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公務員考試:申論提出對策類題型分析
來源:華圖教育發(fā)布時間:2011-12-2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提出對策題是申論考試的重要內容,它要求考生針對材料所反映的問題提出可行的對策,是對考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考查。應該注意的是,考生如果想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首先要弄清楚問題產生的各種原因,然后針對原因分別提出有效的對策。
一、題型綜述
提出對策題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限定身份類
2008年浙江申論第2題:
假如你是浙江地方政府的一名公務員,請問評價當?shù)厝娼ㄔO小康社會應從哪幾方面考慮?
要求:(1)參考給定資料,評價應有具體內容;(2)全面、準確、扼要,字數(shù)控制在500以內。
2008年吉林申論第3題(甲類):
假如你是市政府某部門的工作人員,請你就如何解決出租車管理部門與出租車司機間的矛盾提出對策。
要求:條理清楚,措施合理,針對性、可操作性強,不超過200字。
2008年吉林申論第3題(乙類):
假定你是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針對給定資料9所反映的問題,寫一份整改要求。
要求:有條理、有針對性、切實可行,字數(shù)不超過300字。
2007年四川申論第2題:
假如你是某市政府有關部門工作人員,你所在城市也開始出現(xiàn)大量的電動車,并由此因此引起社會各界和有關部門的爭議。因此領導要求你以政府工作部門名義給市政府起草一份如何處理本市電動自行車問題的解決方案。
要求:完整、簡明、條理清晰,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限500字內。
2007年天津申論第3題:
以一個公務員的身份,就如何杜絕“民怨工程”,提出對策建議。
要求:有針對性,有條理,切實可行。字數(shù)400字左右。
(二)限定角度類
2008年北京申論(應屆)第3題:
請從行業(yè)協(xié)會的角度談談如何提高“中國制造”在世界上的地位。要求:簡要明確,合理可行,字數(shù)不超過400字。
2005年山東申論(選調生)第2題:
根據(jù)材料二,指出通信企業(yè)侵犯消費者權益的五種表現(xiàn)形式,請站在行業(yè)主管部門的角度,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字數(shù)不超過200字)
(三)對策分析類
2009年國考申論第三大題第2小題:
某學術團體為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就我國糧食問題召開研討會。在關于解決問題對策的討論中,有人發(fā)表了“四點對策”。
其一,建議加大農業(yè)投入,以使糧食產量滿足人類不斷增長的需求,我國糧食生產有很大的潛力,只要持續(xù)加大農業(yè)投資,我國的糧食產量就不僅完全可以在中長期內滿足國內需求,而且可以保證出口。
其二,建議科學地分配全球有限的糧食。近年隨著全球能源供需矛盾凸顯,石油價格上漲,一些國家把糧食加工成生物燃料。當歐美一部分人填滿他們油箱的時候,很多人正為如何填飽他們的胃而苦苦掙扎。要優(yōu)先滿足人類最基本的需求,科學地解決全球有限糧食合理分配的問題。
其三,建議大力倡導糧食節(jié)約。據(jù)某市調查顯示,該市飲食行業(yè)及單位食堂的就餐者,平均每人每天浪費大米14克,每天浪費大米多達7000公斤。如果在全國調查,糧食浪費一定是個驚人的數(shù)字。要厲行節(jié)約,這是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不斷增強的重要保證。
其四,建議切實加強國際合作。發(fā)達國家、國際組織要向發(fā)展中國家提供相關政策指導。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應向受到糧價攀升沖擊嚴重的發(fā)展中國家提供近期緊急糧食援助,并對如何促進發(fā)展中國家在中長期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給予切實幫助。
這“四點對策”,內容上、表述上都存在問題。請指出這份“對策”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修改意見。(20分)
要求:
(1)明確指出存在哪些問題;
(2)寫出相關的修改意見(包括寫出需要補充的內容);
(3)條理清楚,表達簡明,不超過400字。
2005年浙江申論第2題:
省政府要實現(xiàn)從“無為而治”到打造“有為”政府的轉變,下列哪些不屬于打造“有為”政府的正確措施?請指出并分別說明為什么,字數(shù)不超過300字。
A. 政府應該把該管的管好。比如企業(yè)生產什么產品,應該而且只能由企業(yè)自己決定;但在企業(yè)采用什么樣的體制和管理方式上,一定要由政府決定。
B. 政府盡可能地為民營企業(yè)排憂解難,倡導在經濟活動中政府唱主角。
C. 積極扶持和大力發(fā)展行業(yè)協(xié)會和商會等非政府組織,加強自律管理。
D. 營造發(fā)展民營企業(yè)的社會氛圍,提高民營企業(yè)的社會地位,使之成為各級政府的附屬機構。
E. 拓寬民營經濟的發(fā)展空間,積極引導民營資本進入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yè)和領域,并使它逐步占支配地位。
F. 改革“審批經濟”,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政府各職能部門的辦事效率,杜絕亂收費和壟斷部門的尋租行為。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