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基礎知識(人文歷史常識):其他
來源:網絡 發(fā)布時間:2010-01-0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一、古代文化常識
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孩提:指2~3歲的兒童;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豆蔻:指女子十三歲;及笄:指女子十五歲;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稱“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歲;不惑之年:指四十歲;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 “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歲;古稀之年:指七十歲;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期頤之年:一一百歲。 。ǘ┟髑蹇婆e考試(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緒31年廢止) 1.等級
鄉(xiāng)試(又叫“秋闈”,省級考試,生員參加,考上為“舉人”); 會試(又叫“春闈”,國家級考試,舉人參加,考上為“貢士”); 殿試(國家級考試,皇帝主考,貢士參加,考上為“進士”。其中,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四書、五經等,規(guī)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
《竇娥冤》一一元朝關漢卿;《趙氏孤兒》——元朝紀君祥;《精忠旗》——明朝馮夢龍;《清忠譜》一清朝李玉;《桃花扇》——清朝孔尚任;《漢宮秋》——元朝馬致遠;《琵琶記》——明朝高則誠;《嬌紅記》一明朝孟稱舜;《長生殿》——清朝洪異;《雷峰塔》——清朝方成培。 中國古典十大喜劇: 《救風塵》——元朝關漢卿;《西廂記》——元朝王實甫;《看錢奴》——元朝鄭廷玉;《中山狼》——明朝康海;《墻頭馬上》一元朝白樸;《李逵負荊》——元朝康進之;《幽閨記》——元朝施惠;《綠牡丹》一明朝吳炳;《玉簪記》——明朝高濂;《風箏誤》——清朝李漁。
中國戲曲包括宋元南戲、元明雜劇、明清傳奇以及近代影響很廣的京劇和各種地方戲曲,統(tǒng)稱為中國傳統(tǒng)戲劇文化。中國戲曲的各種角色依照不同類型人物的年齡、性別、身份與性格特征,從臉譜、服裝、唱腔等諸多方面進行劃分,分為生、旦、凈、丑等四類。 生:戲曲表演行當?shù)闹饕愋椭唬饕悄行匀宋锏陌缪菡,有老生、小生與武生之別。 旦:戲曲表演行當?shù)闹饕愋椭,主要是女性人物的扮演者。有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和彩旦等五個分支。 凈:戲曲表演行當?shù)闹饕愋椭,俗稱花臉。有大花臉、二花臉等分支。凈角以面部化妝運用各種色彩和圖案勾勒臉譜為突出標志,主要表現(xiàn)或粗獷豪邁;或剛烈耿直;或陰險毒辣;或魯莽誠樸等不同性格的男性角色。 丑:戲曲表演行當?shù)闹饕愋椭唬瑢傧矂〗巧,也稱小花臉。按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分文丑和武丑兩大支系。
A.義和團的反帝斗爭 B.太平天國抗擊洋槍隊的斗爭 C.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 D.大沽口自衛(wèi)反擊戰(zhàn) 2.我國封建社會家長專制體制下最有效的統(tǒng)治方式是( )。 A.清靜無為,垂拱而治 B.嚴刑峻法,重典立威 C.以民為本,實行仁政 D.恩威并用,寬猛相濟 3.洋務運動是近代中國的一場自強運動。下列不屬于洋務運動的是( )。 A.創(chuàng)辦軍工企業(yè) B.試行君主立憲制 C.興辦軍事學堂 D.派遣留學生 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一詩句表達了偉大詩人屈原( )。 A.堅定執(zhí)著的探求精神 B.對國家、人民命運的關心 C.遭受冤屈后的憤怒之情 D.兩次被流放的痛苦之情 5.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xié)商制度的形成標志是( )。 A.1949年9月新政協(xié)通過的《共同綱領》 B.1954年一屆人大通過的《憲法》 C.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黨的七屆二中全會 |
參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三元里抗英斗爭,是中國人民自發(fā)地反抗外國侵略者的第一場大規(guī)模戰(zhàn)斗,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不甘屈服,敢于斗爭的英勇氣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的勝利,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的序幕,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不朽的篇章。
2.D【解析】“恩威并用,寬猛相濟”(D)是道家統(tǒng)治方式(A)與法家統(tǒng)治方式(B)的融合,是中國古代最有效的統(tǒng)治方式!耙悦駷楸,實行仁”(C)是儒家主張的統(tǒng)治方式,但止于理想,很難在現(xiàn)實中實施。
3.B【解析】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發(fā)動的一場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改良運動,其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封建專制制度,沒有也不可能提出試行君主憲制。
4.A【解析】“路慢慢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一詩句表達了偉大詩人屈原堅定執(zhí)著的探求精神。
5.A【解析】1949年北平政治協(xié)商會議制定了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參與政協(xié)的各民主黨派和各界人士廣泛地進入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的政權機構,并在其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這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xié)商制度的正式形成。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