬斯的“公共領(lǐng)域”理論探討中日關(guān)系之間的一些難題。我記得剛開始向?qū)熖岢鲞@一想法后,導師并沒有潑我們冷水,而是鼓勵我們,向我們分析了當前的主要形勢,還提供了參考資料讓我們研讀。在寫作過程中,導師也是一次次不厭其煩地與我們探討,不斷修訂補充,有時遇到棘手的地方,導師還會在讀書會上讓同門師兄一起討論,給我們提供新的思路。比較終,在導師的悉心指導下,我們比較終形成了一篇像模像樣的學術(shù)論文,現(xiàn)在已經(jīng)接到了學術(shù)期刊近期將刊發(fā)這篇論文的消息。這是我正式發(fā)表的第二篇學術(shù)論文,也是讀書會給我?guī)淼谋容^直接的成果,當然,讀研期間比較令人珍惜的還是與導師、同門交流過程中的那份飄著書香的情誼。
原著大都比較艱深晦澀,譬如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我讀起來就很吃力。剛開始,我并不適應國外學者的行文風格和論證邏輯,讀書的進度比蝸牛爬行還要慢,有時整個上午還讀不到十頁,郁悶的時候,真想把書直接撕掉。每當看到舍友在宿舍里悠閑地欣賞美劇,或者專注地玩游戲,我卻要抱著密密麻麻的材料“念經(jīng)”的時候,我也會意志動搖,但很多次我都會反復問自己這么辛苦到底是為什么,想到同門的師兄師姐在忙碌的學業(yè)、社會實踐中仍然會抽出時間讀原著,不斷在閱讀原著中提煉新的觀點,他們的專注和堅持讓我慚愧,于是我又趕走惰性,繼續(xù)啃讀原著。
讀書會給我的收獲非常大,比較關(guān)鍵的是通過原著的閱讀,我對本專業(yè)的整體學科狀況有了總體的理解和認識,為今后的深造夯實了基礎(chǔ)。
沙龍,感受北京的文化底蘊
北京作為國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與其他城市相比,比較大的特征在于其醇厚的文化氛圍,民國時期以梁思成、林徽因為中心的文化沙龍傳統(tǒng)至今仍是北京人比較引以為自豪的記憶。雖然歷經(jīng)波折,但北京依然不失為理想主義和精英文化繁衍生息的溫室,各種沙龍、講座、論壇層出不窮,蔚為大觀。
大四上學期我在《科技日報》實習,認識了不少抱有遠大理想的有志青年。研究生入學后不久,一位校友師姐就拉我參加新銳電子刊物《青年文化評論》(簡稱青評)雜志社企劃部,協(xié)同她在北京知名高校的圈子里組織學術(shù)沙龍和講座。青評是北大、人大、北師等知名高校的青年學子全力打造的非營利性電子雜志,旨在為廣大青年學子提供交流思想和實現(xiàn)理想的平臺。
師姐把我安排在沙龍組,與一位主修近現(xiàn)代史的校友一起組織每月兩次的學術(shù)沙龍。青評編輯部的一位博士師兄確定沙龍主題后,就會轉(zhuǎn)到企劃部進行詳細策劃和組織。我承擔的工作主要是撰寫沙龍宣傳稿,在京城各大高校的BBS上發(fā)布,尋找對話題感興趣并有相關(guān)研究的青年才俊加入我們的讀者沙龍。
沙龍的宣傳稿雖然不是學術(shù)論文,但是要寫好也很不容易。首先,我得了解和主題相關(guān)的資料,確定什么話題比較具爭議性、比較有探討的空間和價值,然后要用有限的篇幅、用比較合適的形式把主題鮮明地呈現(xiàn)出來。這兩點對我都很具挑戰(zhàn)性,稍不留心就把握不好。去年9月底的那次沙龍主題是“非洲的發(fā)展困境及其與大國的外交”,師姐只給我兩天時間完成宣傳稿,其間還要送編輯部審定,如果通不過就得重寫。我不敢有絲毫怠慢,認真安排了寫作計劃:先是下載了許多以非洲主題的論文,利用晚上的時間仔細閱讀這些材料,從中收集關(guān)于非洲的外交與發(fā)展困境的零散信息。完成材料收集之后,整合的過程是比較痛苦的,要用不超過400字的篇幅,完成對非洲整個大洲的宏觀描述,當時真有種力不從心的無奈。那天晚上,我在電腦前熬夜到凌晨兩點,斟酌每個詞、每個句子,寫成之后才發(fā)現(xiàn)室友已經(jīng)鼾聲如雷。
青評沙龍每次都是在人大附近一家咖啡店的5號包間舉行,激烈的討論氛圍,有時候在包間外的大廳都能強烈地感受到,經(jīng)常有商務人士向我們投來疑惑的目光,此時我們一般都是會心一笑,稍微放低聲音,繼續(xù)討論。在青評我做得相當開心,各高校的文學青年聚在一起討論問題、砥礪學術(shù),頗有點“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味道,在激烈交鋒中經(jīng)歷頭腦風暴,在討論中交換學術(shù)觀點,并在相互勉勵中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
報社,向職業(yè)理想邁進
我一直都對紙媒尤其是報紙?zhí)貏e感興趣,為自己定的職業(yè)規(guī)劃也是向紙媒發(fā)展。校研究生會納新時,我加入了校研會《研究生通訊》報社。這份報紙剛剛創(chuàng)辦不久,整個報紙的定位、理念、風格都未定型,資金、人員缺乏,運作還很不成熟,但是發(fā)展空間很大。主編看重我的哲學專業(yè)背景和媒體實習經(jīng)歷,讓我挑起頭版責編的擔子,讓和四個同事共同負責頭版的內(nèi)容采編和版式設計。頭版是報紙的臉面,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壓力,暗下決心一定要干出個模樣來。
理想是美麗的,現(xiàn)實卻往往時殘酷的,有時甚至殘酷到令你彷徨失措。我出師就遭遇“滑鐵盧”,提交給主編的9月份的采編計劃被無情否定。主編簡單的兩句“沒有抓住新聞點”、“和研究生關(guān)系不大”,讓我無地自容,甚至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干新聞工作的那塊料。不過輕易放棄并不是我的一貫作風,那天晚上,我與團隊成員泡在學校的泊星地咖啡館連夜討論,認真對比分析人大兩份運作已經(jīng)很成熟的校園報紙的頭版,不斷提出新的選題和版式,又不斷否定,反復溝通商量,列出了3個待選方案,比較終,我比較滿意的那個方案幸運地被主編相中。
《研究生通訊》是校園傳媒領(lǐng)地中的新面孔,比較大的困難是還不被熟悉、不被認可,這在采訪過程中表現(xiàn)得特別突出。9月份,我們針對“三鹿奶粉”事件,調(diào)查學校食堂的牛奶安全問題,其間遭遇的經(jīng)歷我至今還記憶猶新。我們團隊成員都是非新聞專業(yè),有些對學新聞的人來說是常識的東西,我們只有在實際的采訪和操作過程才能慢慢摸索出來,比如做牛奶安全問題這個選題就讓我們明白,采訪行政機關(guān)需要宣傳部門的應允、正面采訪和暗中調(diào)查應該交替進行等等。我和同事小韋去食堂采訪,被經(jīng)理直接拒絕,說要后勤集團餐飲管理中心的批文;去餐飲管理中心,依然被拒,需要后勤集團的批文;去后勤集團宣傳處,主管老師甚至懷疑我們的身份,再三說明情況之后,才答應去請示黨委書記。就這樣,我和小韋在后勤辦公室焦急地等著批文,過了許久卻被告知書記不在,讓回去等消息,比較終也沒有約到采訪;厝ズ,新聞科班出身的主編建議我們暗中進行調(diào)查,這樣獲得的新聞素材可能更真實。于是,我們以普通學生的身份和食堂的大堂經(jīng)理攀談,致電餐飲管理中心問詢,在他們放松警惕的情況下,還是弄到了很多我們需要的有效信息,比較終的報道還是比較精彩,受到了主編的肯定。
主編不僅耐心地給我講解辦報的基本思路、做新聞選題的技巧、采訪與人溝通的技巧,還鼓勵我們多揣摩借鑒,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很多實踐的機會。經(jīng)過一學期的實際鍛煉和主編的點撥,非新聞科班的我已經(jīng)初步了解了一些做新聞的要求和門道,這都是辦報過程中磕磕碰碰、一點一滴摸索出來的。
讀書會、沙龍、報社,似乎在不經(jīng)意間重新書寫了我生活字典中關(guān)于“三點一線”的定義,讓我的研究生生活別樣精彩。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zhuǎn)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0
2009.12
2010考研英語閱讀精讀100篇(高分版)一 2010考研英語閱讀精讀100篇(高分版)二 2010考研英語閱讀精讀100......
10
2009.12
2010考研英語閱讀精讀100篇(高分版)TEXT EIGHTEEN
European Union environmental offici......
10
2009.12
2010考研英語閱讀精讀100篇(高分版)TEXT SEVEVTEEN
When there is blood in the water, ......
10
2009.12
2010考研英語閱讀精讀100篇(高分版)TEXT SIXTEEN
Richard Burton probably knew nothing of the ......
10
2009.12
2010考研英語閱讀精讀100篇(高分版)TEXT FIFTEEN
Boosted by boomi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
10
2009.12
2010考研英語閱讀精讀100篇(高分版)TEXT FOURTEEN
The animal dissection requir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