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支出法:一個國家或地區(qū)一定時期內所有個人和部門購買最終產品和勞務的支出總和。 GDP=消費(C)+投資(I)+政府購買(G)+凈出口(X) 2.國民生產總值(GNP) GN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 GNP=GDP+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向國外的要素支付 GNP與GDP的區(qū)別: 一國常住單位從事生產活動所創(chuàng)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中主要分配給該國的常住單位,但也有一部分以生產稅及進口稅(扣除生產和進口補貼)、 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人等形式分配給非常住單位;同時,國外生產所創(chuàng)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上述形式分配給該國的常住單位,從而產生了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區(qū)別,即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支付給國外的要素收入)。 可以簡單地認為,只要是在本國領土上生產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都記入國內生產總值;只要是本國國民生產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都記入國民生產總值。 「05年真題」國內生產總值是指。 A.一個國家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 B.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扣除同期中間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 C.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扣除折舊 D.國民生產總值加上國外凈要素收入 答案:B 「07年真題」在以下關于國內生產總值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國民生產總值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B.國內生產總值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的總投資、總消費和出口價值之和 C.國內生產總值等于國民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 D.國內生產總值是所有常住單位第一、二、三次產業(yè)增加值之和 E.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統(tǒng)計核算方法,即收入法、生產法和消費法 答案:AD 3.其他衡量產出與收入的指標 (1)國民生產凈值(NNP)與國內生產凈值(NDP):財富存量新增加的部分 NDP=國內生產總值-折舊 NNP=國民生產總值-折舊 (2)國民收入(NI):NNP或NDP扣除間接稅后的余額,體現為一定時期內的生產要素收入,即工資、利息、租金和利潤的總和。 國民收入=國民生產凈值-企業(yè)間接稅 (3)個人收入(PI):一國以當年價格或不變價格計算的個人一年內所得到的收入總和 個人收入=國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潤-社會保險稅(社會保障支付)-凈利息+紅利 +政府對個人的轉移支付(失業(yè)救濟、退休金、醫(yī)療補助等)+個人利息收入 (4)個人可支配收入(DPI) DPI=個人收入-個人稅收支付 (二)就業(yè)與失業(yè)的衡量 就業(yè)情況的變動和實際產出變動趨向一致:當實際產出上升時,對勞工的需求上升,就業(yè)率上升,失業(yè)率下降;當實際產出下降時,對勞工的需求下降,就業(yè)率下降,失業(yè)率上升。 1.就業(yè)、失業(yè)的統(tǒng)計概念 (1)統(tǒng)計方法。美國勞工局采用“人口調查隨機抽樣法”來收集每個月的就業(yè)資料,調查將16歲及16歲以上的人口分為四組: 1)就業(yè)狀態(tài):正在從事有報酬的工作,因病、因假或因罷工而缺勤者也包括在內。 2)失業(yè)狀態(tài):未被雇用而正在主動尋找工作、或正在等待重返工作崗位的人。 3)勞動力:處于就業(yè)狀態(tài)和失業(yè)狀態(tài)的人口。 4)非勞動力:已退休者,因身體不佳不能工作者,在家操持家務者,沒有主動去找工作者。成年人口的34%屬于此類。 |
輔導科目 | 精講班 |
沖刺班 |
串講班 |
報 名 |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
李述萍 |
40 |
張立寧 |
20 |
張立寧 |
12 |
|||||
劉翠玲 |
40 |
劉翠玲 |
20 |
劉翠玲 |
12 |
|||||
成麗芹 |
40 |
曹明銘 |
20 |
成麗芹 |
12 |
|||||
王雙增 陳憲 |
40 |
王雙增 陳憲 |
20 |
王雙增 陳憲 |
12 |
|||||
王曉琴 |
40 |
杜 軍 |
20 |
杜 軍 |
12 |
|||||
咨詢工程師考試輔導優(yōu)惠套餐方案>> | ||||||||||
精講班:每科課程學費 200 元 沖刺班:每科課程學費 100 元 串講班:每科課程學費 100 元 | ||||||||||
套餐:咨詢工程師全科套餐價2000元, 新學員1350元,老學員1200元。 | ||||||||||
咨詢工程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2年咨詢師考試政策與法規(guī)精講17 |
|
閱讀下一篇:2012年咨詢師考試政策與法規(guī)精講19 |
|
|
報考直通車 |
·2012年咨詢師《政策與法規(guī)》模擬試題(55) |
·2012年咨詢師《政策與法規(guī)》模擬試題(54) |
·2012年咨詢師《政策與法規(guī)》模擬試題(53) |
·2012年咨詢師《政策與法規(guī)》模擬試題(52) |
·2012年咨詢師《政策與法規(guī)》模擬試題(51) |
·2012年咨詢師《政策與法規(guī)》模擬試題(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