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砂土 砂土為粒徑大于2mm的顆粒含量不超過全重的50% ,粒徑大于0. 075mm的顆粒超過全重50%的土。砂土根據其粒組含量又分為礫砂(粒徑大于2mm的顆粒占25 %-50%)、粗砂(粒徑大于0.5mm的顆粒超過全重的50%)、中砂(粒徑大于0.25mm的顆粒 超過全重的50%)、細砂(粒徑大于0.075mm的顆粒超過全重的85%)、粉砂(粒徑大于 0.075mm的顆粒超過全重的50%)。 4.粉土 粉土為塑性指數Ip≤10且粒徑大于0.075mm的顆粒含繭不超過全重50%的士。其性質介于砂土與教性土之間。 5.黏性土 黏性土為塑性指數Ip>10的土,按其塑性指數Ip值的大小又分為黏土(Ip>17)和粉質黏土(10 6.人工填土 人工填土根據其組成和成因可分為素填土、壓實填土、雜填土、沖填土。素填土為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等組成的填土,經過壓實或夯實的素填土為壓實填土,雜填土為含有建筑垃圾、工業(yè)廢料、生活垃圾等雜物的填土;沖填土為水力沖填泥沙形成的填土。人工填土的承載力fk(標準值)為65-160kpa。 (三)人工地基 當土層的承載力較差或雖然土層質地較好,但上部荷載過大時,為使地基具有足夠的 承載能力,應對土層進行加固。這種經過人工處理的土層叫人工地基。 人工地基的加固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1)壓實法 利用重錘(窮)、碾壓(壓路機)和振動法將土層壓實。這種方法簡單易行,對提高地基 承載力收效較大。 (2)換土法 當地基土為淤泥、沖填土、雜填土及其他高壓縮性土時,應采用換土法。換土所用材 料宜選用中砂、粗砂、碎石或級配石等空隙大、壓縮性低、元侵蝕性的材料。換土范圍由 計算確定。 (四)樁基 在建筑物荷載大、層數多、高度高,地基土又較松軟時,一般應采用樁基。 常見的樁基有以下幾種: 1.支承樁(柱樁) 這種樁為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借助打樁機打入土中。這種樁的斷面尺寸為300mmX 300mm~600mmX 600mm,其長度視需要而定,一般在6-12m之間,樁端應有樁靴, 以保證支承樁能順利地打入土層中。 2.灌注樁 這種樁是先用鉆孔機鉆孔,然后放入鋼筋骨架,澆筑混凝土而成。鉆孔直徑一般為 300----- 500mm,樁長不超過12m。與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比較,灌注樁有施工快、施工占地 面積小、造價低等優(yōu)點。 3.振動樁 這種樁是先利用打樁機把鋼管打入地下,然后將鋼管取出,最后放入鋼筋骨架,并澆 筑混凝土而成。其直徑、樁長與鉆孔樁相同。 |
輔導科目 | 精講班 | 講師 | 在線購買 | ||
課時 | 試聽 | ||||
一級建筑 | 設計前期設計 | 34講 | ![]() |
宋衛(wèi)東 | ![]() |
建筑結構 | 34講 |
曹明銘 |
|||
建筑物理與建筑設備 | 40講 |
曹明銘 |
|||
建筑材料與構造 | 40講 |
宋衛(wèi)東 |
|||
建筑經濟施工與設計業(yè)務管理 | 32講 | ![]() |
曹明銘 | ![]() |
|
作圖(場地設計) | 16講 |
宋衛(wèi)東 |
|||
二級建筑 | 場地與建筑設計和建筑構造與詳圖 | 40講 | ![]() |
宋衛(wèi)東 | ![]() |
建筑結構與建筑設備 | 40講 | ![]() |
宋衛(wèi)東 | ![]() |
|
法律 法規(guī) 經濟與施工 | 40講 | ![]() |
吳新江 | ![]() |
建筑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韓志霞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一級建筑師輔導之建筑材料與構造(38)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一級建筑師輔導之建筑材料與構造(4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