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學輔導資料:肝硬化的腹水治療
來源:考試吧發(fā)布時間:2013-12-20
1.臥床休息和限制鈉、水攝入是最重要的基礎治療,每日氯化鈉攝入量1.2g~2.0g為宜,水攝人應限制在1000ml。
2.利尿劑的應用 常用利尿劑有螺內酯、氨苯喋啶、氫氯噻嗪及呋噻米等,原則上先用螺內酯,如療效不好,加用呋噻米或氫氯噻嗪。利尿藥劑量不宜過大,利尿速度不宜過猛,以免誘發(fā)電解質紊亂、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利尿治療以每周體重減輕不超過2kg為宜。
3.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 對有低自蛋白血癥的患者,每周定期小量、多次靜脈輸注血
漿、新鮮血或白蛋白。
4.腹腔穿刺放液 大量或反復多次穿刺放液,大量電解質和蛋白質的丟失,易誘發(fā)電解質紊亂和肝性腦病,故一般不用穿刺放液治療腹水。但當高度腹水影響心肺功能或并發(fā)自發(fā)性腹膜炎須進行腹腔沖洗時,可穿刺放液,但每次放液量以不超過2000~3000ml為宜。
5.腹水濃縮回輸:可清除腹水,又可節(jié)約白蛋白。有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近期上消化道出血、嚴重凝血障礙、感染性腹水或癌性腹水的患者不宜作此治療。
6.腹腔-頸內靜脈分流術 采用有單項閥門的硅膠管,兩端分別與腹腔、頸內靜脈相
固定,腹水經(jīng)導管流入頸內靜脈。
以上是小編輯整理的有關內科學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