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現(xiàn)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學者,也是“個別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者。阿德"/>

制服一区字幕精品|一二三区欧洲视频|国产无遮挡裸体女|好吊色91青青草|色欲TV亚洲国产|私人高清强伦中文字幕|国产在线自慰欧美综合图区|色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九九九久久精品亚洲视频久久精品|亚洲无码中文在线

育路教育網(wǎng),權威招生服務平臺
微信公眾號
在職研究生微信公眾號

政策解讀

微信小程序
在職研究生微信小程序

快速擇校

在職研究生招生院校

心理學家—阿德勒雜談

來源:育路教育網(wǎng) 時間:2011-07-16 16:04:54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測評

  一、前言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現(xiàn)代的精神分析學者,也是“個別心理學”的。阿德勒曾與弗洛依德合作過十年,后因不贊同弗氏的泛性論而與之決裂,繼而發(fā)展了自己的人格理論。其學說以“自卑感”與“創(chuàng)造性自我”為中心,并強調“社會意識”。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在幼兒時期,就漸漸形成一種生活模式,根據(jù)此生活模式而形成生活的主觀目標,但每個人的生活模式不同,因此每一個人的主觀目標不完全相同,研究心理過程應以每個人的特殊心理經(jīng)驗為對象,故阿德勒的心理學被稱為“個別心理學”。 阿德勒強調人格的統(tǒng)一,認為人類可以通過整合與完整的觀點來了解。此種看法強調人們的行為有其目的,認為我們的未來遠比過去重要。我們是自己生活的主角與創(chuàng)造者,并以獨特的生活方式來表達我們的目標。我們創(chuàng)造自己,而不僅受到幼年經(jīng)驗的塑造。 阿德勒心理學與行為科學新進的發(fā)展有顯著的相似點,而目前阿德勒學派再受到重視,不只是舊學派的復蘇而已。事實上是其它治療學派一直在想法與技術上受到阿德勒學派的影響。

  二、理論基礎
 。ㄒ唬┬愿
  阿德勒將性格(character)定義為:一個人為了嘗試去適應他所居住的環(huán)境而顯現(xiàn)出的特殊作風。性格特點是一個人的整體人格(personality)在獲取認同及意義時,所使用的工具和計策,其在人格中的存在就等于是生活“技巧”。性格特點并非遺傳,他們好比是一種生存模式,使人能夠不經(jīng)過有意識的思考而活,并在任何情況下表現(xiàn)其人格。  
  阿德勒認為,“凸顯于人格中的任何一個性格特點,一定切合每個自幼即開始成形的心理發(fā)展方向,它可能是一條直線,也可能轉折及改道;若是種情形,小孩就會沿著直線努力去了解他的目標,并發(fā)展、進取、勇敢的性格,性格發(fā)展的開端通常都有積極、前沖的特點;……若是第二種情形,我們就會看到完全不同的小孩,他知道有反對者存在,所以要小心,此時他會嘗試改道(不直接接近,而是利用機巧),以達到被認同及獲得一時權力的目標,他的心理發(fā)展與此改道的偏離程度有關,他是否因此變得過分小心、是否配合或逃避生活的需求,全視上述因素而定。……兩個人行為表現(xiàn)雖不同,目標卻可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小孩和環(huán)境中的任何互動,都會反映在他的人格中;因為小孩通常沒辦法對外界的影響表示任何批評,所以周圍的大人既不了解他們、也無法幫助他們,再加上他自身對障礙的反應,就構成了他的人格。 阿德勒對人類的分法有兩種:分為樂觀主義者與悲觀主義者、或攻擊者與防衛(wèi)者。他認為樂觀主義者的性格發(fā)展大多是直接式,而悲觀主義者則相反,是由兒時經(jīng)驗及印象而得到“自卑情結”的。同時,他認為睡眠也是衡量個人發(fā)展的標準,因為一個人如果睡不安穩(wěn),顯然是害怕危險的發(fā)生,這種對人生的自然現(xiàn)象(睡眠)都抱著敵視態(tài)度的人,明顯就是悲觀主義者。另外,他認為攻擊者因為不受社會的贊同,往往會轉成防衛(wèi)者,這兩種類型都有缺點,如攻擊者兇暴、殘酷,防衛(wèi)者則好批評、猜忌。 阿德勒對性格有特別的看法,大致分為激進性格(攻擊性性格)、非激進性格(非攻擊性性格)及其他三類;一般說來,當一個人追求權力及優(yōu)越的目標,以公開與他人為敵的方式呈現(xiàn),連對方都可直接感受他的敵意時,就屬于激進性格;相對于激進性格,非激進性格以從人群中撤退的方式,來操縱關心他的人,這種表面上不傷害別人的形式,其實同樣隱藏著對人的敵意。 以下大致說明這些性格。 
  1、激進性格 
  虛榮(Vanity) 虛榮會引導人去做一些只重外觀而不重實質的無益工作及努力,使人經(jīng)常想著自己,或別人對他的看法,這遲早會使人失去與現(xiàn)實的接觸。虛榮最常使人去干擾別人,那些無法在自我虛榮中得到滿足的人,常努力去阻止別人充份展現(xiàn)其生命。有虛榮心的人總是知道怎樣把錯誤的責任推到別人身上,他自己總是對的,別人總是錯的,他們對別人的生命毫無貢獻,只是一味地抱怨、找藉口,不計一切代價維持個人的優(yōu)越感,并保護他們的虛榮,免得遭受羞辱。 
  嫉妒(Jealousy) 嫉妒有千百種形態(tài),它可能表現(xiàn)在不信任、暗中襲擊別人、從批評的角度去衡量別人、經(jīng)常怕被人忽視;自毀;死硬的頑強;限制別人的自由;征服等,哪一個獨占鰲頭,就全看當事人在形成嫉妒情感前為社會生活所作的準備了。嫉妒也可能抱著譴責別人的目的,凡此種種形態(tài)都導向一個結果:剝奪另一個人的意志自由,把他拘在一個常規(guī)里,或把他鎖起來。 
  眼紅(Envy) 只要有追求權力及追求支配存在的地方,“眼紅”一定存在。個人若達不到目標,理想與現(xiàn)實間的鴻溝會產(chǎn)生自卑情結。這份自卑感壓迫他,對他的整體行為和生命態(tài)度造成影響,他會開始把時間花在注意別人的成功,思考別人對他的看法,或者別人已經(jīng)如何成功等事務上,他經(jīng)常覺得被忽略,感到受人歧視,由于他難得費心去同情別人的處境,所以他對人性了解極少,也不會因自己的行為使別人受苦而嘗試改變自己,最后他可能會見旁人痛苦而感到高興。 
  貪吝(Avarice) 貪吝者在自己周圍筑起一道圍墻,以保護那些可鄙的財物,在今日文明中,差不多每個人都帶著一點貪吝,其實這也是個不錯的特質,如果每個人都能吝嗇時間、體力,就等于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但就怕被誤用,將自己的工作重擔轉移到別人肩頭。 
  恨(Hate) 恨通常不會公開表露,它類似虛榮,知道如何給自己戴上面具再顯現(xiàn),有時恨以溫和的形態(tài)表現(xiàn),例如不信任人;嘮叨;哀怨就是一種掩飾形態(tài),一個人懷恨的程度和嘮叨程度,可說是此人個性的指標。 犯罪性疏忽 當一個人把個人小事看得比別人的利益更重要時,他才會對可能給別人造成危險毫不掛慮,而這就是我們衡量一個人“敵意”與人道的“索引”。 
  2、非激進性格
  孤僻(Seclusiveness) 這種人會刻意對人冷淡,利用每一種可能在自己與人類同胞中制造距離,我們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虛榮及野心的暗流——他們意圖強調自己與社會的不同來提升自己,但他們最后贏得的也不過是幻想的榮耀罷了,在這些仿佛無害的放逐態(tài)度里,明顯帶有爭斗的敵意。
  焦慮不安(Anxiety) 厭世的性格常滿布焦慮不安的色彩,他們常常感覺自己是某種敵意下的受害者,他們相信有什么東西使他們異于常人,“害怕跌落”就是他們表現(xiàn)在外的態(tài)度,其實他們和追求權力及優(yōu)越目標的人一樣,焦灼不安是強迫別人走近他們并陪伴他們的明顯招式。
  懦弱(Faint-heartedness) 這種人覺得每一件面臨的工作都特別困難,他們對自己完成任何一件事的力量沒有信心,他們表現(xiàn)的外在形式必然是行動遲緩,結果不但無法很快完成工作,反而可能保持不變;除了行動遲緩,懦弱性格 還有過度慎重、過度周備的表現(xiàn),這些都只是為逃避責任才有的行為。
  粗野不馴(Untamed Instincts) 有些人的個性可以用粗魯(uncouthness)、或極度缺乏教養(yǎng)來說明,他們的言行表現(xiàn)骯臟凌亂,不做一件有用的事,似乎一意破壞和冒犯別人。他們的粗野行為始于幼年時期,他們的性格很少是直線發(fā)展的;藏在這種行為的底層,是這種粗俗者會見朋友的明顯惡感,每個粗俗而令人不快的人都希望遠離生命,而且他們都厭惡合作,粗野行為是他們逃避人類的方法。
  3、其他
  愉快(cheerfulness) 有的人常常神采奕奕,永遠不會憂慮,與人相處時擅于把這種愉快散發(fā)出去,使人生變得美麗而有意義,我們通常會認為這種性格是社會感的高度發(fā)展。
  思辨力的匱乏(thought processes and ways of expression) 有的人所思所言,滿是格言、諺語或專門術語,他們在判斷、批評別人時缺乏感同身受的心思,這足以證明他們心靈阻滯。
  學生式的不成熟(schoolboy immaturity) 有些人的發(fā)展生涯似乎停留在學校的某階段,他們表現(xiàn)地像個學生:迫切地聽講,等待機會一抒己見,讓別人得知他對當時的議題亦有所知,并等待好的分數(shù)來肯定自己,他們只適合處在固定不變的生活形態(tài);假如他們恰好缺少同情心,就會顯得尖酸刻薄、難以親近,或是流露出想扮演萬事通的意圖,依個人偏頗的規(guī)則與公式對事情作貿(mào)然的分類。
  腐懦及原則至上者(penants and men of principle) 這類學究型的人,事事都依據(jù)原則,且謹慎地逃避一切變化,因為他們常覺得沒有安全感,所以必須把生命塞進幾條規(guī)則與公式中,他們才不會害怕生命,當無公式或規(guī)則可依循時,他們只有逃跑。 
  順服(submissiveness) 這類人大概不能適應主動的位置,他們只有在遵從別人的命令時才會顯得舒適自在,他們逢人就鞠躬,仔細聆聽每個人的話,不多加衡量、思考,只是聽命行事,且一味附和,他們認為順服是一種榮耀,有些人甚至在壓抑自己中找到快樂,可以說他們是在壓抑自己中為人生的問題找到解答。有些的奴性到了只有感謝某人時,他們才會快樂,他們仿佛為人的原諒而存活于世。但我們不應以為他們高興這樣,其實他們多數(shù)是不快樂的。 另外,阿德勒認為女性被灌輸?shù)娜松▌t是順服,即使她們不能從中獲得任何好處,她們?nèi)陨钚挪灰啤=鉀Q這些困難的通路就是兩性朝平等的方向努力,也許目前還是理想,但它至少是衡量人類文明進步的標準。 
  專橫霸道(imperiousness) 這種人通常有強烈的支配欲,喜歡擔任領導的角色,所以當他們需要服從別人的命令時,他們往往顯得緊張不安,如果我們恰好需要一名,就可以往這類人中去找,不過他們在團體中不能發(fā)揮他們的一份力量。終其一生,他們把自己拉到極限,直到用某些方法證明自己的優(yōu)越,才會休息。 
  命中帶煞(hard lack) 這類不幸者的傾向是,以其惡運為榮,并把它當作某種超自然力量所致,其實這只是頑固的虛榮在作祟,只有認為自己是萬事萬物中心者才會如此夸大;他們看每件事都過分嚴重、悲觀,我們不難了解他們何以事事不順,他們不僅使自己的人生變得愁苦,也使別人變得愁苦,所以人人譴責他們是掃把星。虛榮是其不幸的根源,而“不幸”則是這種人用來顯得不同凡響的一種方法! 
  宗教狂(religiosity) 在他們的看法中,認為借用人工的方法和一些特別熱切的祈禱和宗教儀式一樣,能使自己和上帝更靠近,也就是說,上帝除了全心看顧他們之外,別無他事。他們接近上帝的方法一如他們接近人類,只是抱怨、發(fā)牢騷,而從不設法自救或改善環(huán)境,他們覺得合作只是別人的義務。 

 。ǘ┥畹囊饬x
  阿德勒認為,生活的意義在于奉獻、對別人發(fā)生興趣以及互助合作。如果人們不能體認人類的重要性是依他們對別人生活所作的貢獻而定,那么人們就很容易孕育出錯誤的意義。在生命開始的第五年未了之際,兒童已發(fā)展出一套獨特而固定的生活模式,這就是他處理問題與事物的模式,即使這模式錯得一塌糊涂,會不斷帶來不幸與痛苦,他們也不會輕易放棄,除非由受過訓練的專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最初的錯誤,并從旁建議一種較為合適的意義。 以下是三種容易使人賦與錯誤意義的情形: 
  1、器官缺陷的兒童:大多數(shù)器官或內(nèi)分泌腺有缺陷的兒童,常因為別人無法了解他們的困難,使他們變得只對自己有興趣,而成為失敗者。但是有些人卻能夠奮力克服身體及外在環(huán)境的限制,而對我們的文化有杰出貢獻,所以,光看肉體是無法判斷其心靈發(fā)展將會變好或變壞。 
  2、被驕縱的兒童:他們多會期待別人把他的愿望當法律,他不必努力就會成為天之驕子,所以當他進入一個眾人不是以他為中心的情境,且別人也不是以體貼他的感覺為目的時,他就會覺得世界虧待了他;當他們長大后,如果別人不再對他們諂媚或順服,他們往往覺得社會對他們充滿敵意,而想要施與報復,此時如果施與處罰,只會更加強他們“別人都反對我”的信念。 
  3、被忽視的兒童:他們從不知愛與信任感為何物,只因社會曾對他冷漠,他就誤以為它永遠是冷漠的,所以他不但懷疑別人,也不能信任自己。當他面臨生活問題時,他總會高估其中的困難,而低估自己應付困難的能力及旁人的善意與幫助,他們多數(shù)會成為失敗者,其中大多數(shù)出身為孤兒或私生子。 

 。ㄈ┳员案信c優(yōu)越感
  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優(yōu)越感即是自卑感的補償。一個健康、正常的人,當他的努力在某方面受到阻撓時,他就能在另一方面找到新門路,爭取優(yōu)越感。例如人類是所有動物中最弱小的,所以人類需要比其他生物更多的團結與合作。但是有些人卻制定了錯誤的目標,使用錯誤的方法來追求優(yōu)越感,將他們的努力轉向生活中無用的一面,真正的問題卻被遮掩起來或摒除不談。例如缺乏勇氣的人,因為不覺得自己強壯,所以他們總是逃避困難,透過避免戰(zhàn)斗,他們得到一種比本身更強壯與聰明的感覺,這種優(yōu)越感是他們用來逃避自卑感的方法。人類追求優(yōu)越感是永遠不會停止的,因為我們永遠不會滿足于自己的成就而止步不前,這正是我們對文化的貢獻。 

 。ㄋ模┥罘绞
  每個人在不同的情境之中會發(fā)展出不同的生活方式,當他處在一個有利的情境中,我們便很難了解他的生活方式,當他遭遇困難時,我們便很容易看清他的生活方式;有時我們只需和他談話并使他回答問題,就能夠預知他的未來。要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必須減少他的自卑感,實際上我們也不愿意完全根除自卑感,因為它是建構某些事物的基礎,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改變他的目標。早期回憶是了解生活方式方法之一,除此之外,我們還可藉由家中排行來了解。 

 。ㄎ澹┥鐣d趣
  指個體知覺到自己是人類社會的一份子,以及個體在處理社會事務時的態(tài)度,包括:為人類追求更美好的未來。隨著社會興趣的培養(yǎng),自卑與疏離感會漸漸消失。人們由共同參與活動與互相尊重而表達出社會興趣,此時他們是向著生命的光明面發(fā)展,而未具社會興趣的人會變得沮喪,生活在黑暗面。 

 。┏錾鷦e與手足關系
  在同一個家庭長大的孩子,雖然同樣受“家庭星座”(family constellation)的影響,但每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卻因出生別而有不同。 以下是四種心理位置: 
  1、優(yōu)勢的長子(女):每個長子都曾經(jīng)歷一段獨生子唯我獨尊的時光,通常會受到大量的關懷與寵愛,直到第二個孩子出生。他們通常喜歡搬弄權勢,并過分夸張規(guī)則和紀律的重要性,但也可能發(fā)展出喜歡幫助人、保護人的性格,或具有善于組織的才能。 
  2、壓力下的次子(女)或中間排行:因為他一出生便必須與另一個孩子分享父母的關懷,所以他比長子易于與人合作。次子總是不甘屈居人后,他努力奮斗想超越別人,好像時時刻刻在參加比賽,他通常都比長子有才能,且更成功。 
  3、極力超越的么兒(女):父母對么兒總是特別細心對待,因為他們既年幼又弱小,需要別人的幫助,但他們并不喜歡當最小的孩子,因為最小的孩子不值得信賴,沒有信心,所以他想證明他樣樣都能做,因此他特別重視權力的追求,他往往會成為家中最能干的人。但是有些么兒被塑造成最年幼的超速者,一直想打敗所有的人,所以他要在具有競爭的環(huán)境中才過得愉快,他只有犧牲別人才能維持精神上的平衡;另一種么兒就像碰到障礙的馬拉松選手,當他碰到困難時,他會從旁繞過,當他們喪失勇氣后變成徹底的懦夫,所以他們常處在自卑的壓迫中,為終生難與生命妥協(xié)而苦。 
  4、備受保護的獨子(女):由于父母將希望全擺在的孩子身上,所以有時他會變得依賴,由于他常是眾人注目的焦點,所以他很容易覺得自己真的大有價值,當他不再成為眾人注意的焦點時,他的人生態(tài)度便很容易發(fā)生錯誤。獨子的父母通常會特別謹慎,對孩子不免表現(xiàn)出過度的擔心,使孩子容易把世界想成充滿敵意的地方,所以他對每一項需要獨立自主的工作都感到困難。另外,女孩間長大的男孩也很值得探討:如果他是長子,會有被女性對手緊跟不放的感覺;如果他是么兒,很可能會成為玩物;如果他正好排行中間,他會腹背受敵,一般來說,他們都不太討人喜歡,但他也可能強烈反抗這種氣氛,時時防衛(wèi)自己,免得受女性的駕馭,他覺得他必須顯現(xiàn)自己的不凡與優(yōu)越,所以他常顯得緊張,他會往極端方向發(fā)展,不是非常強壯就是非常軟弱。同樣的,在男孩間長大的女孩也是一樣,不是非常男性化就是非常女性化,她會常覺得無安全感與孤立無助。 

  三、評價與貢獻 
  (一)正面評價 
  1、認為人是天生的社會動物,人的行為乃受社會驅力所推動,而社會興趣是人格形成的要素,使心理學者注意到社會因素的重要性,并促進了社會心理學的發(fā)展。 
  2、最早提出“創(chuàng)造性自我”的觀念。 
  3、強調人格的獨特性、統(tǒng)整性:一個人所做的一舉一動代表著他自己特有的生活格式。 
  4、認為意識是人格的中心:人是一個自我意識的個體,他能充分了解自我實現(xiàn)的意義,從而計劃并指引個人的行為。 
  5、“學校心理衛(wèi)生中心”的最早設立者之一。 
  6、阿德勒轉變了弗氏人格發(fā)展的重點,將重點放在社會的需要與社會文化的影響上。 
  7、創(chuàng)設了人本主義的人性理論:人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不必受命運支配。 
  (二)負面評價 
  1、阿德勒強調的補償作用,較多重視生理組織方面,而忽視社會文化各方面的影響。 
  2、并非所有有缺陷的人都能得到積極的補償。其補償作用只適合用在缺陷者本身有足夠的自信,并有外在支持的力量,才能發(fā)生理想的“優(yōu)越感”。 
  3、阿德勒的補償作用乃為反抗自卑感而來,解釋太過消極,忽略了人尚有積極的支配欲(Maslow)。 

  四、總結
  綜觀阿德勒的人格理論,有以下幾大貢獻: 
  1、認為人天生是一種社會動物,人的行為是受社會驅力所推動的。與弗洛伊德不同的是,他更重視“社會興趣”,他相信社會可助長人格的發(fā)展。 
  2、創(chuàng)造的自我這一概念對精神分析而言,是相當新穎的。 
  3、強調個人人格的獨特性。他認為每一個人都是動機、特性、興趣與價值的個人獨特之組合;一個人的一舉一動正代表著他個人特有的生活方式。他的說法減低了弗洛伊德學說“性”在行為動力中的重要性。他認為一個人滿足其性需要的方式是決定于“他的生活方式”(社會文化)而并非是生活方式?jīng)Q定于性的滿足方式,這使許多人從弗洛伊德的泛性論中解脫出來。 
  4、認定意識是人格的中心。人是一個自我意識的個體,他能充分了解自我實現(xiàn)的意義,從而計劃并指引個人行為;這與弗洛伊德完全相反。 
  5、修正了弗洛伊德提過的個人對性發(fā)展不完全而求其補償?shù)睦碚摗R驗椴唤∪钠鞴,總會有從別的方面的特別活動來糾正這種缺陷的趨向。 
  阿德勒學派認為人是主動的、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有責任感的,會選擇目標與理想并接受自己所選擇的目標與理想的指引。從小時候,每一個人都積極地從過去的經(jīng)驗中選擇資料建立對自己、對生活的看法,或主觀的信條系統(tǒng)。生活型態(tài)一旦建立之后,就成為個人行為的最高指導原則。人的生存永遠離不開社會、人際關系、工作與性。雖然這些行為環(huán)境會決定一個人的生活型態(tài),但生活型態(tài)也會決定一個人與生活環(huán)境的交往方式與內(nèi)容。一個人會因為持有錯誤的生活型態(tài)而產(chǎn)生錯誤的看法、目標、學習及價值觀念。這些觀念很自然地導致挫折、泄氣、失望,或失去生活的勇氣。 
  雖然有人說阿德勒的理論失之偏激,遭到許多批評,但他的理論中,重視社會因素和個人經(jīng)驗的思想?yún)s影響深遠。 
  總之,阿德勒的學說有許多貢獻和成就,他選擇了“個人心理學”這個名稱,承認個人是獨立的生命有機體,把人看作是內(nèi)在協(xié)調的、努力與同伴合作的人。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wǎng)",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閱讀全文

一站式擇校服務!【免費領取】專業(yè)規(guī)劃&擇校方案

*學生姓名 :
*手機號碼 :
*意向專業(yè) :
 意向院校 :
*當前學歷 :
免費領取 :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用戶評論
500字以內(nèi)
發(fā)送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評測
    相關文章推薦
    上海在職研究生積分落戶加分嗎?在職也能輕松湊夠120分!
    上海在職研究生積分落戶加分嗎?在職也能輕松湊夠120分!

    上海在職研究生積分落戶加分嗎?雙證非全日制研究生和認證后的中外合作辦學碩士積分100分,單證同等學力申碩學位積分30分。要加分,證書得官方可查、社保需三地一致、...

    960評論2025-11-16 08:20:10
    2026年在職研究生熱門專業(yè)及院校,跨專業(yè)考生如何選擇?
    2026年在職研究生熱門專業(yè)及院校,跨專業(yè)考生如何選擇?

    跨專業(yè)考生報考在職研究生時,如何高效選擇熱門專業(yè)與院校?本文深入解析當前專業(yè)就業(yè)趨勢、頂尖院校實力對比,并提供跨專業(yè)申請專屬策略,包括選校技巧、備考規(guī)劃和職業(yè)發(fā)...

    930評論2025-11-15 00:13:20
    國際政治在職研究生考試時間
    國際政治在職研究生考試時間

    國際政治同等學力申碩考試時間目前,有多所院校招收國際政治在職研究生,學員可通過同等學力申碩的方式報考。同等學力申碩分為課

    10評論2025-11-14 19:41:36
    醫(yī)學在職研究生含金量高嗎?報考條件對學歷有何要求?
    醫(yī)學在職研究生含金量高嗎?報考條件對學歷有何要求?

    醫(yī)學在職研究生含金量高低直接影響醫(yī)療從業(yè)者的職業(yè)發(fā)展與薪資水平,本文深入解析其實際價值,包括就業(yè)前景、行業(yè)認可度及學習收獲。同時,詳細探討報考條件中的學歷門檻,...

    860評論2025-11-14 10:49:19
    北京在職研究生院校推薦:管理學專業(yè)招生,適合跨專業(yè)考生的院校有哪些?
    北京在職研究生院校推薦:管理學專業(yè)招生,適合跨專業(yè)考生的院校有哪些?

    北京在職研究生院校推薦聚焦管理學專業(yè)招生,特別適合跨專業(yè)考生報考。文章分析北京地區(qū)多所高校的在職研究生項目,包括招生政策、課程設置及跨專業(yè)要求,幫助考生根據(jù)自身...

    1180評論2025-11-14 10:41:33
    法學在職研究生好考的院校一覽表,這個途徑先入學后考試!
    法學在職研究生好考的院校一覽表,這個途徑先入學后考試!

    同等學力申碩模式適配職場人對法學在職研究生“低門檻入學、高效拿證、院校認可度高”的需求。文中整理了中國政法大學等6所法學在職研究生好考的院校,解析其法學領域認可...

    1160評論2025-11-14 10:10:01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報考資格測評
    掃碼關注
    在職研究生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lián)系電話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微信咨詢
    用手機號進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張老師

    15901414201

    張老師

    15811207920

    育小路

    一對一免費咨詢

    張老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