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審核委婉勸退,引發(fā)網友熱議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fā)布時間:2010-10-2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繼國考報名提高工作經歷門檻之后,又有多名考生反映審核變嚴。不僅接到了資格審核人員的電話,詳細詢問自己的工作經驗,甚至有被“委婉”勸退的經歷。這一“勸退”式審查引發(fā)網友熱議。(10月22日《北京晨報》)
國考每個崗位都設置了明確的報考要求,既然考生符合報名條件,招考單位理應支持并鼓勵他們參考。至于筆試成績以及面試實力,那都是考生個人的事,不勞招考單位操心。這種委婉勸退的做法,挑戰(zhàn)了國考的公平公正,也很容易誤導一些考生,進而侵犯其考試權益,還是早點閉嘴為好。
首先,國考畢竟是改變人生航向的大事,絕大多數考生都不會輕率對之,報考方向都經過深思熟慮,并且為之準備多時。在即將步入考場之前,招考單位再對他們“指點迷津”,很多時候會擾亂他們平靜的備考之心。
其次,既然是選拔人才,那人才供求量越大,越容易做到優(yōu)勝劣汰、精益求精。未考先勸退考生,顯然不利于選拔人才。
此外,一些招考人員所謂“工作經驗缺少競爭力”,這本身就有失偏頗。很多國考崗位,對考生工作經驗有要求,但并非對“工作經驗競爭力”有要求。因此,只要考生工作經驗符合報考條件,那就應該賦予其表現機會。至于面試環(huán)節(jié),工作經驗有沒有競爭力,也不能一概而論、主觀臆斷。
比如說,有的考生在崗位上工作了5年,但是,成天渾渾噩噩、得過且過,并沒有積累太多工作經驗。而有的考生只工作兩年,但踏踏實實、勤學好問。兩相對比,誰的工作經驗有競爭力,不言而喻。因此,僅從工作時間上來判斷工作經驗的競爭力,實屬以偏概全。
與此同時,國考盡管需要嚴格的程序正義,但是,不拘一格選人才,也應該成為現代政府招賢納士的題中之義。舉例而言,有的考生筆試成績遙遙領先,但在面試過程中,工作經驗沒有競爭力,招考單位難道就要棄之如敝屣嗎。要是如此機械簡單地選拔人才,勢必發(fā)展成為另一種行政領域的“應試教育”。
除了上述因素外,近年來,高考、公考、事業(yè)單位招考屢屢發(fā)生徇私舞弊現象,致使整個國家的考試環(huán)境遭遇誠信危機。在此語境下,委婉勸退,無疑又是在挑戰(zhàn)公眾期待公平正義的心理底線。一些網友直言:為內定人員“清道”,就是很好的例證。如此出力不討好的事情,有關單位何苦來著……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