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想象世界”怎能只有“公務員”
來源:大河網(wǎng)-河南日報發(fā)布時間:2011-01-0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教育網(wǎng)閱讀推薦」
12月24日,成都設仿真城市讓小學生競聘市長等“官位”的公務人員招聘筆試舉行。來自12所小學的1200名小學生參加了筆試,競爭“天府小城”市長、警察局長、教育局長、衛(wèi)生局長、記者等“稀缺崗位”。
在教育現(xiàn)象學的研究中,“生活世界”一詞既是近幾年的研究熱點,也是真正的素質(zhì)教育不可回避的話題。原因有二,一是美國教育家杜威所強調(diào)的“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不能回避真實的生活世界;二是因為教育就是教育,教育不可能完全等同于真實的生活世界,因此需要想象真實的“生活世界”。成都讓小學生去筆試競聘仿真城市的公務員,就是想象的“生活世界”。
想象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切入點。在教育的過程中,積極想象真實的“生活世界”,讓學生模擬、參與,這是教育觀念進步的表現(xiàn),是素質(zhì)教育的生動體現(xiàn),值得鼓勵和提倡。
但是,我們不得不面對兩個尷尬的現(xiàn)實。一是教育想象的“生活世界”越來越單調(diào),“當官”成了熱門詞:“假如我是一名市長”,“假如我是一名局長”……二是教育想象的“生活世界”越來越走入歧途,將“生活世界”變成了“世俗世界”的代名詞。
學校不是一塊與世隔絕的“凈土”,教育必須關(guān)照生活世界。但是,生活世界是復雜的,是多樣的,“當官”僅僅是其中很小的一項內(nèi)容。除了“當官”,還有經(jīng)濟、文化、技術(shù)操作、經(jīng)營管理、社會化大生產(chǎn)等“非日常生活世界”,還有衣食住行、飲食男女、婚喪嫁娶、言談交往等“日常生活世界”。教育想象的單調(diào),也必將造成真實生活世界的單調(diào)。成都的小學生之所以去參加本次“天府小城”公務員招聘,相當多孩子給出的理由就是“現(xiàn)在社會上最Good的工作就是公務員”、“想過一把當官的癮”。在這樣單調(diào)的認知之下,近年來越來越熱的“公務員考試”也就不難理解了。
教育部思政司司長楊振斌在多種場合,反復強調(diào)一點:學校是個培養(yǎng)高尚的地方,培養(yǎng)高尚是學校的重要使命。確實如此,如果純潔的校園都不以培養(yǎng)高尚為己任,我們的社會使命和道德將何處安放?如果簡單地將教育想象的“生活世界”等同于“世俗世界”,道德教育又將何以為繼,“育人為本”又如何實現(xiàn)?成都讓小學去模擬“公考”本身沒有問題,但在“仿真”的設計方面卻不應該如此簡單。否則,對學生的心靈成長只會造成一種誤導。
對此,社會不能不警惕,教育者更應該反思和警醒。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