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我來說幾句】【我要投稿】【推薦給好友】【字體:大 中 小】【打印】 【關閉】 |
||||||||||||||||||||||||||||||||||||||||||||||||||||||
最新出版的《中國高等教育評估》雜志刊登了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武書連、呂嘉、郭石林的《2006中國大學研究生院評價》。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北京大學研究生院等18所研究生院入選中國一流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列全國自然科學第一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列全國社會科學第一名。 2006年度中國一流研究生院的標準與上三年相同,即:在中國研究生院評價中,獲得工學前7名、理學前4名、醫(yī)學前3名,農(nóng)學前2名、管理學前3名、文學前3名、經(jīng)濟學前2名、法學前2名、歷史學、教育學、哲學第1名的研究生院。中國一流研究生院各學科的入選數(shù)量根據(jù)各學科門的博士生導師數(shù)量和開設該學科的院校數(shù)量確定。 天津大學研究生院以工學第六名首次進入中國一流研究生院。中國一流研究生院總數(shù)由上年的17所上升到今年的18所。各學科名次變化如下。 工學:浙江大學從第四名上升到第三名,上海交通大學由第三名下降到第四名。天津大學上升到第六名,華中科技大學由第六名下降到第七名。西安交通大學跌出前七名。最近三年,浙江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爭奪工學第三名日趨激烈。 醫(yī)學:北京大學由第二名上升到第一名,中國醫(yī)學科學院(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由第一名下降到第二名。 法學:中國人民大學上升到第二名,上年度第二名中國社會科學院跌出前兩名。 文學:南京大學上升到第三名,復旦大學跌出前三名。 ![]() 文章寫道:在眾多的科研機構中,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占有重要的位置,分別是理農(nóng)醫(yī)和人文社科的第一名?墒亲罱鼛啄赀@些著名科研機構的研究生教育與大學相比所占分量逐年減少。一個突出的例證是以前公認的醫(yī)學第一名中國醫(yī)學科學院(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的醫(yī)學已經(jīng)落后于北京大學。另外,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在農(nóng)學中的領先優(yōu)勢也在逐漸喪失。上年的法學第二名中國社會科學院被中國人民大學取代。只有中國科學院依然保持強勁的發(fā)展趨勢。就高校和科研單位而言,一方面,高等學校因大量招收研究生,導致合格師資數(shù)量不足,導師用于指導研究生的時間太少。另一方面,我國的科研機構擁有眾多合格師資,但每年的招生名額卻比較少。因此,應充分挖掘社會稀缺的優(yōu)質(zhì)師資的潛力,加大科研單位招收研究生的數(shù)量,盡快使科研單位合資格師資人均指導研究生的數(shù)量與高等學校相同。 《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認為,通常情況下,在科研單位就讀研究生,不僅能得到導師更多時間的指導,而且由于科研單位生師比較低,又沒有本科教學工作量,導師和學生都可以全力投入科學研究,與大學相比較,更容易出成果。因此建議考生,雖然科研機構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比重不高,但上述優(yōu)勢短期難以改變,如果有條件,應考慮到科研單位就讀研究生。 |
||||||||||||||||||||||||||||||||||||||||||||||||||||||
參與討論:2006年中國18所一流研究生院名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