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 1、 時代條件:當代世界的新變化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在政治上,我國面臨著西方敵對勢力的“西化”、“分化”的戰(zhàn)略圖謀;在經濟上,我國面臨著以高科技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競爭的壓力;在文化上,我國面臨著西方各種思想文化的滲透和侵蝕。 2、 歷史條件: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重要歷史條件。 3、 現實條件:國情和黨情的新變化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現實依據。 “三個代表”的科學內涵 2000年2月,江澤民同志在廣東考察工作時,提出“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即:我們黨要始終成為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視代表。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相互聯系,相互促進。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是基礎和核心;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發(fā)展先進社會生產力的條件和保證;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根本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 “三個代表”的辨證統一,體現了新世紀新階段黨的建設繼承優(yōu)良傳統與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統一,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的統一,保持黨的自身先進性與聯系群眾廣泛性的統一,完成根本任務與實踐根本宗旨的統一。 “三個代表”的核心內容 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zhí)政為民。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fā)展。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源于馬克思主義,又是變化發(fā)展的馬克思主義,是新時期我們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理論武器。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理論本質——實踐性是一脈相承的。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fā)展還體現在:一是堅持了人類社會必然走向共產主義這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把實現共產主義黨的最高理想與扎扎實實做好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切工作有機地統一起來。二是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生產力是社會發(fā)展地最終決定力量,生產力的高度發(fā)展是實現共產主義的物質前提的基本觀點。三是體現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宗旨。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紀黨建的偉大綱領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地總結了世界上其它社會主義國家的成敗得失和我們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經驗,把堅持黨的性質、保持黨的先進性,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結合起來。 2、把黨的先進性與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高度統一起來。 3、要把黨建設成為領導全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的強大思想武器。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zhí)政之基、力量之源”。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 依據: 1、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 3、非洲一些國家搞社會主義的經驗教訓。 長期以來沒搞清楚的原因: 1、多年來,在我們的社會主義觀念中嚴重存在著把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教條化的傾向。 2、我們把前蘇聯模式神圣化。 3、把前蘇聯模式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體制的種種弊端當作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附加在社會主義上。 社會主義的本質 內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形成過程:1980年鄧小平開始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的概念,到1992年作出明確的 概括,歷時12年。 兩大原則的概括:社會主義原則,第一是發(fā)展生產,第二是共同致富。 特點: 1、在目標層次上界定社會主義的本質。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是生產力方面的目標;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是人民利益方面的目標,即價值目標。 2、突出生產力的基礎地位。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 3、突出社會主義的價值目標,也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qū)別。 4、在動態(tài)中描述社會主義的本質。鄧小平用了五個動詞——“解放”“發(fā)展”“消滅”“消除”“達到”來概括社會主義的本質。 重大意義: 1、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本質論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把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科學水平,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大貢獻。 2、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本質論,是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角度揭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重大發(fā)展。 3、鄧小平從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與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和發(fā)展目標的辨證統一,從生產力標準與人民利益(價值)標準的辨證統一,從社會主義社會的發(fā)展過程與目標實現的辨證統一中揭示社會主義的本質,從而根本上劃清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區(qū)別;劃清了社會主義本質與社會主義特征的界限;劃清了科學社會主義與空想社會主義的界限,使人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更加清楚。 4、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本質論為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具有十分重大的時間意義。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使發(fā)展生產力。 依據: 1、大力發(fā)展生產力,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思想,是實現共產主義的物質基礎。 2、發(fā)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要求。 3、發(fā)展生產力,是顯示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需要。 4、發(fā)展生產力,是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發(fā)展才是硬道理: 1、中國發(fā)展得越強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2、最終說服不相信社會主義的人要靠我們的發(fā)展, 3、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fā)展。 4、善于把握時機來解決我們的發(fā)展問題。 三個有利于: 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時,明確提出了判斷改革開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敗的三條根本標準:“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意義: 1、“三個有利于”判斷標準的提出,為我們掃清了阻礙改革開放的種種“左”的思想和觀念的障礙,它劃清了科學社會主義與種種空想社會主義的界限,恢復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2、以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為標準,是由我國是一個發(fā)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的國情和時代發(fā)展以及新世紀革命的發(fā)展所決定的。 3、以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為標準,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要求。 4、“三個有利于”標準為判斷改革開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敗提供了根本依據。 5、“三個有利于”標準,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產物,是對我國社會主義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 新的實踐經驗的新概括 1.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 2.經濟成分、社會階層和思想文化的變化 3.從建設小康社會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
| 課程名稱 | 精講班 | 沖刺班 | 基礎+沖刺 | 報名 | |||||
|---|---|---|---|---|---|---|---|---|---|
| 價格 | 課時 | 價格 | 課時 | 價格 | |||||
| 專 起 點 |
語文(專升本) | 200元 | 試聽 | 40 | 100元 | 試聽 | 20 | 200元 | 報名 |
| 政 治 | 200元 | 試聽 | 40 | 100元 | 試聽 | 20 | 200元 | 報名 | |
| 英語(專升本) | 200元 | 試聽 | 40 | 100元 | 試聽 | 20 | 200元 | 報名 | |
| 高等數學(一) | 200元 | 試聽 | 50 | 100元 | 試聽 | 20 | 200元 | 報名 | |
| 高等數學(二) | 200元 | 試聽 | 50 | 100元 | 試聽 | 20 | 200元 | 報名 | |
| 高 起 點 |
語文(高起點) | 200元 | 試聽 | 40 | 100元 | 試聽 | 20 | 200元 | 報名 |
| 英語(高起點) | 200元 | 試聽 | 29 | 100元 | 試聽 | 20 | 200元 | 報名 | |
| 數學(理) | 200元 | 試聽 | 38 | 100元 | 試聽 | 20 | 200元 | 報名 | |
| 數學(文) | 200元 | 試聽 | 38 | 100元 | 試聽 | 20 | 200元 | 報名 | |
| 歷 史 | 120元 | 試聽 | 30 | —— | —— | —— | 報名 | ||
| 物 理 | 120元 | 試聽 | 30 | —— | —— | —— | 報名 | ||
| 化 理 | 120元 | 試聽 | 30 | —— | —— | —— | 報名 | ||
| 地 理 | 200元 | 試聽 | 30 | —— | —— | —— | 報名 | ||
| 熱門資料下載: |
| 成考版塊列表: |
| 成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孫彪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09成人高考專起點《鄧論》單選題精選 |
|
閱讀下一篇:成考專升本政治緒論復習 多側重基礎知識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fā)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
| ·200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英語真題 |
| ·200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英語真題及答案 |
| ·2009年專升本英語選擇題答案(僅作參考。 |
| ·2009年成考專升本英語作文范文匯總 |
| ·2009年成考專升本英語作文范文第八篇 |
| ·2009年成考專升本英語作文范文第七篇 |
| ·200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測試題二 |
| ·201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模擬試題匯總 |
| ·201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模擬試題四 |
| ·201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模擬試題三 |
| ·201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模擬試題一 |
| ·201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模擬試題二 |
| ·201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語文模擬試題 |
| ·200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語文真題(1) |
| ·2009年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語文真題及答案 |
| ·2009年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考前重點匯總 |
| ·2009年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考前必看六 |
| ·2009年成考專升本大學語文考前必看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