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上海交大醫(yī)學院十多位學術(shù)帶頭人將與學生“親密接觸”
在一些高校,一個研究生導師帶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研究生,師生每月見一次面已算 “頻繁”。還有不少高校,本科生少有機會在課堂上見到學術(shù)帶頭人,課堂之外更難接觸名師。
但上海交大醫(yī)學院昨天冒出了新鮮事:新任院長、“973計劃”首席科學家陳國強當上了本科生的“班導師”,開始帶一個30人的臨床五年制班級。陳國強承諾這不是作秀,并當場給本學期剩余的兩個半月排了4次班課活動。目前,院內(nèi)已有5名身為學術(shù)帶頭人的教授報名當“班導”。
上海交大短信郵件隨時發(fā)
昨天下午4點,在交大醫(yī)學院新教樓709室,陳國強與2009級“臨床五年3班”學生開始了首堂班課。師生都圍坐在長桌周邊,班長先給院長戴上一枚 “班章”。“只要我一直在這里工作,就陪你們到畢業(yè),”陳國強開場白便說,“從此不要叫我陳院長,叫我‘陳導’,如果愿意,叫‘強叔’也行。”他當場公布手機號碼和電郵地址,希望學生們隨時發(fā)短信或郵件,并保證及時回復,或者當面約談。
陳國強坦承,作為行政和科研負責人,每周帶班上課并不現(xiàn)實,但每月一次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他還安排了“副班導”,一位自己帶出的醫(yī)學女博士。他有備而來,為學生們制訂了本學期“班導課程表”——第一次班課之后,下一次班課由“副班導”放錄像,內(nèi)容為陳國強自述成長歷程;第三次班課,陳國強到堂答疑解惑,“可以是針對我個人的問題,也可以是共有的疑惑”;第四次班課,陳班導請院里的80歲以上老專家來客串交流;第五次班課,全班一起去松江陽光康復中心看望康復病人,“體驗一下什么是幸福和快樂”。
陳國強了解到班里剛收了班費,每人20元,于是從自己兜里掏出幾百元,交給生活委員:“我收入還可以,搞活動的錢,我先出點。”
上海交大醫(yī)學部全班學生被問倒
陳國強在醫(yī)學界人稱“鬼才”,他帶教研究生多年,發(fā)現(xiàn)研究生最大的問題在于“提出問題的能力差”。“如果不會提問,就不會解決。”究其原因,本科教育階段,學生就普遍存在死記硬背、以教科書為綱、只求標準答案的現(xiàn)象。
交通大學首堂班課上,這一點便得到“驗證”。陳國強發(fā)問:“大家都上過生理課了吧,那么我要問,紅細胞的壽命多長,白細胞的壽命多長?”學生們忙搜索自己腦中關(guān)于血細胞那一課的記憶……陳導公布了答案“紅細胞120天,白細胞7天”。“那么,為什么沒有細胞核的紅細胞反而比有細胞核的白細胞,能活得更長?”無人能答。
陳國強希望本科生學會思考,而不僅是學會知識。他建議找一篇影響因子高的全英文學術(shù)論文,全班學生花半年來精讀,之后再進行討論。他認為,即使其中的理論知識不可能全懂,但其中的思維方式、邏輯方法是可以理解的。“打破科研與教學之間的圍墻,只要他們?nèi)蘸蟪蔀閯?chuàng)新人才的‘成材率’提高10個百分點,我這個‘班導’就值了。”
交大醫(yī)學部 “太忙”導師不要來
10月29日,交大醫(yī)學院網(wǎng)站首頁發(fā)布了實施班級導師制的倡議書,昨天開始接受報名,馬上有來自腫瘤分子生物學、病理生理學、免疫學等不同學科的5位導師填好了申請表,其中不乏“海歸”引進人才。
據(jù)學校學生工作部介紹,“班導制”從今年大二在讀生中開始試點,共有13個班級,每班30至60人不等,均配備一位高水平“班導”,與原有的年輕專職輔導員“雙師聯(lián)動”。作為帶頭人,陳國強強調(diào),不會讓那種平時“太忙”的導師成為“班導”。目前,全院有海內(nèi)外學術(shù)帶頭人(PI)40名左右,將從中選擇約三分之一的導師。
作為長效機制,每學年將組織班級30%以上學生對“班導”工作情況進行座談、評價,考量其實際工作態(tài)度、情況和效果。事實上,“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已列入醫(yī)學院PI們的考核內(nèi)容之一。(育路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yè)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nèi)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wǎng)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