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高考奇怪遇冷 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考試壓力大
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再過半個月,新一批高三的孩子即將為了10個月后的沖刺作最后的努力。在這其中,最為迷茫的可能就是那些從小遠離故鄉(xiāng),在異地求學多年,最后卻不得不為了一張高考準考證回到家鄉(xiāng)的隨遷子女。
對于千百萬流動家庭來說,何時放開隨遷子女在接受義務教育之后在當?shù)貐⒓由龑W考試,已經(jīng)成為他們難以排解的心病。異地高考目前各地解決得如何?流入地何時能取消高考戶籍限制?有哪些障礙和困難?中國之聲特別策劃《中國教育銜接之痛》第四期今天關注:《長路漫漫,異地高考如何求索》。
2013年,在很多人看來,是中國的"異地高考元年",就在今年6月,4500名隨遷子女成為首批在異地參加高考的考生。生在福建長在江蘇的王玉瑜就是這批幸運兒之一,2013年新年到來之際她終于妥協(xié)準備回家備考,意外的好消息是:她等來了"江蘇異地高考"的落地。
王玉瑜:12月31號下午,我媽回家就跟我說了"你可以在南京高考了",心里蠻激動的,可以和同學一起參加高考了。
而從小在蚌埠長大的江西孩子彭江淮準備在明年搭上"異地高考"的第二班車,在她感覺,雖然在安徽和老家江西升學壓力差不多,但已經(jīng)講的出一口地道江淮官話的她還是愿意選擇更熟悉的老地方。
彭江淮:我覺得江西和安徽這邊的人口差不多,所以感覺競爭壓力也差不多,在安徽這邊考試,我感覺我會發(fā)揮更好一點。
這些案例似乎已顯示出異地高考的曙光,但另一個現(xiàn)實是,即便目前全國除西藏外的全部省市都出臺了異地高考政策,但參加異地高考的考生仍然不到全國高考人數(shù)的萬分之五。在高考競爭激烈的一些省份,如浙江、山東、河南,不少考生雖符合報名條件,卻仍然放棄了異地高考的機會,因為也許在家鄉(xiāng)高考,成功勝出的幾率更大,而這些地區(qū)的"異地高考"就奇怪地出現(xiàn)了"遇冷"的態(tài)勢。
而在河南河北這些考生多,高校少的地方,異地高考更是乏人問津。
河南省招辦新聞發(fā)言人陳大琪:我們沒有985院校,只有一所211院校,從近幾年的情況看,全國重點高校在河南的錄取率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微博)表示,這種情況出現(xiàn)其實早有預料,因為凡是門檻較低,開放較早的地區(qū),都沒有多少異地高考的壓力。以安徽來說,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和平就曾表示,幾百人的非戶籍學生不會分走安徽本地考生一杯羹。
李和平:對我們安徽來說,我們目前非戶籍的學生,總的在全省高一到高三2000多人。能參加考試的也就幾百人,這幾百人相對于我們幾十萬的考生流體來說,影響不是很大。
記者調查中發(fā)現(xiàn),各地的異地高考方案中,越是經(jīng)濟發(fā)達的人口輸入地壓力越大,方案開口越小,而人口輸出省的門檻就低得多。報道中最后提到的北上廣,在不少考生看來,異地高考似乎并沒有放開。
在這些"隨遷子女最多,異地高考需求最迫切,同時也是實施難度最大,矛盾最激烈"的地區(qū),異地高考該如何實現(xiàn),正是下一步需要破冰的區(qū)域。
編輯推薦:
熱門專業(yè):航空航天專業(yè) 學前教育 護理專業(yè) 動漫設計專業(yè)
北譯物聯(lián)網(wǎng)工程專業(yè) 報名即可獲得8000元助學金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357 51291557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異地高考奇怪遇冷 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考試壓力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