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f訪談俞敏洪暢談教育改革(3)
80年代的大學生活 我和海子一起寫詩
戴自更:我自己覺得,這么一個事業(yè),肯定跟你個人的潛質(zhì)和素質(zhì)是分不開的。您個人講的創(chuàng)業(yè)者的素質(zhì),目標比較堅定,自己的方向很明確。一步一步的這么走過來。到了今天的這樣的成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幸運。有很多的年輕人覺得俞老師這樣的人是青年的偶像,很多的學生對你崇拜得五體投地。像您原來在北大一直喊的“振興中華”的口號,以現(xiàn)在你成為成功和很富有的一個企業(yè)家,來回顧那個時候的學生時代生活,你的心靈上有沒有得到改變。當時可能你對國家很熱愛,充滿熱情,想報效祖國,到現(xiàn)在你成了一個成功的企業(yè)家之后,你還有沒有當時的感情?我們快四五十多的人了,這些東西還有沒有?
俞敏洪:首先不變的就是你剛才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這種心態(tài)。國家的命運和自己的命運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這個理念是一直沒有改變的。我們?yōu)橹袊拿恳粋進步而興奮,為中國的每一個突破而興奮,為中國能夠做奧運會和世博會而高興。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特征。這一點是沒有變化的。但是改變的是,我們從最初的八十年代的理想主義,非常理想主義,寫詩歌,讀哲學作品,好像現(xiàn)實跟我沒有關系。我們寫的東西都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非常理想化,發(fā)展到了現(xiàn)在我們有了理想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相結(jié)合的能力。我覺得任何一個人在痛苦絕望的時候,只要人能夠生存下去,未來就有希望。我這一點剛好迎合了中國的發(fā)展趨勢。中國的發(fā)展是從死胡同走出來又進入一個光明面。我個人來說,我自己的這種心態(tài),恰好跟中國的經(jīng)濟和政治的改革開放是一定意義上吻合的。我當時跟學生開一個玩笑。我說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他如果堅持下來的話,到今天我們這些人就可能給他買一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房子,但是當初他買不起,而且也買不到。
我們這代人是個過渡 和青年人有代溝
戴自更:俞老師講得我有同感。因為我們當時上學的時候就是從一個農(nóng)村的孩子到了北京這么一個首都,又上了一個比較好的大學。都是有滿腔的抱負,但是這種抱負可能有很多空想的成分。我看過海子的詩,他去世后很多人紀念他。這一代人,我是學文學的,可能也有那樣的想法,慢慢的有一個青春期的問題,到以后慢慢我們修正了,我們覺得理想的報效國家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像俞老師這樣的,創(chuàng)建民辦學校,可以為國家培訓人才。我們心目中無論怎么樣,像俞老師這樣成為國內(nèi)外的名流,我們心里還是對國家愛和關注都沒有變過,這也是支撐我們走到今天的一個心理的因素。所以,經(jīng)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變了很多東西,也有一些是不變的,就是我們的心里的一些追求和對國家的信仰沒有變過。
俞敏洪:我覺得我們這一代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責任感,這個責任感還不是對自己的。現(xiàn)在的年輕一代的責任感更多的是對自己的。我們這一代人從上大學的時候的責任感,很有意思,很多的痛苦不是來自于生活的不痛快,不是來自于自己找不到女朋友和買不起房子。有時候就是看到中國在發(fā)展過程中的一些毛病,有時候覺得不爭氣,就會覺得非常痛苦。到我們這個年齡的時候,有時候看到一些社會的現(xiàn)象,好像看得能夠遠一點。我跟北大的學弟學妹們談心的時候,他們是放在一個比較微觀的狀態(tài)下來看自己。我們是放在一個宏觀的角度上來看世界。
戴自更:也不能說下面的年輕人沒有追求,可能他們更關心的是比較現(xiàn)實的東西,我們當時想的是一個理想的東西。這也可能是因為他們這個時代比我們好?赡芪覀冞@個時代過來,需要這種理想的東西支撐才能過來,F(xiàn)在他們的環(huán)境好多了。
俞敏洪:現(xiàn)在每一個人強調(diào)個性,我看到一些大學生跟我們的想法有時候不一致,他們想要一份好的工作,一個好的個人生活狀態(tài),比如說買汽車、買房子。可是我們這一代人想的更多的是整個中國的發(fā)展、社會正義、公平。有時候想想,大家都在談80后出生的孩子們自私,可能這并不是一件壞事,自私可能是社會公平的基礎。比如說我們這一代人,可能內(nèi)心都很自私,但是在表面上,我們可能因為面子問題要表現(xiàn)得很大方。我們可能吃一頓飯,你搶著付錢,我也搶著付錢,到真付了錢心里就不高興。但是現(xiàn)在80后的孩子們AA制,大家都沒有意見。我不知道這對未來我們的文化是一種什么樣的沖擊?
戴自更:我想這是和國際接軌。套用學者的話來講,就是我們活在轉(zhuǎn)型時期。一種體制向另外一種體制轉(zhuǎn)型的時候,我們這代人有一種承上啟下的東西,有一種兼容并包的東西。
俞敏洪:我覺得我們這一代人可能是上面有像郁達夫、徐志摩、朱光潛,這是他們的理念。我們下一代80后他們堅持了自己的理念。我們這一代人就在中間,承上啟下。我們這一代人可能就被消滅掉了。但是這個結(jié)果就是中國有了一個更加融合中西方文化的,跟世界接軌的體制。
(責任編輯:杜嬋娜)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