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關注:19年7月國際學校開放日全國優(yōu)質(zhì)國際高中國際初中國際小學推薦
吉林/張國學 文言文實詞復習是中考文言文復習的一個重點。這是因為:一、文言實詞具有實在意義,它關系到文章的實質(zhì)內(nèi)容,體現(xiàn)著作者的思想傾向。二、文言實詞的數(shù)量較多,而大多數(shù)實詞又具有多義性;诖耍瑢嵲~當然是文言文復習中的重點、難點,甚至是中考考查的熱點?v觀近幾年各省市中考語文試卷對文言實詞的考查情況,筆者認為應該做好以下“五個注意”。 一、注意文言實詞以單音詞為主的特點 文言實詞以單音詞為主,這與現(xiàn)代漢語詞匯以雙音詞為主有很大區(qū)別。例如《口技》:“中間力拉崩倒之聲”。這里的“中間”是兩個詞,意為“中間夾雜”,不能理解為方位詞“中間”。又如《桃花源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本渲械摹盁o”和“論”也是兩個詞,意為“更不必說”,而今天的“無論”只是一個表條件關系的關聯(lián)詞?梢姡绻话盐瘴难詫嵲~以單音詞為主的特點,就會因在理解上失誤而答錯題。 二、注意文言實詞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 文言實詞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很普遍。某一詞語在此處可以理解為這個意義,而在彼處又需要結(jié)合不同的語境做其他意義來理解。例如,去,其常用義項有以下三個:①離開!妒纠簟罚骸坝袑O母未去,出入無完裙!雹诔!恫渡哒哒f》:“去死肌,殺三蟲!雹劬嚯x。《為學》:“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再如,道,其常用義項有以下五個:①道義。《孟子》二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②說。《桃花源記》:“不足為外人道也。”③路!蛾惿媸兰摇罚骸皶齑笥辏啦煌。”④方法、途徑、措施!恶R說》:“策之不以其道……”⑤道理!冻鰩煴怼罚骸耙宰烧屔频,察納雅言! 三、注意文言實詞古今異義的現(xiàn)象 文言實詞里有一些詞的古今意義有著明顯的不同,同學們復習時必須仔細分辨,切實了解它們意義上的差別,否則“望古文而生今義,以今懷去體古情”,是要出錯誤的。例如《孟子》二章:“寡助之至,親戚畔之!本渲械摹坝H戚”是指內(nèi)親(即本族同姓的親屬,包括雙親在內(nèi))和外戚(指外族外姓的親戚);而今義則專指跟自己的家庭有婚姻關系或血統(tǒng)關系的家庭或成員,并不包括父母在內(nèi)。 四、注意把握文言實詞詞類活用的現(xiàn)象 詞類活用是古漢語中某些實詞的特殊用法,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語言現(xiàn)象。僅初中課本里比較常見的就有“名詞作狀語”“名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動詞活用為名詞”“使動”和“意動”等多種,非常復雜。如果不了解這種現(xiàn)象,把握不好其活用的規(guī)律,不僅領會不了文章的內(nèi)容,反而會鬧出笑話。例如:①“其一犬坐于前!保ā独恰罚┚涞牡摹叭,是名詞作狀語,意為“像犬那樣”;②“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捕蛇者說》)句中的“出”“入”都是動詞活用為名詞,意思是“生產(chǎn)的東西”和“收入的東西”。 五、注意了解和掌握文言實詞的通假現(xiàn)象 所謂“通假”,就是文言書面語中借用音同、音近的字來替代本字的現(xiàn)象。這種通假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如果遇上生詞,我們用本義、引申義、比喻義都解釋不通時,就極有可能是通假了。其實,通假是有規(guī)律的,只要掌握以下四條規(guī)律,識別通假字也并不困難。 1. 雙聲通假。即借字和本字具有相同的聲母。例如《觸龍說趙太后》:“沒死以聞”中“沒”通“冒”,意思是“冒著”。 2. 疊韻通假。即借字和本字具有相同的韻母。例如《傷仲永》:“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薄鞍狻蓖ā芭省,意思是“牽著、引著”。 3. 同音通假。既借字和本字的聲母、韻母完全相同。例如《口技》:“滿坐寂然,無敢嘩者!薄白蓖ā白保馑际恰白簧稀。 4. 形近通假。既借字和本字的字形很相近。例如《曹劌論戰(zhàn)》:“小惠未徧,民弗從也!薄皬獭蓖ā氨椤,意思是“遍及、普遍”。 |
入學幫助熱線:400-805-3685010-51268841
咨詢熱線:010-51268841
國際學校擇校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