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時候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一項買賣成交后雙方都不十分滿意,買方認
為花的錢太多,而賣方則覺得賣得太便宜。有入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生
產(chǎn)者剩余和消費者剩余都不存在,貿(mào)易可以增進雙方福利水平的說法在
這里也并不成立!蹦阍趺纯催@一問題?(10分)
二、假設某消費者的消費預算為24美元,他的效用函數(shù)為
U(x1,x2)=x1·x2;起初商品1和商品2的價格分別為1美元和2
美元。后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2的價格上升為3美元。
請在下列各相應的括號里填寫正確的答案。(10分)
1. 該消費者對商品1的需求函數(shù)為( ):對商品2的需求函數(shù)為( )。
2 價格變化之前,對商品1的需求量為( );對商品2的需求量為( )。
3 當商品2的價格上升為3美元后,如果要保持原來的兩種商品的消
費水平不變,那么他的消費預算應調整為( );根據(jù)他
的新消費預算該消費者對商品2的最佳消費量應為( );
價格變化對商品2所帶來的替代效應為( )。
4 如果消費者并沒有改變自己的消費預算,仍舊將24美元都用于消費
這兩種商品,那么他對商品2的消費實際上將是( );
價格變化對商品2所帶來的收入效應為( )。
三、令消費者的需求曲線為p=a-bq,(其中a,b>o),并假定征收
100t%的銷售稅,使得他支付的價格提高到p(1十t)。證明:消費者剩
余的損失總是超過政府通過征稅而獲得的收益。(15分)
四、考慮幫助窮人購買食品、衣服這類生活必需品的三種可選擇的方式。第
一種方式是通過立法制定最高限價,使得窮人能夠買得起這些基本物品。
第二種方式是政府向救濟對象發(fā)放票證,在持有這種票證的人購買這些
必需品時給予一定數(shù)量的折扣。第三種方式是政府直接向窮人發(fā)放一定
數(shù)量的貨幣補貼。哪一種救濟項目更可能產(chǎn)生帕累托有效的結果?請解
釋為什么其他項目不大可能是帕累托有效的?(15分)
五、造成我國目前總需求不足的原因有哪些?結合相關的宏觀經(jīng)濟學理論分
析我國當前所實行的宏觀調控政策的理論依據(jù),并簡要評論其實際效果。
(15分)
六、貨幣需求對利息率的彈性越大,貨幣政策就越無效。這種判斷是否正確?
請解釋你的理由。(10分)
七、當工資剛性導致國民經(jīng)濟未能實現(xiàn)充分就業(yè)時,凱恩斯學派和古典學派
的解決方案有什么異同?(10分)
八、理性預期學派認為,無論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都不能在長期內影響
均衡收入水平,因此也是不必要的;如果經(jīng)濟主體犯了預測錯誤,政府
只需要宣布一下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市場就會立即回復到充分就業(yè)狀態(tài)。支
持這一結論的核心前提是什么?你對這一邏輯有何評論?(15分)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