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應(yīng)該怎樣去復習
高中學校都已經(jīng)開學了,高三新生馬上就要面臨第一輪高考復習,很多同學可能都會覺得比較困苦和焦慮,甚至是無助,不知道高三第一輪復習具體該怎么做,今天就讓高考狀元告訴你們高考一輪復習應(yīng)該注意些什么。
一輪復習是高三一年中時間最長也是最重要的一段時期,這個階段時間大約五個月,約占整個高三復習的一半時間左右。
這個階段可以稱為基礎(chǔ)復習階段。學校里每一個科目都在逐冊逐章節(jié)地進行復習,我們自己也應(yīng)該和學校的教師步伐一致,進行各科的細致復習。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五個月,把每一科在高考范圍內(nèi)的每個知識點都逐章逐節(jié)、逐篇逐段,甚至逐字逐句地復習到,應(yīng)做到毫無遺漏。
這時候復習比的是全面細致,只有現(xiàn)在把邊邊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復習到,才不會在二輪和三輪復習時基礎(chǔ)知識還模棱兩可、還有沒背過的知識點,認認真真復習下來也會為二輪攻克專題、難題、綜合題留有夠用的時間,切記好高騖遠。
高三第一個學期的期末考試最能檢驗高三生幾個月以來的復習效果,還能查找自己急待解決的問題漏洞,不斷提高做題準確率。
1. 地毯式掃蕩
先把該復習的基礎(chǔ)知識全面過一遍。這一遍追求的是盡可能全面不要有遺漏,哪怕是閱讀材料或者文字注釋。要有蝗蟲精神,所向披靡一處不留。
有的同學總是自欺欺人,明明這塊兒有知識點遺漏,為了趕時間能跳過就跳過,總想著以后還有時間復習查漏補缺。這樣的想法很要命!
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課本
俗話說,萬卷不離其綜;A(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學大綱也是考試的主要要求。在課本熟知的基礎(chǔ)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題思路。解題思路是建立在扎實的基礎(chǔ)知識條件上的一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著眼點和入手點。再難的題目也無非是基礎(chǔ)東西的綜合或變式。
如何“看”課本,把握精髓?
1)先看自己以前做的筆記,畫的定義、概念;
2)推導書上的定義和公式,要自己學會證明;
3)再看書上的例題,盡量先不要看答案;
4)將書上重點習題再做一次,盡量一題多解,不要全做,一輪復習也沒那么多時間。
很多同學手里都有無數(shù)本復習書和指導書,有老師推薦的還有同學互相推薦的,但是如果書本上最基礎(chǔ)的定理定義都無法做到倒背如流,最基礎(chǔ)的公式都不知道是怎么推導出來的,光靠死記硬背,那么做再多的題也只是模仿并沒有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意圖。如果再有題型的變化,就更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了。
2. 學會融會貫通
找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把一章章一節(jié)節(jié)的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找到。追求的是從局部到全局,從全局中把握局部。要多思考,多嘗試。
這里推薦大家用學科思維導圖。
學科思維導圖更強調(diào)各個知識點的邏輯聯(lián)系,更能深化理解知識點的概念。如何畫科學思維導圖,同學們不要過于糾結(jié),不用非要使用軟件,把時間浪費在這上面,準備一個大一點的本子用筆畫出來就可以了,關(guān)鍵是要記在腦子里。
3. 做題并查漏補缺
做題,是做各種各樣的題,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解題去練習運用知識,掌握各種解題思路,通過解題鍛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做題的過程中查漏補缺。通過復習的反復,一方面強化知識,強化記憶,一方面尋找差錯,彌補遺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識提高能力。
在做題的過程中,不要忘了把錯過的題放進自己的錯題本中,這樣可以為以后的考試和復習提供有利的幫助,不僅節(jié)省時間還更能有針對性進行2輪復習。
最后,希望大家能夠有效地利用這4個月左右的時間,為高考的復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責任編輯:孫龍)
分享“高三學生應(yīng)該怎樣去復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