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1~16小題,每小題1分,共16分。下面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
1.“假定一切物質在本質上都具有類似感覺的反映特性”的觀點是( )
A。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B。庸俗唯物主義觀點
C。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D。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這兩句唐詩蘊含的哲學原理是( )
A。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 B。事物是本質和現象的統(tǒng)一
C。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事物發(fā)展的總趨勢 D。事物的發(fā)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tǒng)一
3.價值的實體是( )
A。具體勞動 B。抽象勞動 C。私人勞動 D。社會勞動
4.資本主義工資之所以掩蓋了剝削,是由于它
A。表現為勞動的價格 B。是勞動力的價值
C。是勞動者必要勞動創(chuàng)造的價值 D。是勞動力的價格或價值的轉化形態(tài)
5. 毛澤東認為制約中國紅色政權的長期存在和發(fā)展的一個“要緊的條件”是( )
A。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 B。共產黨組織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確
C。全國革命形勢是否向前發(fā)展 D。國民革命的影響
6.毛澤東提出“以蘇聯經驗為鑒戒,走自己的路”的著作是( )
A!墩撊嗣衩裰鲗U B。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報告
C。《論十大關系》 D!稙榻ㄔO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
7.導致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兩面性的決定因素,是它天生的
A。軟弱性 B。動搖性 C。妥協性 D。不徹底性
8.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
A。社會主義 B。馬克思主義 C。黨的領導 D。鄧小平理論
9. 處理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關系的結合點是( )
A。要把改革的力度、發(fā)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統(tǒng)一起來
B。不斷改善人民生活
C。在社會穩(wěn)定中推動改革發(fā)展
D。通過改革發(fā)展促進社會穩(wěn)定
10.為了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要弘揚的時代精神的核心是
A。改革創(chuàng)新 B。為人民服務 C。誠實守信 D。愛國主義
11.中國工人運動第一次高潮起點的標志是:
A。安源路礦工人罷工 B。京漢鐵路工人罷工C。香港海員罷工 D。開灤煤礦工人罷工
12.土地革命戰(zhàn)爭后期,中國共產黨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策略的會議是
A。古田會議 B。遵義會議 C。榜羅鎮(zhèn)會議 D。瓦窯堡會議
13.在抵御侵略、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過程中,中華民族形成的民族自強精神是
A。堅持國家和民族利益之上,誓死不當亡國奴
B。萬眾一心,共赴國難
C。開拓進取、善于在危難中開辟發(fā)展道路
D。百折不撓、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戰(zhàn)勝侵略者
14.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原則是
A。集體主義 B。為人民服務
C。弘揚共產主義道德 D。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15. 十七屆四中全會強調黨內民主建設的指導思想是
A。民主集中基礎上的集中 B。集中指導下的民主
C。高度民主與高度集中 D。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
16.打擊索馬里海盜活動的根本途徑是
A。促進索馬里和平進程和國家經濟發(fā)展、消除貧因和不安全因素 B。聯合國及世界大國的積極參與
C。徹底消除一切非傳統(tǒng)安全因素 D。多國加大派出聯合國維和部隊
二、多項選擇題:17~33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7.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這句話體現的哲理是( )
A。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 B?陀^實際是認識的對象
C。書本知識是不重要的 D。實際經驗是唯一可靠的
18.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公開問世的著作有
A!蛾P于費爾巴哈的提綱》 B!墩軐W的貧困》
C!兜乱庵疽庾R形態(tài)》 D!豆伯a黨宣言》
19.研究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基本理論前提是( )
A。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是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
B。社會生產分為生產資料生產和消費資料生產兩大部類
C。社會總產品的價值由c+v+m構成
D。社會再生產按其規(guī)模是否發(fā)生變化劃分為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
20. 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社會主義革命有可能在一國或幾國首先取得勝利的思想,是列寧在其哪些著作中提出的?
A。《論歐洲聯邦口號》 B!稛o產階級革命的軍事綱領》
C!秶遗c革命》 D!墩軐W筆記》
21.毛澤東在《論持久戰(zhàn)》中揭示了抗日戰(zhàn)爭三階段的發(fā)展規(guī)律,三階段是指
A。敵之戰(zhàn)略進攻、我之戰(zhàn)略防御的防御階段 B。敵之戰(zhàn)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相持階段
C。我之戰(zhàn)略反攻、敵之戰(zhàn)略退卻的反攻階段 D。敵之戰(zhàn)略潰敗、我之戰(zhàn)略決戰(zhàn)的決勝階段
22.抗日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在其論著中闡述了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的工程”,這項工程的基本內容是把我們黨建設成為一個
A。與國際無產階級完全一致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B。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C。廣大群眾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D。組成成分必須單一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23. 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提出的“人民”的概念包括
A。工人階級 B。農民階級 C。城市小資產階級 D。民族資產階級
24.2007年8月1日,胡錦濤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暨全軍英雄模范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決定著人民解放軍的性質和方向,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興衰成敗,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始終不渝地貫徹執(zhí)行的根本原則是
A。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B。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C。堅持國家利益高于一切 D。堅持精兵之路
25.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形成的各種所有制發(fā)展的新格局是
A。協調發(fā)展 B。平等競爭C。有強有弱 D。相互促進
26.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fā)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發(fā)展、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必須深入開展( )
A。以直接選舉、公正有序為基本要求的民主決策實踐
B。以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議事為主要形式的民主決策實踐
C。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為主要目的民主管理實踐
D。以村務公開、財務監(jiān)督、群眾評議為主要內容的民主監(jiān)督實踐
27.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入侵( )
A。為中國帶來了資本主義的先進生產方式。
B。是決定近代中國社會性質、革命性質的重要依據。
C。是產生近代中國社會基本矛盾和各種社會矛盾的主要根源。
D。是近代中國社會貧困落后的根本原因。
28.辛亥革命在比較完全的意義上開始了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因為資產階級革命派
A。組建了比較完備的政黨 B。提出了比較系統(tǒng)的綱領
C. 頒布了《臨時約法》 D。建立了中華民國
29.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意義是
A。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思想理論基礎 B。激勵全民族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力量
C。維系全民族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 D。引領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指導方針
30.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觀念比較為核心的內容是
A。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觀念 B。立法公正的觀念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 D。限制自由的觀念
31. 2009年8月24~27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制定了《武警法》,是為了規(guī)范和保障武警部隊履行職責使命,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必然要求,意義重大( )
A。是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需要
B。是更好地規(guī)范和保障武警部隊履行職責使命的需要
C。是打擊恐怖分子的需要
D。是打擊黑惡勢力的需要
32. 擴大黨代表大會權利主要指( )
A。擴大黨代表大會對提名推薦人的參與
B。建立各級黨代表大會代表提案制度
C。落實和完善黨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
D。建立健全代表參與重大決策、參加重要干部推薦和民主評議、聯系黨員群眾的制度和方法
33.胡錦濤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上發(fā)表的重要講話指出,中國針對國際金融危機。主張重點實施改革舉措有
A。加強國際金融監(jiān)管合作,完善國際監(jiān)管體系
B。推動國際金融組織改革,提高發(fā)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組織中的代表性和發(fā)言權
C。鼓勵區(qū)域金融合作,充分發(fā)揮地區(qū)資金救助機制作用
D。改善國際貨幣體系,穩(wěn)步推進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
三、分析題:34~38小題,每題10分,共5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回答問題。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
34.試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分析當代資本主義變化的實質及其發(fā)展趨勢。
35. 下面是關于收入分配的一組問題
(1)在我國堅持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的依據是什么?
(2)在我國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的依據的是什么?
(3)在我國怎樣構建公正合理的分配秩序?
36、材料1:自從一八四○年鴉片戰(zhàn)爭失敗那時起,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洪秀全、康有為、嚴復、和孫中山,代表了在中國共產黨出世以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時,求進步的中國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書也看。向日本、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派遣留學生之多,達到了驚人的程度。國內廢科舉,興學校,好像雨后春筍,努力學習西方。我自己在青年時期,學的也是這些東西。這些是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文化,即所謂新學,包括那時的社會學說和自然科學,和中國封建主義的文化即所謂舊學是對立的。學了這些新學的人們,在很長的時期內產生了一種信心,認為這些很可以救中國,除了舊學派,新學派自己表示懷疑的很少。要救國,只有維新,要維新,只有學外國。那時的外國只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是進步的,它們成功地建設了資產階級的現代國家。日本人向西方學習有成效,中國人也想向日本人學。在那時的中國人看來,俄國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學俄國。這就是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紀初期中國人學習外國的情形。
——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1949年6月30日)
材料2:在救亡圖存運動中,一些先進的中國人曾經把目光轉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在中國發(fā)動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911年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終結了統(tǒng)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后試圖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包括議會制、多黨制等,并沒有實現中國人民要求獨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種反動勢力的沖擊下歸于失敗。時人悲憤地感嘆道:”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敝袊嗣袢匀惶幱诒粔浩取⒈慌、被剝削的悲慘境地。中國的出路在哪里?中國人民在黑暗中思考著、摸索著、奮斗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2005年10月19日)
請根據以上材料思考下列問題:
(1)試比較康有為、孫中山“向西方尋找真理”的途徑和選擇有何不同。
(2)“日本人向西方學習有成效,中國人也想象日本人學”反映的是哪一派政治人物的主張?他們的主張是怎樣實踐的?結局如何?
(3)為什么辛亥革命”沒有實現中國人民要求獨立、民主的迫切愿望”?
38.本題為選做題,請在Ⅰ、Ⅱ兩道試題中選取其中一道作答,若兩題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試題的成績記入總分。
選做題Ⅰ:1、2001年“9·11”前后中美關系的發(fā)展變化及其性質
2、中美經濟戰(zhàn)略對話。
3、奧巴馬上臺后的中美關系。
選做題Ⅱ:1.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分析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權不具有“普世價值”。
2.從前蘇東或發(fā)展中國家采取西方的議會民主制后出現的國內動亂問題,我們應汲取怎樣的教訓?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9
2009.12
第二部分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第三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第二節(jié) ......
19
2009.12
第二部分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第三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第一節(jié) 新......
18
2009.12
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復習小模擬題41899265ec532117a5efc2ca97e16f733b.doc (27.50 KB)......
18
2009.12
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復習小模擬題40c4498557c51af73163834f294753939d.doc (41.50 KB)......
18
2009.12
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復習小模擬題39255bb169bcc9f41c703def4c81a4e671.doc (28.50 KB)......
18
2009.12
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復習小模擬題38a2db3b3365b4a434ebb159fe453a661c.doc (36.0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