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家行測備考細節(jié)陷阱二:無中生有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fā)布時間:2011-04-1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細節(jié)推斷題,顧名思義,要求考生準確理解文段乃至文章的某一細節(jié)信息或作出合理推斷,考查的是考生在短時間內篩選信息、合理推斷的能力。細節(jié)推斷題的提問形式包括:“對這段文字理解最準確/不準確的是”、“與這段文字文意(不)相符的是”、“通過這段話,可以知道”、“根據這段話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等等。
一般而言,細節(jié)推斷題的出題思路是在某一細節(jié)處設置陷阱,也就是說,命題者在設置選項時有其慣用的“騙人伎倆”,引誘一部分粗心的考生犯錯,從而達到區(qū)分考生水平的目的,我們常說“細節(jié)之中有魔鬼”,這句話用在細節(jié)推斷題上最恰當不過。對于剛上路的新手來說,實在是很有必要知己知彼,熟悉這些“陷阱”,認清“魔鬼”的真面目,本文用意正在于此。
陷阱二:無中生有
細節(jié)推斷題需要考生對整個文段的細節(jié)都有所關注,為了考查這一點,命題者常常在錯誤選項中給出一些文段中沒有的信息,以迷惑考生。因此,考生在判斷選項信息正確與否時,應當緊扣原文,去偽存真。
【例3】蘇軾認為,賈誼才學雖高,但不能審時度勢,以致郁郁而死,未盡其才。他還說:“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也。”從賈誼的際遇看,蘇軾說的是實情;但是,導致賈誼悲劇的原因主要是當朝統治者的錯誤。
下列陳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2003年國家A類第96題)
A.蘇軾認為,識見不足是阻遏賈誼才智發(fā)揮的重要原因
B.蘇軾沒有著眼社會環(huán)境來分析造成賈誼悲劇的本源
C.蘇軾經歷坎坷,所以與未盡其才的賈誼同病相憐
D.蘇軾肯定了賈誼的才學,同時指出了他性格上的弱點
【分析】文段先后敘述了兩個評論,第一個是蘇軾對賈誼的評論,第二個是文段作者對蘇軾上述評論的評論。兩個評論都沒有論及蘇軾自身的情況,也沒有體現出蘇軾對賈誼的“同病相憐”,因而C選項屬于無中生有,故選C.
為了避免被無中生有的信息所迷惑,考生在做細節(jié)推斷時,首先應該對整個文段有個較全面的了解,然后判斷每個選項所給的信息是否屬實。如果沒有把握,則需要將選項所給信息與原文比較,仔細加以鑒別。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