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1.簡述現場控制及其類型。 答案:預算、統(tǒng)計資料、專題報告、盈虧平衡分析、經營審核、深入現場。 簡述管理人員獲得控制信息的方法。 答:1)親自觀察。 2)分析報表資料。 3)召開會議。 4)抽樣調查。 簡述控制過程中衡量實際工作時應注意的問題。 答:1)通過衡量成績,檢驗標準的客觀性和有效性。 2)確定適宜的衡量頻度。 3)建立信息反饋系統(tǒng)。 在制定和實施糾偏措施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答:1)找出偏差產生的主要原因。 (找出原因) 2)確定糾偏措施的實施對象。 (確定對象) 3)選擇適當的糾偏措施。 (適當選擇) 簡述糾偏工作的主要方法。 答:1)工作失誤:對于由于工作失誤而造成的問題,主要應加強管理、監(jiān)督,確保工作與目標的接近或吻合。 2)計劃問題:若計劃目標不切合實際,應按實際情況修改計劃目標。 3)環(huán)境變化:若組織的運行環(huán)境發(fā)生重大變化,使計劃失去客觀的依據,應及時啟動備用計劃或重新制定新的計劃。 6.調整計劃目標或控制標準的原因是什么? 答:1)計劃本身問題:原先的計劃或標準制定得不科學,在執(zhí)行中發(fā)現了問題。 2)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由于客觀環(huán)境發(fā)生了預料不到的變化,原來被認為是正確的計劃不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7.在糾偏措施的選擇和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答:1)使糾偏方案雙重優(yōu)化。 2)充分考慮原先計劃實施的影響。 3)注意消除組織成員對糾偏措施的疑慮。 8.簡述糾偏方案的雙重優(yōu)化。 答:第一重優(yōu)化:糾偏的的成本應小于糾偏可能帶來的損失。第二重優(yōu)化:在第一重優(yōu)化的基礎上,通過對各種糾偏方案的比較,找出其中追加投入最少,成本最小,解決偏差效果最好的方案來組織實施。 9.簡述有效控制的原則。 答:1)控制應同計劃與組織相適應。 2)控制應該突出重點,強調例外。 3)控制應該具有靈活性、及時性和經濟性的特點。 4)控制應該具有客觀性、精確性和具體性的特點。 5)控制應該注意培養(yǎng)組織成員的自我控制能力。 10.控制必須由健全的組織結構來保證的含義是什么? 答:1)渠道暢通:要能在組織中將反映實際情況和工作狀態(tài)的信息迅速地上傳下達,保證聯絡渠道的暢通。 2)責權分明:要做到責權分明,使組織結構中的每個部門、每個人都能切實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11.簡述自我控制的優(yōu)點。 答:1)有助于發(fā)揮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2)有助于減輕管理人員的負擔,減少企業(yè)控制費用的支出。 3)有助于提高控制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12.簡述三種控制類型應用的側重點,并舉例說明之。 答:預先控制的側重點在于預先防范,現場控制的側重點在于及時了解情況并予以指導,事后控制的側重點在于矯正偏差?偨Y經驗。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MBA聯考管理精選試題(2)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MBA聯考管理精選試題(4)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fā)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